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要】本文闡述了診斷學教學中進行問診教學的內涵,針對模擬問診在《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情況我們提出了一些策略,如:采取措施選擇模擬患者,做好模擬問診的準備事項,做好模擬問診實習報告的書寫工作等,并對模擬問診在診斷學教學中的運用效果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模擬問診? 診斷學教學? 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C9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4-0240-02
一、前言
咨詢問診是醫生了解病人基礎病情、病史的主要手段。完整準確地進行問診病史是正確診斷和治療疾病的先決條件。因此,問診是每個醫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研究問診不僅需要掌握完善的醫學知識,還需要學習如何通過有效的溝通進行有效溝通,并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足夠的信息來診斷疾病。醫學生必須通過反復練習逐步掌握這些能力。
二、關于診斷學教學中進行問診教學的內涵
診斷學教學中進行問診教學,讓醫學生了解問診,主要包括以下兩項內容:
一是研究問診的方法和技巧。在問診期間,醫生需要掌握患者的主要癥狀,然后圍繞主要癥狀進行逐步和有針對性地詢問。在詢問過程中的態度應該是真誠和負責任的,耐心細致的,以獲得患者的信任。但是,在咨詢過程中禁止建議或誘導患者,以避免調查結果與患者的病情不一致。對于重癥患者,重要的是進行詢問以避免延遲治療的最佳時間。在咨詢過程中,有必要加強患者的心理安慰,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
二是關于問診的內容和重要性。模擬問診作為醫療臨床診斷的第一步,主要通過醫生與患者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使醫生了解和掌握其發生、發展和演變,在短時間內患者的疾病。整個過程,及時了解患者的身心方面的實際情況,從而為患者做出準確的診斷結果,并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咨詢的基本內容包括:了解患者是否有發熱或感冒癥狀,休息時有沒有盜汗,進而了解是否有頭痛或胸悶,是否有腸胃不適等癥狀,如果是女性則了解經期情況等方面。診斷學課堂教學中進行問診教學,在實驗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模擬問診來進行。
三、模擬問診在《診斷學》教學中應用研究
1.采取措施選擇模擬患者
要做模擬患者的選擇,醫學生需要做以下兩件事:首先,在第一次模擬問診中,選擇的患者可以是近期身體有些輕微病癥的患者。第一次模擬問診的目的是通過這次模擬問診,使學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咨詢的方法和內容,并親自體驗咨詢的全過程。在第二次模擬問診的時候,可以選學校授課教師作為患者,患者所需要模擬的癥狀為咳嗽、腹痛、發熱以及咳痰等,授課教師可以在學生進行問診的過程中設置一些人為的障礙,使得學生可以在問診的過程中能夠主動提問,同時找出其中的問題讓學生進行修正。第二次模擬問診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體驗模擬問診的過程中對現有病史進行進一步的了解,提出恰當的主訴并有效完成病史書寫。
2.采取措施做好模擬問診的準備工作
要做好模擬問診的準備工作,需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要充分明確模擬問診應用到《診斷學》教學中的目的,即讓醫學生在學習問診內容與方法的基礎上,接觸患者進行實際診斷,以幫助學生解決“如何詢問”這個難關;二是要采取措施讓學生明確模擬問診需要在學生實習之前進行兩次,以增強學生的實踐經驗與自信心;三是要采取措施讓學生對模擬問診過程中需要的問診知識與注意點有一個清晰地了解,并及時地進行掌握。這個過程中,可以采取醫學生團隊合作的形式來完成,有些學生當患者,有些學生當醫生,在模擬問診中培養實踐能力。
3.采取措施做好模擬問診實習報告的書寫工作
要做好模擬問診實習報告的書寫工作,需要做到以下兩點:首先,第一次模擬問診學生需要在問診報告中填寫問診的主訴、一般項目以及現病史的真實內容;第二次模擬問診學生需要按照專業病歷的書寫規范與要求進行填寫;其次,學生在模擬問診與臨床見習問診期間可以到病房與患者進行簡單地交流溝通,獲取病史的全部資料,在條件允許的狀況下可以對患者進行病癥部位相關的體格檢查,以發現有助于正確診斷患者疾病的體征。
四、模擬問診在診斷學教學中的運用效果分析
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在訊問過程中的不足和錯誤,避免在實際問診過程中出現以下情況:1.學生對問診內容不熟悉,有時候問診過程也是不連續的。2.學生普遍缺乏知識和經驗,與患者的溝通能力不成熟,導致患者在問診過程中存在溝通障礙。3.沒有注意問診語言,醫學生進行問診時要用一些通俗的醫學術語,以增強專業性,同時也要注意讓患者聽得明白。這一過程可以培養學生與患者溝通的能力,進一步使學生能夠牢牢掌握知識和技能。
參考文獻:
[1]王天芳,薛曉琳,李峰等.角色扮演形式的情景模擬問診法 在中醫診斷學問診技能培訓中的實踐[C].//第九次中醫診斷學術會議論文集.2018:296-297.
[2]張朝鴻.模擬問診在高職社醫《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18(16):1866-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