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是對學生學習數學的又一更高要求,同時也是數學教學的本質。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素養教育是前提和基礎,因此,我們作為數學教師就更應該在教學時有這方面意識,本文中筆者就核心素養與分數教學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對小學數學這方面的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核心素養 ?分數 ?關系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9-0150-02
數學核心素養包含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等六個方面。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數學核心素養,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新的問題,下面筆者就小學的分數教學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分數,在小學數學有著特殊的重要意義,同時還擁有不同分數單位,不同的進制等特征。在三年級分數學生要進行分數初步認識的教學,在五年級又要進行分數的意義教學,我們該如何把握兩次教學的目標,培養良好數學抽象和推理能力,建立分數模型。下面是筆者的一些思考。
一、繼承除法,強調直觀
分數的初步認識是京版教材在三年級下冊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這里,雖然更加突出分數產生的價值,但同樣我們可以看出分數與除法的繼承關系。在除法意義中,有平均分與包含除兩個層面, 既倍數關系與份數關系模型。其中平均分更是學生接觸最多的,在三年級學生心中,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問其中的一份是多少應該用除法已經成為學生的學習經驗。在這里雖然還沒有涉及到分數與除法關系的學習,但是我們可以適當的進行銜接,這對以后學習分數和除法的關系,分數的意義都會有所幫助。
具體在教學中,最開始我們就可以讓學生說出計算整數除法的過程,逐步過渡到1除以一個整數,這時教師在引出分數,再進行分數認識的教學,為孩子將來學習做好鋪墊。
另外分數的初步認識時希望大家注意幾點:
1.直觀教學,給學生大量的圖形幫助學生思考,注重培養學生直觀想象的能力,提升核心素養。
2.強調平均分,平均分是分數產生的基礎,給學生建立正確的分數模型。
3.強調分數各部分的意義,與平均分的關系,幫助學生理解其中的對應關系。
4.學習分數的范圍應該是分母小于10的真分數。
同時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量與率的區分在三年級不是教學的重點,但是前面的學習更加注重分數作為量的屬性,而后的教學則有從量過渡到率,并且有一定的滲透群體單位“1”的含義,同時開始滲透分數單位。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要求,對學生的數學抽象,邏輯推理能力都會有所幫助。
二、擴充整體,注意關系
到了五年級,我們開始學習分數的意義,在京版教材的設計中,這一塊要更多的考慮分的整體也就是單位“1”的范圍發生了變化,由三年級的一個物體,逐漸擴充為多個物體看成一個整體。在這時,對單位“1的”這個“標準”的理解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教師應給出明確的分數意義:把一個數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和幾份的數叫作分數。在這時分數的教學中,量的屬性和率的屬性進行區分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教師可以通過逐步抽象的方式,漸漸淡化分的整體,體會只要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幾份,就是幾分之幾。
接下來就是分數單位的教學,我們可以依據教材中通過紙條長度的探究進行逆向思考的方式幫助學生找到分數單位的意義,同時在分數單位的教學中我們還應該和整數的單位進行對比。突出分數無固定單位,進制不統一的特點。通過辨析,學生對分數的建模逐漸完成,達成了核心素養的要求。
在接下來分數和除法的關系和分數的分類教學中,由于三年級已經做了是分數與除法相關聯的鋪墊,學生應該可以很順利的理解。但是這時會出現假分數,所以借助直觀進行直觀想象依舊是學習的主要方式。與此同時,教師既要強調分數與除法存在密切關系,也要強調二者的區別,因為此時區別的意義不僅僅在于除法和分數的不同,也會為六年級“比的意義”教學提供很好的知識基礎。總體來講我們要讓學生明白:
1.除法更側重計算,注重計算的過程和結果。
2.分數更側重關系,既可以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也可以是表示的量與標準量的關系。
綜上所述,可以對三年級分數的認識和五年級分數的意義進行一些歸納:三年級教學分數初步認識時,應該更側重分數從除法而來,更加強調平均分,分的整體是一個物體,而且可以對分數的群體單位“1”以及分數單位做適當的滲透;到了五年級,首先,我們要注意單位“1”范圍的擴大,也就是群體單位“1”的教學,其次,分數單位以及與分數單位相關的不固定進制關系同樣是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接下來,我們還要注重分數與除法關系,與比的關系與區別,這樣就能有效的幫助學生進行區分和對比。
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在我們每一節數學課當中,分數教學在小學中占有不可忽視的地位,準確的把握教材,針對自己的學情進行教學,幫助學生逐步進行推理想象,建立模型,學生的核心素養會在無形中得到提升。
作者簡介:
許博(1982.10-),男,漢族,北京人,北京市史家小學通州分校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