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華 葛貝德 朱琳琳
摘 ? 要:培養高素質實用型裝配式建筑人才是建筑類高職院校的主要任務之一。基于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在尋求校企合作共贏的基礎上,有助于促進人才鏈與產業鏈的深度銜接。立足于社會對高職裝配式人才培養的需求,闡述當前高職裝配式人才培養的現狀,并且結合多年工作經驗,提出構建基于產教融合的裝配式人才培養的途徑,以此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的裝配式建筑人才。
關鍵詞:產教融合;裝配式;人才培養;實用型;創新
自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及的城市規劃建設綱領性文件出臺后,我國裝配式建筑發展步入快速道,尤其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國家高度重視裝配式建筑的發展。裝配式建筑市場的快速發展暴露出我國裝配式人才的匱乏,尤其是高端實用性人才的缺口比較大。高職院校是培養實用型人才的重要場所,而產教融合是培養高素質實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因此,立足于實踐調查,論述構建基于產教融合裝配式人才培養具體途徑的策略。
1 ? ?高職院校裝配式人才培養現狀
裝配式人才的培養必須要與產業深度融合,深度對接裝配式行業、新技術以及企業的發展需求,建立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隨著我國新型建筑的發展,裝配式建筑已經成為綠色環保建筑的重要形式之一。因此,社會對裝配式人才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通過調查,目前裝配市場對于人才的要求主要表現為:(1)具備復合型知識體系。裝配式建筑改變了傳統的單個模塊施工方式,實現了建筑工程的整體施工,對應要求裝配式人才必須要具備復合型知識體系,例如要求裝配式人才不僅要具備看懂圖紙、能夠設計的專業知識,而且還要學會管理、靈活應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術的能力;(2)樹立環保意識、掌握綠色節能技術。裝配式建筑最大的特點就是綠色環保,因此,作為新時代裝配式專業人才也必須要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素質與環保意識。(3)具備與職業崗位相適應的專業能力,將豐富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工作中。
基于裝配式建筑市場的快速發展,建筑類高職院校所培養的人才存在以下不足:(1)建筑類裝配式人才的技能難以滿足企業崗位需求,最突出的現象就是學生在校所學習的知識難以應用到社會實踐中;(2)高職院校所培養的學生對于BIM技術的應用還存在缺陷,不能熟練應用;(3)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式較為簡單,缺乏與各種技能大賽的對接,導致學生所接觸的知識更多集中在理論,缺乏對新技術、新理念的接觸。
2 ? ?基于產教融合裝配式人才培養的途徑
產教融合是人才培養的重要模式,產教融合在根本上是校企互動與整合的過程,歸根結底產教融合就是校企雙方深度交融培養出更多符合產業需求的人才。面對新時代高職院校裝配式人才培養的現狀,高職院校必須要建立基于產教融合的裝配式人才培養體系,以此提升裝配式人才的就業能力,滿足市場需求。
2.1 ?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完善雙創教育體系
黨的十九大明確要求要深化產教融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職業教育要發揮作用,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實用型人才。裝配式建筑已經成為當前建筑市場的主流趨勢,培育優質裝配式建筑專業人才隊伍是推動裝配式建筑市場發展、破解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針對當前裝配式人才缺口大、實用技能不高的問題,高職院校必須要立足于區域產業結構,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優化雙創教育體系。一是高職院校必須要進一步明確裝配式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目標必須要結合職業教育的性質,裝配式建筑專業是培養社會實用型專業人才,因此,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目標設定上必須要突出裝配式人才培養的實用性。例如,高職院校必須要深入裝配式建筑行業,了解裝配式行業的發展動態,根據行業發展動態及時調整人才培養規格。二是加強產教融合頂層設計,圍繞裝配式行業要求設定人才培養方案。職業教育是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職業教育所培養的人才也必須要服務于區域經濟,因此,在人才培養方案設定上必須要遵循行業人才要求,將學校、企業、行業協會以及政府納入人才培養方案設定體系中。
2.2 ?編制校本教材,豐富教學內容
教材是開展產教融合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我國裝配式行業發展起步相對較晚,因此,高職院校要依托裝配協會等機構的力量進一步編寫適合本校師生的教材。一是高職院校要拓展教材開發主體,將裝配行業企業、專家以及具備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師納入到教材編寫中,這樣可以達到理論學習與實踐鍛煉相結合的效果。產教融合的關鍵就是實現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的合作,因此,職業院校在編寫教材時必須要尊重合作企業、協會等機構的意見,增強教材的針對性。二是要合理設置教學課程,打造適合區域裝配式行業發展的課程體系。裝配式建筑崗位對于人才的綜合知識要求比較高,對應要求職業院校必須要進一步調整課程設置,改進綠色環保方面的課程。三是豐富教材的知識面,提升教學內容的質量。社會崗位對于學生的綜合素養要求比較高,因此,為了避免學生陷入死板學習的局面,職業院校必須要進一步調整教學內容,改變以往過度重視理論知識、忽視社會實踐技能的現象。例如,高職院校要加強與合作企業的合作力度,將企業生產中相關設計、構件生產和施工過程的重點、難點以及關鍵技術進行提煉后編成教材[1],增強教材的實效性。
