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摘要:目的:研究靜脈輸液配置存在的問題,分析采用藥物安全防范對策的方法。提高護理人員自我防護意識,規范工作流程,減少職業危害,減少藥品浪費,保證科室靜脈用藥輸液安全。方法:抽取52名靜脈輸液配置護士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分組式結果分析,按照1:1比例將護士分為觀察組(26名)與對照組(26名),護士均于2019年2月到2019年8月期間在我院工作。對照組靜脈輸液配置護士采用常規管理措施,觀察組靜脈輸液配置護士運用藥物使用安全防范對策,對比兩組護士藥物殘留、醫療垃圾未正確回收以及藥物劑量出錯等發生率。結果:觀察組靜脈輸液配置護士采用藥物安全防范對策后,藥物殘留出現的概率為3.85%,對照組靜脈輸液配置護士運用常規管理對策,其藥物殘留出現的概率為11.54%,對照組藥物殘留率高于觀察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此外,觀察組應用垃圾衛生全回收發生率為3.85%,相較于對照組醫用垃圾未正確回收率7.69%低,數據對比存在差異,具有實際統計意義(P<0.05)。結論:對靜脈輸液配置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采用用藥安全防范對策可以有效降低藥物殘留、藥物劑量使用出錯以及醫療垃圾處理不當等發生率,提升患者用藥安全。
關鍵詞:靜脈輸液配制;安全與防護;探討
引言:靜脈輸液配置藥物包括降壓、抗感染類、降糖類藥物、胃腸類藥物,以及特殊藥物配置質量,與患者藥物使用安全具有密切關系。本次研究對靜脈輸液配置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用藥安全防范對策,具體研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52名靜脈輸液配置護士作為研究對象,按照1:1比例將護士分為觀察組(26名)與對照組(26名),對照組靜脈輸液配置護士采用常規管理措施,護士年齡≥23歲,≤42歲,平均年齡(35.86±3.25)歲,工作資歷介于2~7年治療,平均工資資歷(4.25±1.58)年;觀察組靜脈輸液配置室護士運用藥物使用安全防范對策,護士年齡≥24歲,≤43歲,平均年齡(36.98±3.45)歲,工作資歷介于1~8年治療,平均工資資歷(4.69±1.78)年,兩組護士基礎資料差異較小(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靜脈輸液配置護士采用常規管理措施,主要為環境管理、定期考核等。觀察組靜脈輸液配置護士運用藥物安全防范對策,具體實施如下:(1)加強科室制度建設,需要醫院護理部與科室護士長對科室藥物配置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制定合理的防范對策,在科室常規制度之外制定相關對策。其制度制定的目的主要是使科室護士更加明確自身的職責,提升護士的責任意識,不斷規范護士的工作流程。(2)不斷加強靜脈輸液配置人員的操作規范性,用藥劑量差錯、藥物破損以及藥物殘留等狀況均會對患者機體產生毒副作用,為了改善該種狀況,科室應該根據此問題對科室護士進行培訓,培訓主要內容為理論知識、藥物抽吸方法以及藥物配置環境要求等,通過培訓減少藥物殘留量,提升患者藥物使用劑量的準確性;正確使用砂輪切割安剖瓶,減少玻璃碎屑的出現;避免一個注射器多次使用狀況發生;對于配置中具有易碎性質的物品,需要專門記錄,并妥善放置,降低人為破損出現的概率,向藥物生產廠家提出調整藥品包裝建議,進而提升患者的用藥安全。(3)監管醫療垃圾,尼莫地平藥物、磺脲類藥物以及靜脈輸液配置針頭等醫療垃圾一旦處理不當,將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比如,針頭刺傷會引發感染,配置液體可能會出現外滲引發土地、河流的污染,某些易揮發藥物會引發空氣污染。因此,需要建立醫療垃圾分類存放制度,安排專人管理,減少醫療垃圾感染發生率。
1.3 觀察指標
觀察組與對照組靜脈配置護士觀察指標為藥物殘留、醫療垃圾未正確回收以及藥物劑量出錯等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觀察組與對照組靜脈配置護士研究數據需要通過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n)為計數資料,使用(%)來表示研究結果,采用t進行數據檢驗,兩組數據存在差異時,以(P<0.05)為具有可比性。
2 結果
3 討論
靜脈輸液作為臨床中重要的治療方式,對患者疾病恢復具有重要意義。隨之醫學技術的發展,醫療模式的轉變,對靜脈輸液配置要求較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患者的用藥安全。不過,相關調查結果顯示,科室在實際運行中出現藥物殘留、醫用垃圾未正確回收、調配環境不達標等問題概率較高,具體分析如下:(1)藥物調配環境不達標,靜脈配置沒有嚴格按照規定進行室內消毒,室內消毒不達標,沒有及時將配置室門窗關閉,造成外部空氣流入。并且科室中所使用的相關配置用具沒有定期檢修,比較容易造成空氣污染,間接造成藥物污染。(2)醫護人員安全防范意識差,科室沒有定期對護士進行培訓,其配置人員未注意個人衛生,佩戴首飾,未嚴格遵照三查七對制度準確核對醫囑,不清楚溶媒配伍禁忌和無菌操作不標準。(3)醫護人員操作不當引發藥物殘留,不同藥物所使用的包裝不同,而配置人員操作不熟練易引起藥物破碎、藥物殘留狀況發生,在實際配藥中未按照規定正確放置藥物。(4)醫療垃圾未按醫療廢物臨床管理正確回收,靜脈輸液配置的配置藥物量大,醫療垃圾量也隨之增多,主要包括安剖瓶、一次性輸液針頭等,處理不當會出現針刺傷、切割傷等。本次研究對靜脈輸液配置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采用藥物配置防范對策,結果顯示觀察組護士出現藥物殘留、藥物劑量出錯以及醫用垃圾未正確回收概率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說明對靜脈輸液配置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采用用藥安全防范對策可以有效降低藥物殘留、藥物劑量使用出錯以及醫療垃圾處理不當等發生率,提升患者用藥安全。
參考文獻
[1]陳娜,張敏,李瑞,王芃,王宇萍.某二級甲等醫院工作場所暴力調查——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研制的醫院工作場所暴力調查工具調查[J].中國職業醫學,2019(2):157-162.
[2]錢玉秀,練會招,蘇志強,侯利環.手術室實習護生職業安全教育應用微課翻轉課堂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20,27(1):5-8.
[3]沈秋葉.系統化風險管理模式護理在小兒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靜脈輸液中的應用[J].國際感染病學(電子版),2020,9(1):184-185.
[4]徐敏,張曉熒,張杰,宋燕青,張四喜,張永凱.靜脈輸液配置的安全與防護探討[J].中國藥業,2019,28(20):72-74.
[5]戴文慧.靜脈輸液藥物配置查對與護理安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62):100.
[6]朱菊芬,俞瓊瓊,劉瑛艷,夏金君.門診學齡前患兒靜脈輸液過程中加強人性化護理干預對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2):32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