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勇
【摘要】在新課改和全面發展素質教育背景下,老師對中學體育教學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但是實際教學過程中受到教學理念缺乏創新、學生學習興致不高、教學方式單一等因素影響,導致中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不高。急需要老師聯系學生學習實際,對體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升級,在提高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同時,使中學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基于此,對中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中學體育 ?課堂教學 ?策略 ?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9-0215-02
體育作為中學教育體系重要構成部分,在提高學生體育技能和推進學生健康成長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達到這一教學效果,就需要老師在開展體育教學中深入貫徹新課改教育思想,充分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并聯系中學體育教學目標和學生學習需求,對體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優化設計,以達到調動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和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目的[1]。本文也結合當前中學體育課堂教學面臨問題,提出幾點行之有效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一、當前中學體育課堂教學面臨問題分析
現目前,中學體育課堂教學主要面臨以下問題:1.教學理念有待更新,受傳統教學思想影響,導致中學體育教學受重視程度不高,盡管在新課改下學校領導和教育工作者認識到體育學科教學重要性,但是在開展教學時依然沿用傳統教學模式按部就班進行,也嚴重制約了體育教學質量提升;2.學生學習興致不高,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獲取體育知識和掌握體育運動技能主要通過老師教授和引導實現,整個學習中學生處于被動性地位,不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發揮,再加上課堂教學時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交流不足,導致整個課堂氣氛十分沉悶,久而久之學生也漸漸喪失了體育學習興趣;3.體育教學方式單一,中學體育學科涉及到的體育知識內容有很多,針對不同內容需要采取不同教學方法,才能夠增進學生理解和掌握,再加上每個學生體育學習存在差異性,單一的教學方法并不能滿足學生不同體育學習需要,更不利于體育教學質量提高和學生個性化發展[2]。
二、提升中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
(一)創新體育教學理念
老師在開展中學體育教學時,需要遵循新課改和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理念和要求,在充分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同時,對課堂教學目標、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等進行規劃設計,使體育課堂教學有條不紊開展。同時,聯系學生學習實際和學習需求,對體育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并采取相對應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還能夠使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得到提升。此外,在完成課堂教學以后,老師也要根據所取得的體育教學成果,對存在爭議教學環節進行分析和思考,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完善和優化,使中學體育教學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營造良好課堂氛圍
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體育課堂氛圍,可以起到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作用,并為體育課堂教學有序開展奠定良好基礎。為達到這一效果,老師可以對以下措施進行采用:1.多媒體運用,通過多媒體營造有利教學情景,可以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和激發學生參與興趣,使整個課堂教學更加事半功倍。如:在對“積極自覺的參與體育鍛煉”開展教學時,老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對精彩體育畫面集錦進行導入,以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同時提出“你平時喜歡看體育比賽嗎?你最喜歡的運動項目和明星?為什么喜歡呢?”等問題,鼓勵學生相互交流和踴躍發言,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提高學生體育知識了解和學習積極性[3]。2.趣味課堂游戲,中學階段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關鍵時期,學生也具有喜愛新奇事物、求知欲望強等個性特征,而將趣味課堂游戲應用到體育教學中,學生參與積極性也會更加強烈,使體育教學效率和質量得到提高,如:在對“短跑”開展教學時,僅僅仰賴老師口頭和肢體語言講述,學生興致不高,這時候老師就可以利用慢跑叫數組隊和行進間徒手操游戲,提高學生參與度,并為短跑重難點知識和技能培訓教學奠定良好基礎。
(三)多樣化教學方法
在中學體育學科中蘊含的體育知識內容比較多,再加上學生認知水平、體育基礎能力、個人偏好等存在一定差異,使得老師在開展教學時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實際,選擇與之相對應的教學方法進行應用,才能夠起到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作用。
1.小組合作
將小組合作教學方法應用到中學體育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活躍課堂,還能夠展現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并根據老師課堂提出要求和問題,在自主思考、小組探究和合作討論中解決,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也會得到明顯提高。如:在對“跳高”開展教學時,為了讓學生對跨越式跳高過桿動作要領加以掌握,老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對竹竿舞進行練習,通過學生自主結組對過桿動作進行反復練習,既能夠發展學生身體協調性,又能夠增強學生節奏感和韻律感,同時在學生相互合作中提升學生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老師則從旁發揮指導者作用,對學生動作進行規范[4]。
2.游戲教學
游戲教學方法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參與性,還能夠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正確運動技術要領,并提高學生體育綜合素質。如:在對“足球”開展教學時,涉及到個人技術、進攻戰術、中路包抄射門等內容,而僅僅仰賴老師口頭和肢體語言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這時候老師就可以聯系課堂教學內容設計相對應足球訓練游戲,讓學生在熱身練習中活動關節和肌肉,并且在行進間傳接球練習中體驗不同腳法和踢球力量對球的影響,進而在游戲中提高和鞏固對球的控制能力,對下底傳球要求和動作要領也能準確掌握,學生個人技術和戰術意識也會得到明顯提高。
3.分層教學
受到學生體育基礎知識、學習能力、個人愛好等因素影響,導致學生對同一體育知識和技能學習時,最終掌握程度不一致。為妥善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老師遵循學生個體差異實施分層教學,使學生在體育課堂教學以后都能夠獲得一定進步。如:在對“健身拳”開展教學時,由于健身拳結構比較復雜,動作幅度也比較大,學生對腳踢、頂膝、頭撞等技法掌握存在難度,這時候就需要老師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施教,針對體育基礎和學習能力較強學生,就可以讓該類學生的對健身拳全套動作進行練習和掌握,并對技術動作和動作技擊方法進行理解,使整套動作能夠流暢連貫完成;針對體育基礎和學習能力較差學生,老師就可以借助講解與示范、集體指導、個別糾正等方法,引導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健身拳動作,使學生可以正確和規范做出所學動作,通過這一方式每位學生都能夠在課堂學習中取得一定進步[4-5]。
(四)科學教學評價
在完成體育課堂教學以后,老師也要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科學評價,對待學生已取得的學習成果老師要充分肯定,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也要及時指出,并提出可供參考的意見和建議,不僅可以增強學生體育學習自信心,還能夠幫助老師對教學情況和學習狀況有一個系統了解,并在此基礎上對體育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進行完善和優化,使整個體育教學更加科學和合理,相應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也會得到進一步提高[5]。
結語:提高中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需要老師遵循新課程改革要求,并通過創新課堂教學理念、營造良好教學氛圍、多樣化教學方法和科學教學評價等策略應用,可以提高學生體育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石秀麗.影響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因素及策略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8(63):124.
[2]熊強.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課堂參與度策略探討[J].文淵(小學版),2019(1):185.
[3]張陽陽.初中體育教學如何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性的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19(22):137.
[4]蔣毅,李忠瓊.提升中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4(6):79-80.
[5]夏榮.差異性教學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21):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