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重大突破,媒體環境也得到巨大改變。在新時期下,基于互聯網技術,信息傳播速度逐漸加快,從點到面的被動式發展到多點到多點的互參與式。本文簡單概述新媒體傳播環境下的語言特色,并對從業者怎樣適應語言特色提出幾點建議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傳播;語言特色;多元互動
前言
當今社會,智能化已經逐漸實現普及,各種科技產品在人們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改變了傳統的生活方式。依托于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新媒體發展速度逐漸加快,進一步與傳統媒體的有效融合。新媒體的不斷涌現,使得傳播語言更為豐富并且具有較強的互動性。簡單來講,新媒體的標題、內容、形式等更為精煉,迅速提取出內容核心,讓人易于接受,具有非常強的感染力和沖擊力,并且衍生出一些網絡流行語和熱詞。視聽語言較為幽默輕松,具有口語化的特征,并且隨著發展,產生出跨界融合的圖形動畫語言,在信息傳播中有著非常大的優勢。
一、新媒體傳播環境下的語言特色
(一)傳播語言言簡意賅且篇幅短
在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具有傳播速度快和擴散速度快的優勢,基于互聯網平臺,能夠在短短時間內將事件發酵,迅速并且大規模的散布出去。但是在傳統媒體中,依靠電視臺、報社等渠道,需要一系列繁瑣的審批流程,比如題目擬定、拍攝剪輯、片段審核等程序,二者相比在實效性方面明顯有著較大差異[1]。因為現階段對于信息傳播的實效性有著明確要求,所以在應用新媒體傳播時,所擬定的題目和內容都比較精煉,直接凸顯主題,在文章一側搭配具有沖擊力的圖片或者視頻,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
(二)傳播語言豐富自由
網絡環境下,信息資源比較公開,所有人都可以在網絡上獲得需要的信息,也可以在平臺上自由的發布消息。新媒體環境逐漸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人們交流信息和知識的重要途徑。由于新媒體具有較大的容量,可以涵蓋各方面的數據信息,所以又可以成為海量信息。相比傳統媒體,比如電視、廣播等有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語言形式受到一定的限制。表達空間的廣泛性為新媒體語言賦予了豐富自由的特點。
(三)新媒體受眾喜好對傳播語言存在較大影響
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受眾群體較為相似,但是也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二者在信息傳播方面有著相同的需求,在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的受眾群體大多為年輕人為主,此類群體生活節奏比較快,閱讀時間碎片化,有著追求新鮮感、刺激感和喜歡潮流的意向[2]。此外,年輕群體喜歡在不同的地方進行自由閱讀,不受空間和時間的制約,往往更喜歡快餐式的消費方式,使得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更為開發、自由,并且相對隨意,整體的傳播氛圍比較輕松,這樣會傳播效率也有著積極影響。
(四)傳播語言輕松隨意
在大數據背景下,新媒體屬于一種新型媒體,具有很強的交互性,新媒體的受眾群體都可以作為信息的傳播者,從被動的信息接受轉化為主動的信息傳播,打破傳統的傳媒模式,實現從點到面的被動式發展到多點多面的互動式參與,在西媒體環境下,該種跨界式的信息傳播方式使得信息交流互動更為頻繁,并且加快信息的傳播速度和范圍。因為應用新媒體的受眾群體并沒有經過系統化的訓練以及專業的培訓,進而使得信息傳播語言的形式比較隨意,偏向于口語化。
二、新媒體傳播環境下從業者如何適應語言特色
(一)增強自身綜合素質
基于新媒體環境,信息傳播是建立在互聯網的基礎上,所以要求傳播者具備一定的互聯網知識和技能,因為新媒體的容量較大,涵蓋范圍比較廣,所以傳播者的知識技能比較單一的話,難以適應快速發展的新媒體傳播需求。光是會寫文章和媒體運營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求傳播者具有敏銳的目光和超強的策劃思維以及較高的審美觀念,對于媒體新聞事物比較敏感,能夠快速接受新事物,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使其可以充分符合新媒體信息傳播的標準。
(二)加強行業自律
隨著社會發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交替愈加明顯。在新媒體中,從業人員能力素養參差不齊,既有傳統媒體跨界工作的,也有專門從事新媒體的[3]。一部分人受到傳統思想的制約,在很多事件抉擇方面很容易出現放不開手的情況。對于沒有傳統媒體工作經驗的從業人員來講,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只是為了提高播放量來編排一些低俗的文章,因為新媒體傳播速度較快,留給讀者考證其真實性的時間較少,如果進行虛假消息傳播,其負面影響的擴散范圍是難以想象的。所以,必須對行業內部嚴格管理,增強每個員工的行為意識,防止此類現象的產生。
結論
新媒體信息傳播相比傳統傳播模式有著明顯的優勢,憑借傳播速度快、擴散速度快的特點受到廣泛的認可和應用。但是在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一些問題,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在新媒體環境下,從業者如何快速的適應語言特色,在紛雜的社會輿論中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從而推動新媒體的健康發展一直是我們需要不斷探討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辛欣.新媒體傳播的語言特色分析[J].傳播力研究,2018,2(33):92.
[2]楊艷.新媒體發展過程中外來語言文化對大眾文化發展的影響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9(4).
[3]張夢婷.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傳播創新模式探究[J].明日風尚,2018(22):361-361.
作者簡介:周名敏,(1998.5-),性別:女,籍貫:四川眉山,單位:攀枝花學院,學歷:2017級本科生,研究方向:新聞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