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文娟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入,各個教學單位也在不斷摸索創新合適的教學模式以順應新課改的節奏、響應新時代要求。關于“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學科。在數學教學中有效運用“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求知欲望,保證數學課堂的有效性,從而達到教學目的?;诖?,該文針對“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進行多角度探討分析。
關鍵詞:自主互助? 合作探究? 具體運用?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5(c)-0111-02
“自主學習”在新課程改革中是一個極為清晰的教育理念,在注重核心素質教育的當今時代“自主學習”更是一種素質教育的標志。通過“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落實到課堂中,從而使學生更有學習熱情、探究精神,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過程的掌握者。在運用這樣的教學模式展開教學時,教師應基于給學生提供自由、廣泛的學習思維與空間的基礎上,從而保證該教學模式的有效性。
1? 關于“自主互助、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實際意義
“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可以通過很多形式體現。教師可以通過將學生分組進行組別之間的自主性學習,對教師在課堂上教授的理論知識進行探討并發表自己的理解和思路,在小組中可以通過相互教授、相互理解、相互幫助的學習方式不斷進步。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應該首先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該階段的學生思維不夠成熟完善、認知能力也不夠成熟,但是卻擁有最強的想象力和思維發散力,更有極高的求知熱情和精力。教師完全可以將學生的這一特點置于教學方案的制訂中,從而運用合適的手段將學生引入“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中。
這樣的教學模式是基于傳統教學的一種抨擊與創新。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作為一個主要的“絕對領導者”的角色出現,而單方面地進行知識的傳輸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十分被動的同時教師難以對教學成果有所了解,后期的自主學習也依靠對課堂知識的吸收。這樣的傳統教學模式下數學課堂的有效性較差,學生的注意力也較差,對學生的創造性、邏輯思維發展都是一種壓迫。而“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則更注重于學生的獨立性、創新性以及主觀能動性,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體系,也更符合新時代的教育理念[1]。
2? 小學數學教學中“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策略中存在的問題
2.1 形式大于內容
教師在給學生分組進行小組學習時往往一不小心就會使小組學習的目的性削弱化。舉個例子,當教師提出問題時往往會習慣性引導學生思考教學,當學生陷入自我思考時也會習慣性摒棄“小組”的概念,從而使小組之間沒有交流,使“小組”成為一種表面形式,沒有發揮真正的作用。教師應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從而促使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實現小組合作的真正目的性。
2.2 缺乏關注學生個人心理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由于學生沒有成熟的心理和認知力,故而更加容易情緒化。教師應注重鼓勵和獎勵,以及對學生的激勵。在評價學習成果時,教師在進行團體評價獎勵時也應注重個人的成長表現。教師往往注重對團體的評價,忽略個人的進步成長。但教師更應注重的是學生的個人心理變化,避免學生產生自我成長進步被忽視的主觀感受。作為數學教師具有調節小組與個人關系的責任,注重每位學生的進步與成長,從而使學生更具有團體協作的積極性。
2.3 高難度的教學目標
在整個教學流程中對于教案的編排是首要的任務,也是十分影響后期教學的一步。教師更是學生進行“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領導者。故而想要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教師應對教材有深度的了解,從而對教學側重點有明確的認識,進一步制訂合理的教學方案。結合實際進行有節奏的教學,并同時引導學生合作性的探究學習的習慣[2]。
2.4 學生對合作學習具有不同的積極性
小組學習最大的優點在于使學生在學習中占領主體地位,在小組的分配學習中必定有優等生與差等生。通過這樣的分配能夠實現優帶差的目的。然而在后期的學習過程中,如果優等生一味地作為“教師”進行講解就失去了小組合作的目的。
3? 對于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自主互助、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有效性的措施
3.1 提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提問
對教師而言,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是教師應極為關注的問題。只有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進行一定的了解才有利于進行下一步教學方案的制訂。提問是教師為了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而普遍運用的一種教學手段,但提問也應注意問題的實際難度,結合實際采用靈活性的提問方式,從而摸透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提問的過程中應注意學生的學習程度和水平,采用針對性的提問,避免難度過高而對學生產生打擊心理,從而激勵學生不斷進步。
3.2 提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
在具體的數學課堂的教學中教師應給予學生了解具體教學流程的權力。將具體的教學計劃簡化給學生,促使學生針對教師的教學思路有相應的學習計劃。這樣一來有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教師也應注重與學生產生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并縮短師生距離。舉個例子,在長方體等立體幾何的學習中應從平面幾何的知識進行回顧,引入立體幾何的知識,給學生提出問題,引發思考,再進行課堂探究,引出立體幾何知識的概念。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與學生交流的語言運用。在小學階段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應注重對語言的運用,運用靈活幽默的語言藝術進行教學,對教學內容進行簡短的總結,從而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3]。
3.3 “情景教學”模式將數學與生活結合進行教學
在小學階段可以將生活實際與數學問題進行結合。小學階段的學生面對過于邏輯、單一的數學知識總會產生三分鐘熱度,要想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熱情,將生活情景與數學知識進行結合教學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進行乘除運算的教學中可以進行提問:爸爸買了一箱芒果,里面一共有24個芒果,花了48元錢,那么你能告訴我一個芒果多少錢嗎?通過這樣的結合實際進行的提問能夠一方面引發學生的思考,令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也能令學生對應用數學進行理解。
3.4 加強對“自主互助、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有效性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也有大量的輔助教學的方案,這些輔助教學方式具有極大的靈活性,也能體現教師的個性化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首先對自己有清晰的定位和認知,從而進行自我能力的認識和展示,以真實的情感和真誠的態度與學生產生尊重、體諒、理解的相互關系,從而縮短師生距離,進一步了解學生心理和實際知識掌握的情況,從而不斷對教學方案和思路做出合理的調整,以適用學生。除此以外,教師也應注重對語言以及動作的管理,結合學生特點做出教學結果的評價,從而增強“自主互助、合作探究”這一教學模式實際應用的有效性。
4? 結語
“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是新課程改革中教育理念的一種體現,該教學模式對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又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熱情、調節課堂分文、輔助教師進行有效教學?!白宰o互助、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能夠給學生與教師同時帶來極大的益處。當然這一教學模式也還需要教師結合始實際,在未來的教學中不斷摸索改進。
參考文獻
[1] 賈才藏.小學數學“自主互助、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J].甘肅教育,2019(13):126.
[2] 阮敏.當合作互助“邂逅”“三小課堂”——小學數學“三小課堂”構建的思路探析[J].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2018(5):34-36.
[3] 顧淑云.自主互助學習的著力點[J].教育:周刊,2019(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