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國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推動和發展,教育體制也迎來了多次的改革。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教師要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放在教學的首位,這樣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各項能力的不斷提高。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學生的創新能力普遍缺失,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是遵循以往陳舊的教學方式,沒能利用全新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來充實自己的教學,也沒能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有效的引導。筆者在閱讀教學中總結了一些關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新能力;培養策略
小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對學生日后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轉變陳舊的教學思想,結合小學生的特點,采取全新的教學方式,優化閱讀教學,在加強素質教育的同時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對小學閱讀的現狀進行分析
小學語文教學承擔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任。但是在當前的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沒能將所學的新的教學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來,仍舊采取陳舊的教學方式——教師滿堂灌,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這就導致他們缺乏自主思考和主動探究,使得學生的認知能力難以得到有效的提高。除此之外,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也使學生的想象力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他們的創新也沒能有太大的提高。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環節當中,部分教師認為只要按部就班地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把課本上的知識講清楚、講明白就可以了。這些教師沒有意識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忽視了教學評價的重要性,以一味否定的方式實施評價。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他們的問題意識也被遏制掉,思維被限制、固化。
二、采取有效措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一)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強有力的引導
閱讀教學有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利用閱讀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有效的引導,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這就要求教師能夠突破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從更多的角度和側面來研究課本,讓學生找到教材與他們的生活之間存在著怎樣的聯系。這樣,當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利用實際生活引導學生的思維時,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進而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同時,在教學環節當中,為了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學生自身的思維定式,從不同的側面和角度去引導學生的思維,使他們的創新能力不斷提高。例如,在《狐貍與烏鴉》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狐貍、烏鴉兩個不同的角度來進行角色分析,讓學生嘗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去理解實情,增進他們的學習效果。
(二)加強教學設計,激發學生創新意識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不斷增強教學內容的創新性和啟發性。質疑就是激發學生思維的一個有效方式。小學生的質疑能力較差,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前多為他們設計一些內容和形式都非常新穎的問題,這樣學生就會因為問題而對閱讀感興趣,他們也就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師生之間要加強交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合作探究精神,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展開學習,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烏鴉喝水》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筆者向學生提出了新的問題:“除了向瓶子里面填石子,烏鴉還能夠借助怎樣的方法來喝水呢?”在學生思考的同時,筆者鼓勵他們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并在學生發言之后給予客觀的評價,采取不同的方法,使對于學生思維引導的強度不斷增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充足的自信心,為創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合作學習,提高創新能力
教師要充分意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當中產生有效的思維碰撞,進而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同時,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還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不斷優化教學設計,通過有效的引導,讓學生自己嘗試著提出問題,并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學生的學習過程就能不斷得到強化,學生的創新能力也能得到長足的發展。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過于沉悶的課堂氛圍,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要時刻注意課堂氛圍的調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自主空間。這樣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回答問題,對文本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四)引導主動參與,發展學生創新能力
主動參與學習是發展創新思維的前提和基礎,只有主動參與才能充分發揮主體的能動作用,激發思維,發揮潛能,迸發創新思維的火花。閱讀教學就得營造一種有利于探索創新的學習環境,形成一種互動式發展的學習空間。比如:在教《烏鴉喝水》一文時,教師可以讓小朋友思考,還有什么別的方式可以使烏鴉喝到水,有些小朋友提出可以使瓶子傾斜,有些小朋友提出可以在瓶子上戳個洞,有些小朋友甚至提出找一根吸管來吸,老師則應該把學生提出的方案一條一條列在黑白上班逐一分析,并選出最合理和可行的辦法,不管形式如何,教師都應該鼓勵和表揚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使其保持參與互動學習的興趣。
總之,教師要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作為一項重點內容來抓,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全面加強對學生的思維引導,鼓勵學生質疑,為學生創造更多的交流合作的機會,使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主動投入到閱讀思考中來,進而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曉英.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性思維訓練[J].小學教學參考,2011(6).
[2]鄧宏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路徑之研究[J].讀與寫(教師),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