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建祥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人們與信息技術的關系越來越緊密。初中生作為未來推動社會發(fā)展的潛在人才,不僅要加強他們的文化知識學習,還要注重培養(yǎng)其信息技術能力,以滿足其未來發(fā)展的需要。那么如何構建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成為擺在每個信息技術老師面前的重要課題。本文結合自己多年教學經驗,對構建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的策略進行了詳細分析與研究,希望能夠為廣大信息技術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 ?高效課堂 ?教學策略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一般自籌課題,課題名稱:《優(yōu)化教學方法構建高效物理課堂策略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立項號:ww[2018]GH104。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9-0149-01
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教育制度不斷創(chuàng)新,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將構建高效課堂作為教學追求的目標。但是就目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來看,仍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對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與探究,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優(yōu)化教學策略,從而實現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高效課堂構建的必要性分析
1.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于信息技術課堂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利于信息技術教學的進一步開展。在信息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的今天,信息技術的教學也越來越重要。因此,教師要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不斷的優(yōu)化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策略,以便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2.便于學生理解相關的課程內容
在實際的信息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很多在實際生活中經常運用到的信息技術手段在課本中并未涉及,教材內容更新也比較緩慢,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不斷的優(yōu)化課堂教學策略,提升學生對于課程知識的認識,對于信息技術教學開展來說至關重要。因此,引入高效課堂不僅能夠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還能夠加深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的全面理解,實現觸類旁通的教學效果,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1.運用多彩信息元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信息技術課程中雖然教學內容豐富多樣,但是其中涉及大量的專業(yè)名詞和專業(yè)術語,對于初中生的理解能力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教學中只有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的投入到信息技術的學習之中。初中信息技術教材中包含了諸多多彩的信息元素,教師可以從這些內容出發(fā),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轉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比如在教學《Flash 動畫制作》這一模塊內容時,我在備課時以班級內的部分同學作為原型,通過Flash 制作了一個精巧的動畫視頻,然后在一開始便向學生展示了我的動畫作品,學生一下子被這個動畫視頻吸引住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紛紛驚嘆這是怎么制作的?于是,我便在他們好奇心的基礎上開始本節(jié)課知識的傳授。如此,通過利用信息技術課程本身所具有的多彩的信息元素,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來刺激學生的感官,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望,轉變了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
2.采用差異化教學,促進共同進步
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學習基礎不同、成長環(huán)境不同,他們對于信息技術的掌握情況往往存在較大的差異。有的學生家庭成長環(huán)境較好,從小便開始接觸計算機,所以很容易便能夠接受課堂教學的內容。相反,一些同學家庭條件較差,幾乎在此之前就沒有接觸過計算機,所以他們對于課程內容學習起來則比較吃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實施分層教學。分層教學不同于分類教學,分類教學無法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還容易因為學生被貼上不同的標簽,而導致他們產生自卑心理。分層教學是指教師先將相關的知識點進行全面講解,然后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單獨的輔導。比如在教學《創(chuàng)建網站》這一節(jié)的內容時,有一定信息技術基礎的學生教師在課堂上講完一些關鍵的知識點之后很快便能夠心領神會,掌握正確的網站創(chuàng)建方法。但是很多學生由于信息技術基礎較差,對于教師課堂上講述的內容也很難理解,所以自行創(chuàng)作網站存在一定的難度。這時教師就要仔細觀察學生自主創(chuàng)建網站的過程,隨時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問題,然后給予相關的指導,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有效提升。此外,教師還可以將網站創(chuàng)建的關鍵步驟制作成微視頻,分享到班級內的交流群中,方便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反復學習,實現學生的共同進步。
3.制定靈活的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
相較于其他的基礎課程來說,信息技術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和操作性,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不僅取決于他們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還取決于他們對于相關技術的實際操作情況和應用能力。所以,在信息技術的實際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相關的理論知識,還應當通過多種教學策略,提升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操作能力和應用能力,優(yōu)化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比如在學習完《網頁制作》這一模塊的全部內容之后,我便為學生布置了如下靈活性的作業(yè):根據所學有關網頁制作的學習內容,并結合其它信息技術手段,為本班級設計一個精彩的網站,網站內容可以是對班級文化的宣傳、班級學生的簡介、班級布置的介紹等等。信息技術運用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將多種班級元素融合在一起,精心布置網頁畫面,信息技術能力一般的學生只要能夠制作出班級的網站即可。
4.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當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對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展開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這種學習方式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占據主要地位的方法,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知識探究的欲望,從而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比如在學習《公式和函數的應用》一課時,我們便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學習Excel中常用的一些公式,以及各個公式運用方式中所存在的共同點,從而掌握函數運用的規(guī)律。學生探究活動結束以后,引導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就Excel中公式的基本特征進行匯總,相互分享,共同提升,最后由老師進行總結。
總之,信息技術在人們生產與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地位也越來越高,我們不應當以中高考中沒有關于信息技術科目的考試而忽略對信息技術的教學。所以,為了幫助學生奠定今后學習與工作的基礎,作為教師應當不斷的優(yōu)化課堂教學策略,努力構建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亮.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10:70-71.
[2]侯雙雙.試論初中信息技術課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7: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