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
【摘要】對數學的教學目標靈活的進行應用可以讓我們對于知識有一個更好的了解,進而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對待數學學科有一個更加積極的態度,培養出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將自己的學習效率不斷地進行提升。本文旨在通過對數學教學目標在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進而提高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教學目標? 數學課堂? 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0-0168-01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對于中小學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多,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將數學學科的學習目標靈活的進行運用,進而將數學目標的核心作用發揮出來,將課堂的教學效率不斷地進行提升。
一、數學教學目標的設計原則分析
在對數學教學目標進行應用的時候應該綜合考慮一下這一階段的學生的自身的一些特點,進而合理的設計教學的目標,來滿足學生的實際的一些需要。但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以下幾條原則,首先,應當對學生這一階段的表現情況以及學習情況進行綜合的分析,同時給予相應的評價,明確教學目標的主體是學生,依據上述的原則來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教學目標。其次,教學目標的結構應該是合理的,結構的合理主要是指對于教學內容而言教學目標足夠合理并且有層次性,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淺顯易懂的地方開始入手進而慢慢的過渡到一些重難點的地方,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最后,在進行教學目標設計的過程中應該保證步驟足夠合理,在進行教學目標制定的時候,教師首先應該對教材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進而構建出教學目標的結構,在經過深入的分析后,再將自己的教學步驟不斷地進行完善,進而保證學生可以按照這一目標來進行高效的學習。
二、數學教學目標在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一)積極進行教材分析從整體上對教學目標進行把握
制定教學目標主要就是為了讓學生的學習態度變得更加的積極,將課堂的學習效率不斷地進行提升,讓學生對于課本的知識可以更好地掌握以及運用。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仍然有一部分的數學教師未能深入的了解教學目標、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標準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所以未能將教學目標實際地運用到自己的上課過程中去,進而使得數學課堂的效率普遍較低,不能滿足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由于以上的原因,相關專業指導教師應當積極地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
首先,明確教學目標與標準的關系,實際上,教學目標是對學生進行學習結果的預期判斷,屬于數學課程目標的載體,因此,在教學時教師應明確目標與標準的關系,幫助學生確定教學目標,靈活應用教學方法,促使學生達到教學的目標,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與實踐能力,為后續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提升教學的時效性。除此之外,相關專業指導教師應當積極的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順應時代的發展選擇一些符合時代特征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進而將課堂的效率不斷地提升,讓學生的學習態度變得更加的積極,讓學生可以主動的探索問題。例如教師在講到關于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內容的時候,首先應當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也就是讓學生熟練地掌握兩位數相乘的這一過程,可以靈活地進行運算,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學生對例題進行相應的觀察,同時進行歸納,將運算的規律總結出來,進而讓學生對于這部分的內容有一個更好的認識,滿足教學的要求。
(二)結合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進行教學
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還有一個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那就是學生自身的學習水平,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應當綜合分析學生本身所具備的一些特征。例如,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應當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的能力、選擇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生本身所具備的一些性格特征,進而使所制定的教學目標更加的有針對性,滿足不同類型的學生的學習需要,使得學生可以得到全方位的發展,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與學生的學習效率,充分發揮出教學目標的作用。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學教學目標在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從根本上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促使學生激發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進而積極主動進行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全方面發展,成為綜合型人才。但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需要教師不斷改革創新,以滿足當前新課改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孫莉.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目標的預設與生成[D].首都師范大學,2007.
[2]吳慶富.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考試周刊,2014(9):75.
[3]陳育忠.生活化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求知導刊,2014(5):114.
[4]李曉東,李紅霞.教育目標分類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