【摘 要】對一所學校來說,影響力是一種軟實力,是一種文化力,表現為社會的接受度和能給予社會的影響。由內而外、自然生成是原則,著眼文化力、培育代言人、構建朋友圈、用好融媒體,以及用愿景鼓舞人、用故事感動人、用項目吸引人、用活動影響人,這些學校社會影響力提升的策略與方法是南京市金陵中學實驗小學提供的校本經驗,值得借鑒。
【關鍵詞】金葵花;學校文化;影響力;軟實力
【中圖分類號】G627.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0)26-0065-03
【作者簡介】何義田,南京市金陵中學實驗小學(南京,210019)校長,高級教師。
南京市金陵中學實驗小學(以下簡稱“金中實小”)校舍設計很獨特,設計成了一朵向日葵,我們稱為金葵花。金葵花成了學校一個重要的文化基因,也可以說是文化隱喻,因為它蘊藏著很多人,包括設計師、建設者、創辦者對這所學校未來的想象。金葵花的許多屬性特質也能給學校教育以啟迪。所以,金葵花生長出了學校的文化理念、核心價值,辦學這么多年來,金葵花不斷在閃亮,發出光彩,不僅綻放在校園,也綻放在社會,學校的社會影響力與日俱增。
一、對學校社會影響力的理解
1.什么是影響力。
對一所學校來說,影響力是一種軟實力,是學校建設的重要方面。學校要有硬實力建設,也需要軟實力建設。學校的軟實力就是學校的文化影響力,軟實力的建設就是學校文化的建設。
2.什么是社會影響力。
第一維度是社會的接受程度。表現為三個方面,第一是關注,被其他學校、家長、社會等關注;第二個是思考,這所學校為什么辦得越來越好呢?這所學校為什么影響力越來越大呢?第三是信任。上級教育主管部門信任,家長信任,學生更是以學校為榮。
第二維度是給予社會的影響。有三個特征,一是示范性。學校很多制度、課程、活動開展都起到示范性,產生輻射作用,是其他學校悄悄學習模仿的榜樣??磳W校的影響力,最終看這所學校辦得怎么樣,需要看對其他學校的示范作用在哪里。如果它能帶動一批學校辦好,這就是示范性。二是引領性。引領大家一起發展,帶領其他學校共同發展。也就是說,這所學校的辦學思路、重點、方向是非常明確的,引領著教育改革的方向,或者在某個領域引領著教學改革的方向,具有這個引領性,學校自然就有了社會影響力。三是改變性。不僅在示范,在引領,而且實實在在地在改變其他學校。
二、學校社會影響力生成的理念
潛移默化、自然生成,反對炒作、摒棄功利,警惕浮躁、拒絕制造,這幾點應該作為學校社會影響力建設與生成的原則立場。基于這樣的原則,我們確立了提升學校社會影響力的3個信條。
1.守護學校道德“源”。
學校生活的道德本質決定了學校影響力生成的本源所在。要想提升學校影響力,首先需要把學校建成道德校園,使每一個師生都成為道德的創造者,讓校園里的每一個人都帶有道德的光源,照亮自己,照亮他人,照亮社會。道德學校內在培養道德高尚的人,外在情系社會關切和社會期待,心系國家使命和民族責任,讓學校里流淌著的“奶和蜜”彌漫社會。
2.既守邊界,又要打開。
提升社會影響力不能忘記學校應有的清晰邊界,學校就是學校,學校不是企業,學校的影響力是由內而外的,自然生發的。只有把邊界堅守好才能做好自己專業的事情。要堅守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要遵從教育的規律和人的成長規律,要牢記學校的文化特質和價值使命。不能為了影響力,就不顧一切地走向商業化,一味地急功近利地操作,一味地追求轟動效應;守住邊界,學校還要善于打開,要開放,要建立廣泛鏈接,要回應社會關切,主動向社會釋放正面的訊息。
3.學校即社會,社會即學校。
學校與社會是融通的,學校與社會是沒有圍墻的,學校為社會培養人才,學校依賴社會生活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學校在廣闊的社會中培養人才?,F代教育、未來教育,就要與社會相融合。真正做到這樣的融通、融合,學校社會影響力自然而然就產生了。
三、學校社會影響力生成的策略與方法
社會影響力的生成為學校未來發展賦予了更多的能量,這些能量表現在更高的期待激發更高的使命和更大的激情,表現在更多的信任、支持與尊崇帶來的精神的力量,表現在優質資源的集聚與和諧協作的辦學場域的形成等。這幾年我們是如何努力的呢?
