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偉
【摘要】新課標改革背景下,核心素養教學理念被重視起來。核心素養教育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綜合性工程,它不是對各學科任務的戲份,也不是各個學科的單打獨斗,而是采用全新理念將學科進行有機深度融合。由核心素養理念觀照我們的小學數學教學,當前學生在過分重視實現力,也就是應考能力的培養,卻忽視了學生思考力和創新力的培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 小學數學? 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2-0149-02
小學數學是小學階段基礎知識類科目,數學學習具有抽象性的特點。針對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要求轉變傳統以教師為主體的方式,要重視以學生為主體,突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善用創新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由于小學生心智還未發育成熟,在數學學習中,對知識理解能力有效,因此以核心素養理念為指導,重點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對學生數學學習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1]。
1.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1.1課堂氛圍消沉,學生參與積極性差
以核心素養為基礎的學生人才培養方式雖然受到許多學校和教師的認可和推崇,但是具體在教學實踐中的情況卻不理想。小學數學課堂上學生處于旁觀者的地位,教師在課堂上沒有預留有效的課堂時間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數學問題,課堂氣氛非常低沉,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提不起興趣。
1.2學生思維形成定勢,阻礙創新思維能力培養
當前各大中小學的基礎教學模式仍然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針對某類解題技巧通常會講述固定的解題方式,以提高學生考試正確率。這種教學方法雖然能夠短期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長此以往會讓學生形成思維定勢,遇到問題就會死板地照搬老師的解題方法。在數學教學中并沒深入探究數字與數學規律之間的微妙關系,在學生發散思維成長的關鍵時期,過于注重培養學生的應試力,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產生阻礙。
2.基于核心素養理念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方式
2.1以學生為主體,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
小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數學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根據這些特點,利用一些方法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比如一節課開始之初,采用導學啟思和示范演繹的方式。在問題有效驅動和導向下,學生的“好奇心”、“好勝心”逼著學生自己去完成認知,碰撞心靈中的學習靈感。
第一步,教師設置出題游戲。由于“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是三年級就學過的知識,課堂之初設置游戲可復習三年級學過的分數單位,采用游戲互動的方式,激發學生參與問題解答的興趣。
師:同學們,我們來做個出題游戲。我說一個分數,請你說出它的分數單位。(1/5、2/6 ……)
師:你能學著老師這樣,也來出題嗎?
第二步,問題導入。用“4+3”為分子的形式,調動學生的前置經驗,讓學生嘗試同分母分數相加的計算方法,引出對問題的探索。
師:試算4/8+3/8,4/7+3/7,4/5+3/5
交流:你怎么算得這么快?(4+3)
生:因為它們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數單位相同,分子可以直接相加。
2.2善用小組合作學習,注重對學生思維拓展的訓練
小學階段的孩子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在這一階段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利用學生這種得天獨厚的學習性格優勢。而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就是一種很好的啟發學生探究未知事物能力的方式,課堂上老師拋出問題,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學生會跟著問題去主動探究問題的答案,討論出更多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在這個問題探究和解答的過程中,學生不斷主動思考、發散思維,自然而然就提升了自己的自主探究和聯想思維的能力。比如:
第一步:分組討論,上臺展示。
師:1.自主探索分母相同,分子為“4+3”的分數加法特點,為什么把分數的分子相加就可以,分母就不用相加呢?請選一題試著用畫圖來說一說。
生:畫圖,小組交流后再上臺展示。
第二步:問題由淺及深。
師:自主探索分子為“3+4”的分數加法,特殊到一般的表示過程,像這樣的4+3=7,除了在計算4/8+3/8,4/7+3/7,4/5+3/5時會用到,還會計算哪兩個分數的和時會用到?
生:學生上臺舉例。(4/A+3/A=7/A,A為不是0的整數)
師:像這樣的例子,舉得完嗎?有什么好辦法?
生:可以用字母來表示。(B/A+C/A=7/A,A、B、C為不是0的整數)
3.結束語
核心素養教學理念下更加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師通過發出一系列循序漸進的、關聯性的、邏輯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開展課堂討論,或者采取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將教師拋出的一個個問題解決。核心素養數學教學模式下,能夠大大提升數學學習積極性,激發探究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思考和聯想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蘇文朝.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生數學推理能力培養研究[J].才智,2018(06):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