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雪
【摘要】初中地理是學生學習的基本學科,在具體教學中使學生具有相應的讀圖能力,這是初中地理教學主要目標之一,也是老師必須要完成的重要任務。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和應用相應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本文研究和分析了提高學生讀圖能力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讀圖能力和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地理 ?讀圖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9-0179-01
地圖在地理課本當中是重要部分,同時也是學生更好的學習地理知識的基礎,并且是老師進行地理教學的重要工具。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讀圖能力的有效培養,可以對學生的地理知識有效鞏固,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學生具有相應的讀圖能力,可以實現對地理知識靈活應用,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1.老師要重視地圖的教學作用,培養學生讀圖興趣
在地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讀圖能力進行有效培養,使學生能更好的學習相應地理知識。所以,老師要重視地圖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要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學習和掌握相應的讀圖方法,有效提高學生理解和閱讀地圖的效率,使學生提高讀圖能力[1]。實際的地理教學中,老師要有效應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可以把思維深入融合到教學過程中。同時,要有效引導學生,建設各地理知識間的聯系,對地圖符號準確認知,對地理知識內容有效學習,以此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比如,學習湘教版八年級上冊的“中國的疆域”知識時,老師要引導學生仔細讀圖,在進行地圖的閱讀過程中,對我國的領土疆域進行充分了解,明確我國領土的范圍,也詳細了解我國各個鄰國及海洋范圍,明白我國的陸地遼闊,同時也有大面積海洋領域。學生讀圖時,老師可以把學生劃分為幾個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有效溝通交流,互相分享讀圖心得感受,同時也會組織學生進行搜集相關圖片和地理知識,在課堂與學生分享,相互探討,以對相應地理知識詳細了解和掌握。老師要重視和關注學生讀圖時的國家或地區地理位置了解分析及評價,引導學生要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進行有效融合和學習。學生更好的參與教學活動,才會有效激發學生讀圖興趣和讀圖能力,給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奠定基礎,促進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的提高。
2.有效應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培養和提高學生讀圖能力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地理老師只進行語言講解,應用黑板板書實施課堂授課。可是,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有效幫助學生提高讀圖能力。老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研究應用相應的方式改變和更新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讀圖能力。老師可以針對傳統教學方式,應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教學有效輔助,增加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和靈活性。實際課堂中,應用多媒體課件對地理圖冊實施直觀展示,有利于老師講解地理知識。具體教學中,老師可以把需要講解和要重點觀看的地圖進行放大,這樣可以使學生對教學內容及地理知識詳細清晰的了解。如果有必要,老師也可以應用三維動畫進行相應圖例展示,這樣能使學生學習和掌握各種地理知識,也會提高學生的地理智力水平。比如,學習湘教版八年級上冊的“中國的人口”知識時,對學生實施“人口分布圖”“人口增長曲線圖”等讀圖訓練,應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相應的人口增長圖,學生直觀感受和理解。老師在講解過程中,用鼠標指圖等方式對學生引導,讓學生更好的了解我國的人口增長情況,也可以應用動畫形式組織學生填空,進而了解到,我國的人口增長過快過多,會給國家、社會、家庭等帶來各種負擔。學生以多媒體展示相應圖冊,實施地理圖冊閱讀,老師以直觀形式和理解分析相結合實施課堂教學,有效提高學生的認識地理圖冊能力。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用先進的多媒體課件,能使學生以三維化形式對各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解,也會明確我國各省市范圍、地理位置、形狀等各種具體情況,進而有效建立相應地理事物空間概念,使學生對地理知識詳細了解和學習。
3.以小組合作開展教學,提高學生讀圖能力
初中地理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只依靠學生個人很難實現,老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實施合作交流共同學習和進步。在進行合作小組的劃分時,老師要保證每個小組的成員有不同的學習能力,每個小組有讀圖能力強的學生,同時也有讀圖能力弱的學生,進而達到相互促進和補充,讓學生的讀圖能力都有效提高[2]。地理老師要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詳細了解和掌握,給合作小組設計合適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仔細分析研究,進行相互交流分享,共同學習地理知識,做到每個學生都能獲得進步。比如,學習湘教版八年級下冊的“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知識時,老師使用多媒體課件對相應的西北、北方、青藏、南方等四個地區進行展示,讓學生利用讀圖,對秦嶺—淮河線的地理特征和位置進行詳細了解,對南北兩側的地理景觀、自然環境、生活習慣等各種差異有效明確,要深入了解秦嶺—淮河一線相應的地理含義。這個問題,只是進行讀圖,學生不能很好的理解。這時,老師就要組織學生分成學習合作小組,通過讀圖研究討論,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識。
4.靈活應用各種地圖,培養學生讀圖能力
地理課本當中,有各種不同教學地圖。初中地理老師,要靈活巧妙應用各種地圖,引導學生對各種地圖進行分析和理解,并詳細認真認識圖冊標識等各種含義,在不斷的讀圖訓練和學習中,有效提高學生的地理知識和地理認知能力。對于各種地理教學掛圖,老師要在不同知識教學中有效應用,要重視掛圖的美感,懸掛位置要講究標準和規范。實際的課程講解中,老師要規范指圖,對于各種形式地圖符號使用各種不同指示方式,引導學生準確認識地圖,提高其讀圖識圖能力。比如,交通線,其中有鐵路、公路、管道、航線等各種線路,講解時要從起點開始,順線指向線路終點;而相應的區域面線等符號,要順著境界線給學生指示,明確指明相應的地理事物位置、形狀、范圍、大小、分布特點等。對于地圖冊,老師可以應用多媒體課件等方式實施講解,以文圖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習,使學生可以用各種不同的形式對地理圖冊進行熟悉和掌握,以此有效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實施初中地理的教學中,老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要對學生和教學內容詳細了解,做到因材施教,根據學生能力應用相應的讀圖教學方法和策略,保證每個學生盡最大能力提高讀圖能力。具體教學時,老師可以應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教學輔助,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組,組成合作學習小組,每個小組的學生能暢所欲言,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想法,說出地理讀圖思想和感悟,建設完善的地理讀圖知識系統,有效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
參考文獻:
[1]徐越.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途徑分析[J]. 好家長,2018(5):93.
[2]王麗慧.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