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紅梅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我國教育部門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提高了重視程度。為了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融入到課堂中,并且積極主動的探究教學內容,促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那么教師就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利用“探究式”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在大學課堂中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文化素養。因此,本文對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研究,主要是為了提升大學教師教學效率,使學生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掌握更多的語文教學知識。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大學語文;教學應用
新課改明確指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自由學習空間,使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內容,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有效的將知識應用在實踐當中,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并在探究實踐中,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意識,提高學習能力”。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為培養學生文化素養,要想落實探究式教學模式,就是就必須針對學生個性化發展,在教學中積極主動的開展文化知識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提升自我學習能力。因此,本文所研究的課題,對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由于大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更加關注生動有趣的教學課堂,而由于教師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大學語文教學課堂過于枯燥無味,對于一部分男同學而言,逐漸的失去了學習興趣。教師要想在大學語文教學中合理的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就需要根據學生個性化發展,組織生動有趣的問答教學情境,在激發學生好奇心的同時,學生也在不斷的對問題進行探索,直到解開問題疑惑。學生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學生都處于對問題探索的空間當中,不斷的激發自身思維能力,從而使學生可以主動的參與到教學學習當中。因此,教師在大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融入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從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問題。
例如,在大學語文中《泰山日出》課程教學中,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制作了多媒體視頻,并在課上播放視頻,其中視頻中包含泰山日出與日落的景色等,使學生在觀看視頻中,能夠體會到作者徐志摩的感受。在播放視頻結束后,教師可根據問題,詢問關于泰山的相關事件,如果有學生去過泰山旅游,則可以在課堂中與同學們分享泰山的美景。在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后,教師可以設置情感問題,如“在觀賞泰山美景后,所產生的情感”,使學生在問題中進行思考,隨后教師即可引入教材內容,學生也會帶著問題的疑惑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在探究式教學模式下,教師有效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適時點撥,誘導探究方向
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主動探究能力,目前,我國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存在著較大的代溝,學生與教師屬于相互獨立的個體,導致在教學中,學生甚至在教師教學過程中,出現不夠尊重的行為。教師在實踐教學中不僅要引導學生如何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也需要適當的指導學生。不過,教師需要使學生可以主動的去思考探究問題,當學生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教師可以適當的引導學生思路。另外,由于大學生課余時間相對較多,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相應的作業,主要是為了提升教學能力,學生在完成作業后,需要及時的進行反思,在遇到難題時,及時的得出結論。在大學語文教學中,雖然可以以學生作為主體,但是教師不可過度放任學生,在自由探究中,需要討論與語文教學相關的內容。
三、拓展文本內容,將探究深入實際生活中
為了有效的提升學生探究能力,教師在實踐教學中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通過提出問題,使學生自主對問題進行思考談論,從而掌正確的解題思路。不過,在大學教材中的問題過于死板,學生所掌握的大學語文教材內容相對較少。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適當拓展教學內容,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空間。例如,在語文課程《觸龍說趙太后》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利用“觸龍說”的說話方式,提升學生語用能力。另外,也可根據文章中上下級的關系,向學生提出“如何與上級領導交流,并使領導接受你的建議”為題,讓使學生在課堂空余時間進行集中討論,每一位學生都可自由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對教學觀點進行總結。
結束語
探究式教學模式相對比傳統教學模式而言,在大學語文教學中更加有效推動教學進展,同時也能夠幫助教師有效的講解語文知識重點,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主動的探究教學內容,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同時,教師也在探究中,不斷的積累教學經驗,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營造更加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保障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孟德騰,黃芙菊,劉彥宏.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語文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11):88-90.
[2]尹黎.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語文教學模式探究[J].北方文學:下,2014(6):185-186.
[3]夏彪.“讀圖時代”獨立學院大學語文應用型教學模式探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7,000(001):P.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