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麗
摘 ?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初中語文的教學方式越來越受到教育部門的重視。語文是一門包含眾多領域的綜合性學科,簡單學習并不難,但想要深層地理解學習卻并非易事。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利用的教學手段不合理、不科學,無法將初中學生的潛力完全發揮出來,阻礙了初中學生的語文學習發展。因此,針對逐漸現代化的教學,教師可以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利用語文小組合作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語文小組合作教學的具體方式中教師可以利用合理分配組員,提高學習效率;構建良性競爭,激發學習興趣;創設情景課堂,提升學習能力的教學方式促進初中學生的語文學習進程。
關鍵詞: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方式
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是根據學生之間的不同能力將學生進行合理分配學習,從而達到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由于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無法滿足現代化學生的需求,教師只依靠語文教材進行教導,教學形式過于單一,導致課堂氛圍逐漸枯燥,阻礙了初中學生的語文學習的進程。因此針對現代化的學生的需求,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轉變課堂枯燥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一、合理分配組員,提高學習效率
在初中學生進行語文學習時,常會因為個人無法思考全面的語文知識而陷入學習的困境,導致不能準確的解答語文的問題,同時也降低了語文學習的效率。所以,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合作小組組員分配學習,使合作小組中的學生搭配學習更為科學,才能有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例如,初中語文合作小組學習的組員分配可以根據三種情況進行搭配。第一,將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與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分配到一組,可以形成以強帶弱的學習優勢,縮短學生成績的兩極分化,有利于學生整體成績的提升。第二,將分析能力、理解能力、閱讀能力、總結能力等較強的學生分配到一組,利用合作小組學生的優勢能力帶動其余學生的弱勢能力,從而提升不同學生整體的能力,促進整體學生學習的進步。第三,將不同性格的學生分配到一組,中和學生之間的性格,可以使學生更為穩定的進行語文的學習。教師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進行科學的搭配,可以融合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發揮學生小組合作的優勢,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構建良性競爭,激發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處于身體成長的青春期,大多具有不服輸、不言敗的性格,尤其面對同齡人之間的學習競爭,能夠極大的激發自身的學習動力。教師可將初中學生不服輸的性格巧妙運用在小組合作的學習中,構建初中學生小組合作之間的良性競爭,激活初中學生的內在潛力,讓初中學生在競爭的環境中激發學習的興趣,實現自我的提升。
例如,教師在教學《陋室銘》時,可讓學生合作小組進行全員競賽背誦《陋室銘》,獲勝的小組可獲得“古文背誦佳組”的稱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讓合作小組進行《陋室銘》的分析并用不同的歷史典故與現代事物證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觀點,分析文章清晰且證實文章觀點有力的小組可以進行加分,期末累積疊加分數最高的語文合作小組可獲得“全年最佳小組”稱號并獲得相關書籍等獎勵。教師在學生語文合作小組教學中構建良性競爭并給予獲勝小組適當的獎勵,不僅能夠使學生加快語文學習的進程,還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創設情景課堂,提升學習能力
語文包含了語言、文化、知識、歷史、文明、典故等等,其內含的眾多領域代表著語文學習具有廣泛性且伴隨著一定的難度。初中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也常出現無法進行高效率學習的問題,導致語文能力得不到培養并且逐漸喪失了學習的動力。為了讓初中學生能夠更簡便的學習語文知識并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教師可以創設情境課堂,讓合作小組內的學生扮演文章中的人物,在加深學生語文知識的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學《桃花源記》時,可讓合作小組內的學生分別扮演作者陶淵明與桃花源中的邑人,展現陶淵明渴望美好生活的理想與桃花源中邑人黃發垂髫、怡然自樂的景象。學生通過扮演《桃花源記》中的人物有助于體會到作者陶淵明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卻又無可奈何的心情,也可以深層理解學習《桃花源記》的思想,還可以培養高尚的人物品質。教師在不僅在古文中可以創設情景課堂教學,也可在現代文中利用情景課堂教學,情景課堂教學既能夠拉近學生與作者的距離,還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優秀的道德品質,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在初中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但是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解決初中學生語文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具體可以利用合理分配合作小組內的學生、構建小組的良性競爭、創建設立情景化的課堂等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最終推動學生的語文學習進程。
參考文獻:
[1]馮衛.對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高效化的探討[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02):30-31.
[2]楊永新.初中語文課堂實施有效合作教學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28):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