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杰元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相較于以往,今天的教育事業有了很大的進步。作為小學階段最重要的一門學科,小學語文教學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而隨著國家的不斷投入,當前農村學校與城鎮學校間的教學水平差距不斷縮小。就實際來看,在開展農村教學的實踐過程當中,依舊存在著許許多多有待改善的問題,在農村教育的許多方面都受到了應試教育的較大影響。特別是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許多語文教師并沒有與時俱進,而學生同樣也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基于此,本文就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困惑及對策展開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夠促進農村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困惑;對策
一、引言
在農村小學語文的教學實踐當中,雖然教育理念也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而出現了改變,但由于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再加上農村的傳統思想,導致當前農村小學語文中依舊有許多有待改善的問題。倘若不對此引起重視,就很難實現農村小學語文的進一步發展。為此,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結合教學實踐,根據教學中所存在的困惑,來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有效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語文素養。
二、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主要困惑
(一)教學觀念轉變的不到位
在農村小學中,無論是教師的教育理念還是教育行為,都是在長期教學實踐中所形成的,因此要想在根本上對此進行改變,將會存在很大的困難。受傳統思想方法及思想觀念的制約,無論是教師還是學校的革新都遇到了阻礙。在語文教學的課堂中,整個課堂都是圍繞教室來進行的,學生只能夠根據教師的要求來被動地進行學習,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這樣的教學也就難以取得有效的效果,教學效率也大打折扣。
(二)教師缺乏教學能力
在現階段,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就是教師沒有足夠的教學能力,在進行教學時,很多情況下,教師都無法達到教學目標,教學任務難以完成。在農村小學中,能夠熟練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語文教師并不多,在農村條件的限制下,那些優秀的語文教師都不會選擇長期留存于農村小學,希望能夠在城市中得到進一步發展,在此情況下,農村小學缺乏足夠的語文教師資源,這樣的情況也反映出了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教學水平有待提高的現象。
三、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對策
(一)在教學中充分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更多地發揮自身的引導、指導作用,更多地和學生進行交流,把握學生的思想與心理,幫助學生關愛、學生,讓學生能夠對自己有更多的尊重與信賴,從而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所以,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在課堂中盡可能地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努力建立民主而平等的和諧師生關系,讓學生從以往對教師的懼怕與疏遠,轉變為把教師當自己的朋友,從老師對學生的“教”,變成學生對老師的“問”,培養學生敢于提問、主動提問的良好習慣。在學生提問時,無論學生提出問題的正確與否,教師都要對問題進行正確的引導,同時幫助學生轉換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問題,在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還應當充分地進行肯定與鼓勵。讓學生在學習語文時,不但好奇心得到滿足,還提高學習的自信心,徹底改變以往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
(二)提高語文教師素養
農村語文教師綜合素養的提高,能夠有效促進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質量。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當前對于教師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除了也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水平之外,還應當對教育事業有足夠的熱愛,能夠樹立起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不斷增強自身素養,實現農村語文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更好地滿足新課改做出的要求。雖然新課程改革為當前農村語文教師的發展供了更多的空間,但有許多農村語文教師都沒有發展自身的能力及素養。素質教育的成功與否,將受到教師教育素質的直接影響,所以,要想確保新課改的順利實現,就一定要增強教師的素質水平。為此,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應當主動地去對新課改的理論進行學習,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積累教學經驗,掌握更多的教學技巧,從而適應時代發展,更好地培養學生。
(三)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生活化
生活是語文的主要來源,在語文教材當中,所有的課文都和生活有著密切的關聯,所以,農村語文教師應當在教學中更多地聯系實際生活,以課堂為主要陣地開展生活化的語文教學,使得教學能夠貼近生活,聯系實際。在這樣的語文課堂中,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并掌握課文內容,真正做到學有所得。同時,活化的語文教學也將為課文賦予更多的生命與活力,引導學生發現生活,觀察生活,并學會生活,最終達到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敢于打破常規,結合實際情況優化教學方法,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素養,樹立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從而更好地培養農村小學生的語文能力。
參考文獻:
[1]尹新喜.新課程改革下的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存在問題與對策[J].品牌(下半月),2014(12):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