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晶華 梁蕾

摘要:本文首先介紹第三方理財的產生和發展;其次采用SWOT方法分析中國第三方理財的發展現狀;最后基于分析結果,為第三方理財提出針對性地對策建議,希望據此推動中國第三方理財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第三方理財;SWOT分析;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831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
2096-3157(2020)10-0169-02
近年來,國民收入伴隨社會經濟發展一路攀升,社會公眾的理財需求也與日俱增。他們希望通過合理的投資來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的目標,但又不知如何在琳瑯滿目的金融機構和理財產品中做出選擇。與此同時,第三方理財以其獨特優勢吸引了公眾目光。因此,對中國第三方理財進行SWOT分析,不僅可以使社會深入了解第三方理財,還可以為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對策建議。
一、第三方理財的產生和發展
第三方理財是通過客觀分析客戶的資產狀況和理財需求,理性選取滿足客戶要求的金融產品,以專業化知識來制定個性化理財方案的獨立中介理財機構。它最早出現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運營模式已經相當成熟。相比較而言,第三方理財進入中國的時間短、發展慢。2006年中國誕生了第一家第三方理財公司,此后數以萬計的第三方理財公司相繼出現。
二、第三方理財的運作模式
首先,通過電話、網絡等途徑與客戶取得溝通,建立基本關系;其次,記錄客戶的家庭財務狀況,建立微型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并據此計算六大財務比率,從宏觀角度明確客戶資產狀況;再次,通過考慮客戶的風險偏好和收益要求來對現有的理財產品進行配比,確定理財方案;最后,及時跟進理財產品收益情況,并根據客戶需要對理財方案進行修改和完善,維護客戶利益。
三、第三方理財的發展現狀
采用SWOT方法對第三方理財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即基于理財行業內外部環境,通過實施調查剖析第三方理財的主要內部優勢、劣勢和外部機遇、威脅。
1.第三方理財的優勢分析
(1)客戶利益最大化。第三方理財作為獨立的中介理財機構,他們的收入并不依賴于售賣理財產品的數量,而是直接與為客戶實施投資所賺取的收益掛鉤。這使得第三方理財機構為了保證自身利益,不得不從客戶角度出發,充分利用客戶資產,合理構建產品組合,保證客戶利益最大化。
(2)理財服務個性化。傳統理財產品的單一性注定不能滿足客戶需求的多樣性。而第三方理財可以基于客戶的資產狀況,結合客戶收益要求,為每位客戶“量身定制”不同的投資方案。在一定意義上,第三方理財已經不單單是銷售金融產品,更是銷售金融服務,它可以做到充分尊重每個家庭財務狀況的差異化和投資需求的個性化。
(3)理財信息及時全面
傳統金融機構銷售的理財產品單一,理財信息局限。而第三方理財可以充分運用其與各種金融機構的合作關系,提供多種多樣的理財產品和及時全面的理財信息。正所謂“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根據全面及時的理財信息建立合理的投資組合可以最大化地降低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收益。
2.第三方理財的劣勢分析
(1)專業人才稀缺。第三方理財的金融產品復合化要求從業人員具備銀行、債券、保險、基金等多方面的金融知識,迫使金融工作人員跳出“精通單一方向”的舒適圈。但是中國對綜合性金融人才的培養要遠滯后于第三方理財機構的發展,而傳統的金融專業人才教育的定向性也注定了第三方理財領域專業人才的稀缺性。
(2)盈利模式單一。第三方理財機構的收入由理財方案規劃費、高端客戶入會年費、客戶理財收益提成、代銷金融產品傭金四個部分組成。由于現存第三方理財機構的客戶數量較少,前三項收入并不足以維持其正常運營,所以機構只能加大對金融產品的推銷力度,但是這樣做反而拋棄了自身特有的獨立性。
(3)市場覆蓋面小。由于第三方理財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時間較短,提供服務的機構大多集中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所以絕大多數的社會公眾缺乏對它的了解和信任。而客戶數量的有限性又會反過來阻礙第三方理財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致使它在短時間內難以擴大行業市場占比,積累雄厚的資本來與本土金融機構進行對抗。
3.第三方理財的機遇分析
(1)社會需求旺盛。社會經濟發展加速資本的積累,貨幣通貨膨脹催生理財的需求,社會公眾深刻地認識到資本保值增值的重要性。但是金融機構理財產品單一性、社會公眾理財信息缺乏性都是社會財富實現保值增值的阻礙。因此,人們迫切地希望有一個獨立機構能夠為其提供專業化的定制理財服務。