(一)學校社會影響力生成的策略
1.著眼文化力。
學校影響力的根本在于它的文化力,學校對社會的影響,說到底是文化的影響。建設學校影響力關鍵在于讓學校的文化走出校園,讓學校的辦學思想、教育理念走出校園,讓學校的價值觀走出校園,并影響校外。提到金中實小的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會提到金葵花,學校建筑像金葵花,金葵花是文化隱喻,它給我們以教育啟迪——像金葵花那樣向著太陽獲取能量,生長能量,金葵花生長出了向陽教育,生長出了向善、向上、向美的價值觀。
2.培育代言人。
談學校社會影響力,影響在社會,根子在學校。影響力的深處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讓學校立起來,讓教師站起來,讓學生動起來,把學校治理好,把教師隊伍建設好,把每一個學生教育好,向美的校園,向心的管理,向陽的兒童,走進來,走出去,我們自己就是學校的形象代言人。
3.構建朋友圈。
現代教育是開放的教育,是融通的教育,學校要積極構建自己廣泛的朋友圈,把大門向四面八方打開。專家智庫是學校朋友圈中十分重要的資源,這里的專家特指教育領域、管理領域的專家。專家指導辦學應該作為提升辦學站位的重要戰略。行業權威、專業院所也是學校朋友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發展的人的培養如果能和全面的專家資源對接,自然可以產生感召的力量。主管部門、城市社區、協作機構,乃至家長,都應該吸引到學校的朋友圈中來,因為社會影響力背后隱藏的話題就是家校共同育人,社會共同育人的大話題、大課題。
4.用好融媒體。
媒體宣傳是提升學校社會影響力直接的、必要的手段。學校需要通過宣傳塑造形象,營造有益的發展環境。我們有一個更深的認識,宣傳工作可以倒逼我們學校工作更有創造性,更具有思想的凝練性。所以,我們學校的行政會有個固定的板塊是各部門介紹近期宣傳工作的情況。對學校影響力產生影響的社會因素很多,單一的媒體宣傳不能抵達我們期待傳輸信息的受眾,融媒體的整合性、融通性能夠為信息傳輸插上多雙翅膀,并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推送。
(二)學校社會影響力生成的方法
1.用愿景鼓舞人。
學校提出“辦一所兒童真心喜歡的好學校”戰略目標,并通過有影響力的媒體以“兒童真心喜歡的N條理由”圖文并茂地闡釋這個目標實現的途徑,引起學生、家長及社會廣泛關注。金中實小毗鄰南京奧林匹克中心,而且學校與奧體中心幾乎同期建設,學校的建設、發展過程中好像被注入了體育的基因,體育得到高度重視。
2.用故事感動人。
筆者一直認為故事是有力量的,尤其是在教育的場域里。增強學校社會影響力需要我們捕捉故事、書寫故事、講好故事。故事由人來書寫,講好故事就是塑造人,就是宣傳人,也就是激勵人。好故事感動人,好故事能夠在校內外產生持久的影響力。2018年是金中實小建校10周年,作為校慶系列活動最濃墨重彩的就是“十年·教師”系列宣傳,在學校公共微信號進行了為期長達一年的教師故事的講述,感動了校內教師,也感動了家長。
3.用項目吸引人。
金中實小有一個南京市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前瞻性實驗項目,主題是“金鑰匙計劃:小學生走進大學實驗室”,通過STEM課程和各大高校進行深入對接,得到了高校實驗室大力支持,南京市智能制造協會主動為這個項目提供指導,多次向市里主要領導匯報這個項目。我們還有一個項目對于促進學校發展,同時建立更大范圍的聯系起到了很好的幫助,就是把國家教學成果獎引進校園。2019年暑假,我們和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實驗研究分會共同舉辦“中小學課內海量閱讀與核心素養培養研究”課題開題儀式,來自全國各省市400多名同行因韓興娥老師主持的國家教學一等獎成果“課內海量閱讀”走到了一起,今后還將持續抱團研究。
4.用活動影響人。
這幾年金中實小幾乎每學期都會舉辦或承辦比較有影響力的重大活動。2017年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推進會在我們學校召開。2018年教育部、公安部全國聯動的“平安校園行——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啟動儀式,我校是江蘇省主會場,國家憲法日全國教育系統憲法晨讀活動江蘇分會場也在我校舉辦。2019年全國校園安全經驗交流現場會在南京召開,金中實小是唯一一所作校園安全教育展示的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