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梅
【摘要】現如今初中數學教學信息量較為豐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積極實施多元化數學教學模式,不斷對數學教學模式進行創新與革新,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新時期數學教學需求,從而在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的同時,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問題教學模式作為常用數學教學手段,本文也就如何在初中數學課上建立問題教學模式,希望以此來有效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 數學教學? 問題教學模式? 建立
【中圖分類號】G633.6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0-0174-02
引言
現如今,我國剛好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與改革,數學學科作為我國基礎必學課程之一,在初中階段也具有較高的價值,自然也理應進行及時改革與創新。傳統初中數學教學模式效率不高,學生只能被動接收知識,而問題教學模式則是以學生思考為主的教學模式,若能在教學課堂之上有效建立這一模式,自然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從而保障教學效果。為此,本文則對初中數學課問題教學模式的建立進行了如下分析:
1.問題教學模式概述
問題教學模式主要指的是在數學教學課堂之上,結合教學內容來為學生建立出相應的問題情境,亦或者是設計出合理的數學問題,以問題來激發學生思考與探究,這樣學生就能更加準確把握數學知識難點與重點。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之上,問題教學模式的應用,還能有效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這樣學生就能在問題思考與分析中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逐漸形成較為良好的核心素養與品質,最大程度保障數學教學質量。由此可見,初中數學課問題教學模式的建立可謂是意義非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實際情況來積極建立問題教學模式,這樣自然就能夠促進學生發展與提升。
2.初中數學課問題教學模式的建立措施
2.1精心設計課堂問題
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之上,要想真正有效建立問題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課堂問題,設想有可能會遇到的場景,同時思考要如何進行有效應對,這樣才能真正將問題教學模式的價值有效發揮出來。以課前預習環節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結合教材內容來為學生列出預習提綱,然后結合教學內容來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在問題中進行思考與分析,這樣學生就能在大綱指引下對教學內容形成一定的了解,從而有效提升預習效果,深化學生對于教材知識的把握和理解。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一元二次方程”教學的時候,其教學重點就是讓學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特點,針對這一目的,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就可以為學生精心設計預習問題:“一元二次方程與之前學習過的一元一次方程存在什么樣的差異性?”通過這一問題來激發學生預習興趣,主動參與到預習課堂之上,同時還能有效起到鞏固之前所學知識的效果,為之后數學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與保障。為此,在初中數學課問題教學模式建立的時候,教師一定要在課前精心為學生設計課堂問題,這樣才能真正有效推進教學活動的有序實施,真正讓學生在教學課堂上得以發展和提升。
2.2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深入探究
在初中數學課堂之上問題教學模式要想得以有效建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抓住講解內容關鍵點來為學生創設出具體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情境體驗中更加深入的進行思考與分析,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把握住數學知識點,同時還能讓學生在問題情境體驗中提高自身思維能力,這樣學生在面對數學問題的時候自然也就能夠有效解決問題。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平行四邊形”這一課時內容教學的時候,部分學生對于“任意四邊形中心點進行連接,得到的圖形都為平行四邊形”這一概念尚未形成深入理解,在解題的時候也經常會出現錯誤,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指導學生在紙張上先畫出一個思辨性,然后引導學生尋找到其中的點進行連接,之后再提出問題情境:“你們剛剛得到的圖形是什么圖形,要如何去證明呢?”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在實踐與操作過程中了解四邊形對角頂點在進行連接的時候,自然能夠得到兩個三角形,而借助于三角形中位線平行于第三邊這一原理,學生就能更加深入的把握平行四邊形這一知識點,同時還能讓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思維分析能力在問題情境中得以發展。為此,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之上,要想有效為學生建立問題教學模式,教師一定要意識到問題情境對于學生的促進作用,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出相應的問題情境,借助于多媒體技術、聯系實際生活等一系列手段來創設問題情境,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把握住數學知識點,同時在問題情境中得以發展和提升。
2.3聯系實際生活合理設計問題
新課程改革環境之下,初中數學教師不僅要進行數學知識教學,還需要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為此,在建立問題教學模式的時候,教師可以聯系實際生活來為學生合理設計問題,通過問題與實際生活的有效結合,來讓數學問題變得更加的生活化,這樣就能有效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的距離,同時讓學生在情感以及思想上產生共鳴,有效激活學生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概率”相關知識的時候,就可以聯系實際生活來為學生設計出相應的問題:“小紅與小明同學正在下飛行棋,小紅連續2次都擲出了數字4,在下一次投擲的時候,小紅繼續投擲出4的概率會變小嗎?”借助于生活中下飛行棋現象來為學生設計出相應的問題,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合作討論與分析,這樣學生不僅能夠更好地掌握概率的意義,同時還能了解概率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懂得應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同時還能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提高自身合作意識以及問題處理能力。由此可見,初中數學課問題教學模式要想得以建立,教師一定要意識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在教學課堂之上多聯系實際生活來為學生合理設計生活問題,這樣學生就能在生活問題中掌握知識、提高知識應用能力。
2.4為學生設計探究性問題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探究可謂是其生命線,初中生本身好奇心就十分的明顯,可謂是數學學習的探索者與研究者,對于一系列的探究性問題都具有較為濃厚的興趣。為此,教師在為學生建立初中數學課問題教學模式的時候,可以結合教學內容來為學生設計出一些探究性的問題,在這一過程中結合學生心理特點來進行靈活設計,問題最好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與啟迪性,這樣才能有效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探究欲望,從而有效發揮出問題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促進作用。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圓”這一知識點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改變傳統講解公式與起源的教學模式,積極建立問題教學模式,為學生設計出以下探究性問題:“圓心與圓邊距兩者的特點是什么?要如何將圓公式有效應用于計算之中?”這樣學生就能在探究性問題中掌握相關知識點,發展學生數學思維。
3.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環境之下,初中數學教學課堂受到的關注度也有得到提升,而問題教學模式的建立能夠有效活躍教學課堂、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是數學教學過程中有效提升教學質量的一種教學手段。為此,教師在數學教學課堂之上,一定要準確認識問題教學模式建立的意義,結合初中生實際情況以及教學內容來為學生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以此來對學生進行知識講解,讓學生在問題教學模式下掌握知識、獲得提升。
參考文獻:
[1]崔保常.如何構建初中數學“問題解決”課堂教學模式[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4):25.
[2]梁基智.中學數學教學中高效課堂的構建與分析[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2):37.
[3]田永明.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分析及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6(1).
[4]謝曉東.初中數學易錯題分析及教學策略[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8(1):23.
[5]劉遠飛.基于問題學習的初中數學情境教學模式初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