2.3 ?深化校企合作,構建能力遞進實訓教學體系
產教融合就是實現產業要求與職業教育的有效結合,最終達到培養實用型人才的目的。隨著裝配式生產技術的不斷發展,高職院校要主動對接裝配式行業人才需求,強化實訓教學體系的完整性:一方面職業院校要主動對接行業需求,根據行業人才需求規格有目的地開展教學工作。職業院校必須要加強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對接企業,按照企業的崗位要求實施企業化的管理模式。當然,構建基于產教融合的育人模式必須要發揮企業的主動性,調動企業積極參與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主動性。例如,由院校、企業共同成立專業建設、課程改革、教學指導、職業培訓、師資隊伍、招生就業、產業研究等教學指導委員會,形成共同招生、共同培養、畢業即就業的立體化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辦學的組織機構,積極探索現代學徒制實踐操作。另一方面職業院校要構建能力遞進的實訓教學體系。例如,隨著大數據技術在現代職業教育中的應用,高職院校要利用信息化教學平臺完善和發揮虛擬仿真實訓系統、裝配式建筑結構體系教學實體模型、裝配式構件體驗館、裝配式建筑實訓中心的功能和作用,實施“教、學、做、產”一體化教學模式,建立起校企一體化教學、線上線下融合的教育教學體系,以高質量的教育教學質量打造高水平的人才[2]。
2.4 ?對接職業標準,形成“賽課證”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職業標準是引領人才的重要因素,職業院校在開展裝配式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必須要發揮最新職業標準的作用,通過對接職業標準規范學生的學習。在雙創教育體系下,高職院校一方面要加強對最新職業標準、行業標準以及崗位規范的對接,根據相應的標準開展日常教學工作。另一方面,高職院校要將職業大賽引入人才培養體系中,鼓勵學生通過參加大賽檢驗自己的技能,驅使學生掌握相應的實踐操作技能。職業大賽是引導學生技能提升的關鍵途徑,也是對接實踐崗位的重要手段。高職院校要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技能大賽,通過參加技能大賽了解最新的行業發展動態。當然高職院校也要盡可能與企業開展合作,通過引入真實的案例,讓學生掌握處理裝配式建筑工程的具體方法。當然除了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國家、省市技能大賽之外,學校也要為學生提供便利的技能培訓服務,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職業資格認證考試,實現畢業即就業的目標。
2.5 ?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優化考評方式
高職院校必須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增加雙師型教師數量。例如高職院校要加強與合作企業的交流,鼓勵本校教師深入企業一線參加實踐鍛煉,掌握相應的實踐操作技能。同時,聘請企業優秀工程師擔任學校的實踐指導教師,以此為學生構建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隊伍。在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結構的同時,高職院校也要進一步優化裝配式人才培養評價模式,建立雙閉環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增強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3]。
3 ? ?結語
基于裝配式建筑市場的發展,對裝配式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產教融合是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要加強與產業的深度融合,以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的管理模式,創新體制、健全體制,逐步建立裝配式建筑職業技能標準,完善裝配式教育的各項實施標準,構建裝配式建筑人才培養標準體系、裝配式建筑職業培訓認證體系、裝配式建筑師資培養保障體系,為裝配式建筑人才培養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周業梅.基于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J].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96-98.
[2]毛恒杰.職業院校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內涵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9(11):42-43.
[3]王相平.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與對策[J].天津教育,2019(1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