(2)發展前景廣闊。雖然第三方理財進軍中國的時間不長,但是第三方理財所特有的獨立性是其他金融機構無法比擬的。發達國家的第三方理財已經撐起理財行業的半壁江山,而中國的第三方理財在還處在行業“實習期”,有待考察。這說明第三方理財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第三方理財也將迎來它的“黃金時期”。
(3)國家政策支持。金融市場一直都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所以近些年國家不斷頒布政策、出臺措施來保障金融市場的快速有序發展。金融市場的穩定性有賴于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的多樣性,而第三方理財作為多種金融機構的有機組合,采用出售定制化金融產品組合的模式也必將使其成為金融市場的黏合劑和穩定劑。
4.第三方理財的威脅分析
(1)法律制度缺失。第三方理財機構不同于傳統的金融機構,所以中國原有的針對金融機構的法律制度并不能滿足第三方理財機構的監管需要,這就導致與第三方理財相關的法律制度的空缺。而法律作為事物運行的“準繩”,可以有效保障機構和客戶的利益,所以第三方理財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必然不利于該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2)理財觀念保守。傳統金融機構在中國有著穩定的發展,所以絕大多數社會公眾還是對其保有較高的認可度和依賴性,他們更愿意在金融機構內購買理財產品,獲取穩定收益。而第三方理財機構的進入是對公眾傳統理財觀念的極大挑戰,這就使得第三方理財機構難以在短時間內快速融入中國金融市場,獲取公眾的關注和信任。
(3)業務監管困難。中國的金融市場一貫實施“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政策,這在一定程度加強了各行業監管的針對性,但也極大地阻礙了各行業發展的融合性。所以對于第三方理財機構,它銷售的產品涉及銀行、保險、債券、基金等多個行業,但針對它的融合監管機構卻是缺失的,這無疑加大了對第三方理財機構的業務監管難度。
四、第三方理財的可持續發展建議
1.注重人才培養
第三方理財的持續發展離不開雄厚的人才力量,所以適應發展需要,培養專業人才刻不容緩。首先,國家層面應建立健全理財規劃師相關資格認證體系,為第三方理財機構的人才挑選建立標準;其次,要對準入人員進行法制和思想道德教育,保證理財服務在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的約束之下提供;最后,應定期聘用銀行、保險等行業專家進行講座,為員工創造學習機會。
2.轉變盈利模式
現存第三方理財機構的主要收入來源是為金融機構代銷產品,賺取傭金,這是一種短期經營策略。要想實現長遠發展,就需要將業務重心轉移至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理財方案。雖然現在客戶數量有限,但是用高質量服務回饋客戶對內可以讓客戶感到物有所值,對外可以快速建立業界口碑。隨著公眾理財觀念的轉變,客戶數量勢必不斷上升,第三方理財就可以利用其獨立性獲得長遠發展。
3.擴大市場覆蓋面
第三方理財機構主要分布在一線城市,有限的覆蓋面并不能為其長遠發展提供支持,因此采取“線上+線下”的同步營銷模式來實現市場覆蓋面的快速擴張是十分必要的。線上建立官方網站推廣,為二三線城市的公眾提供了解第三方理財的機會,縮短第三方理財與社會公眾的物理距離;線下建立官方網點營業,為有個性化理財需求的公眾提供定制化的專業服務,擴大第三方理財的行業影響力。
4.健全法律法規
國外第三方理財機構的成熟發展主要依托于健全的法律法規,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建立約束性的法律法規不僅可以規范第三方理財機構行為,保護其良性發展,還可以保障第三方理財客戶權益,減少不必要的利益糾紛。首先應學習國外第三方理財成熟發展的經驗;其次要結合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國情;最后根據行業發展需要制定適合中國第三方理財機構的法律法規。
5.加強行業自律
任何金融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不僅依靠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剛性約束,還有賴于相關行業自律組織實施柔性管制。行業自律組織的建立應與行業法律法規的制定并駕齊驅。因為建立專門針對第三方理財的行業自律組織,首先可以實現對第三方理財機構的日常監管;其次可以加強各金融行業的溝通和交流;最后可以規范相關資格考試,為該行業的長遠發展儲備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文媛、李宇紅.芻議我國第三方理財的發展[J]會計之友,2011,(1):124~125.
[2]陳晨.我國第三方理財發展研究[D]廣西大學,2013.
作者簡介:
1.紀晶華,長春工業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會計。
2.梁蕾,長春工業大學會計專碩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