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章
摘要:初中階段學生正處在青春期生長的關鍵時期,初中體育是幫助初中學生提高身體素質、養成鍛煉習慣的重要階段。隨著新課標改革的深入,初中體育教學,應將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相結合來考慮,注重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通過設計巧妙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內容;優化措施
引言:
初中生身體正處于快速生長發育階段,通過適當的體育活動促進骨骼生長,借助體育實踐活動提升學生身體素質。但就眼下情況而言,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現狀不是很理想,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體育教學的更加有效是可以通過豐富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來達成的,通過更多樣化的教學設計,讓初中學生喜歡上體育課,能夠在課堂中學到更多的體育理論知識并且提高個人身體素質,幫助學生養成自主鍛煉的習慣,完成教學的任務要求。
一、初中生體育學科的典型現狀
(一)忽視體育功能
因為長期以來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對孩子參加體育活動不重視。這些陳舊的觀念影響著學校體育工作新觀念的形成與發展,影響著體育教學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分數第一”、“升學第一”。據調查了解,社會上很多家長,一方面崇拜象李寧這樣的體育明星,另一方面卻不讓孩子參加體育活動,認為搞體育“出息不大”或“沒出息”。由于受這種觀念的制約,給學校體育的決策、管理和發展帶來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難發揮學校體育的各種功能和作用。
(二)舊器材
初中的體育器材庫當中,雖然器材種類、數目也不少,但是器材質量卻難以恭維。這是因為很多器材是幾年前買的舊器材,還有不少已損毀甚至不能再用,學校卻并未對這些舊器材有所更新。
(三)缺乏理論指導
改變現有的體育學習評價方式等等,大部分教師都不知道怎樣去做和為什么要這樣做。由于教育觀念落后,教學思想僵化,沒有理解和領會現代教學觀,使體育改革嘗試大多停留在追求形式的層面上,難以將“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精神實質真正體現到體育教學中去。
二、初中體育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選擇合適教學內容,激發學生體育活動的興趣
初中體育課程教學時,教學要掌握教學對象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保證籃球課程教學質量。(1)選擇具有代表性與針對性的課程內容,整體動作結構與方法難度不大,了解學生情況后選擇合適難度的內容,保證學生可以在有限時間內掌握運動方法與技巧;(2)教學內容有助于學生提高身體素質、運動技術、實戰技能的各項提高,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同時,體育課程本身對練習環節比較重視,因此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以后,需要通過反復的練習才能掌握操作的要領。在落實體育實踐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對學生心理素質的鍛煉,通過在課堂上進行反復練習,培養學生堅持不懈的品質,為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保障。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比賽。比賽活動的設計可以增強不同小組之間的競爭意識,同時也能鍛煉學生對失敗的接受能力。通過團隊比賽的方式,還能讓學生意識到團隊意識和協作能力的重要性。在比賽過程中,不同的團隊之間都會呈現出不同的優缺點,因此需要及時進行觀察總結,老師可以邀請學生進行自我團隊點評或者其他團隊點評,從而提高學生對自身的全面認識,通過這種方式,才能不斷改進,加快創新。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初中生團隊合力能力
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很多老師借助體育明星給學生進行體育理論教學,很多大學生都有自己癡迷的體育明星,而且還會模仿體育明星。因此老師抓住學生對體育明星崇拜的心理,在體育欣賞課中運用明星來教學。
如,部分學生喜歡中國排球,教師在對排球理論欣賞時,把郎平的比賽視頻應用到課堂中,老師在課堂中對郎平的一些比賽技巧和動作進行分解和講解,在課堂上也可以示范或讓學生模仿一些動作,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提高,也就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欣賞理論課的興趣。老師還可以借助明星訓練照片或視頻,告誡學生在訓練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難就是體育精神,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精神和體育素養,掌握團隊合作技巧;再如,體育教師講解籃球運動技能時,比如籃球運球方法,可以向大學生簡單介紹理論知識,并以身示范讓學生對運球動作有著初步了解。接著做分解動作,控制示范速度,讓學生可以從多角度范圍進行觀察,并強調重點動作,加深學生記憶與印象。接著引入分組教學方法,讓小組內成員掌握動作要領并進行練習,當出現不規范動作時及時糾偏。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角色互換的方法,讓學生以老師的角色演練籃球運球的要點。
三、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生身體快速發育,適當有效的體育活動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初中體育教師打破常規教學理念的限制,利用多種體育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促進自身身體素質的提升。學生保持良好的身體素質,也可以提高其他科目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張洪濤.小組合作學習策略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運動,2015 (18):106-107.
[2]陸素根.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建議[J].運動,2014 (17):116-117.
[3]陸新華.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探討[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2 (1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