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永志
【摘要】音樂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語言,其以精煉韻致的作品語言、抑揚頓挫的內涵旋律和生動活潑的表現形式,來直接感染并有效熏陶人們的情感世界。如果教師能夠將音樂活動與游戲活動有效結合起來,那么就能在激發學生音樂興趣的基礎上,促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學習活動中。因此,教師不妨巧用游戲活動,優化音樂教學過程,提升音樂教學質量。
【關鍵詞】游戲活動? 小學音樂?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2-0212-02
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有親身參與到音樂學習活動中,才能獲得愉悅的情緒體驗,才能受到美育的熏陶。所以,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師唱唱唱,學生聽聽聽的教學模式,要組織學生展開音樂實踐活動,從而促使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全都積極參與到音樂學習活動中,深刻感受音樂中的情感,進而使得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形成一定的音樂素養。
一、演唱表演活動,優化小學音樂教學
音樂的感染力是非常強的,好的音樂,不僅能夠穿透人的內心,還能夠讓人情不自禁的跟著唱起來。而且小學生的表現欲望特別強烈,他們非常希望獲得教師和同伴的肯定與支持。因此,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展示自我的平臺,要組織學生展開演唱表演活動,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自信心。
首先,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學生展開“小小音樂會”的演唱活動。即,每一個學生都要準備一首自己比較擅長的歌曲,然后將其演唱出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教室中的講臺當作舞臺,然后配以適當的音樂,進而讓學生將自己的音樂能力直觀呈現出來。
其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歌曲接龍”的音樂演唱活動。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音樂儲備,他們已經學習了很多首歌曲,既有教材上的歌曲,也有教材外的歌曲。所以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歌曲接龍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們結合上一句歌詞的最后一個字,展開演唱。如學生1演唱的歌詞是“吹亂了小姑娘縷縷黑頭發”,那么學生2就要以“發,法,罰,乏”等同音不同聲調的字開頭,展開演唱。該游戲活動模式下,學生們的演唱興趣會被充分激發出來,學生們的腦海中會迅速回憶起他們學習過的歌曲,學生們還會展開歌曲方面的積累。
二、樂器演奏活動,優化小學音樂教學
樂器演奏是中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載體,其既能夠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表現和創造能力,還能夠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更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然而樂器演奏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樂器演奏中涉及到了一定的技巧特點,學生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展開多樣化的練習活動。如果學生僅僅是展開單調的樂器演奏練習,那么學生練習的有效性就會受到影響。因此,新課標背景下,教師不妨組織學生展開寓教于樂的樂器演奏活動,從而全面優化小學音樂教學。
例如口風琴,口風琴價格便宜,攜帶方便,易于學習,是一種非常適合小學生學習的樂器。關于口風琴的手形教學方面,教師可以創設游戲化的教學情境:即,讓學生兩手掌心相對,假設一只小兔子鉆了進來,那么學生的手就要變成一個圓形的籠子,為了給小兔子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籠子既不能太癟,也不能太開,所以學生的手指既不能太直,也不能太開。關于音符演奏練習方面,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樂器演奏表演活動。就像是音樂會的形式,每一個學生都要展示自己最拿手的演奏歌曲,在牢記歌曲樂譜的基礎上展開演奏。整個樂器演奏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鼓勵性評價,從而讓學生以更加充沛的狀態投入到樂器演奏中。
三、音樂情景劇表演,優化小學音樂教學
音樂情景劇表演,就是學生們圍繞一定的主題(可以結合歌曲中的歌詞確定主題,也可以結合具體的音樂旋律確定主題),展開音樂表演活動。音樂表演活動中,可以有歌唱、朗誦、舞蹈其中的任何一種,也可以只有舞蹈類的形體動作,具體內容可以由學生自行確定。音樂情景劇中重要的是,學生要通過肢體動作或者演唱表演出主題情感。所以音樂情景劇,既能培養學生的樂感,又能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感。
例如《快樂的潑水節》,學生們可以圍繞歌曲內容,融入傣族風情的舞蹈動作,將傣族人民潑水祝福的歡樂情景直觀表演出來。由于課堂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學生們既要做出舞蹈動作的編排,又要展開一定的練習,所以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課外興趣小組,讓學生們在課下展開音樂情景劇的編排與練習,然后在課堂上將其呈現出來。學生們在語文教材上學習過周總理參與傣族潑水節的課文,學生們可以朗誦一小段課文中的內容,然后再展開情景表演。教師則結合學生的具體表現,展開針對性的引導。
總而言之,音樂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寓教于樂的教學活動,從而讓學生在歌曲表演、樂器表演以及情景劇表演活動中感受音樂的魅力,進而促使學生形成一定的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付藝璇.小學音樂教學有效欣賞的實踐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 20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