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鑫鑫
摘要:針對我國國有企業來說,完善的黨建思想時促進組織建設的重要條件,而根據目前的形勢來看,企業加強自身黨建思想建設,并在黨建工作上實施創新勢在必行。通過黨建工作的創新,能夠充分滿足企業的發展和內部等各方面需求,而且也能夠為社會的和諧發展提供有效保障?;诖?,本文主要針對推動企業黨建工作創新展開分析和思考,提出了黨建工作創新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企業建設;黨建工作;創新思考
一、直面挑戰,提高黨建工作創新的使命感
一方面,根據企業的組織建設來看,必須積極面對黨建工作中的問題,提高黨建工作的方法創新,并對黨建工作本身進行創新與改革,直面黨建工作“不好做”、“做不好”的思想挑戰,同時確保企業黨建工作體系的建設能夠順應企業的發展需求,在一些重要決策和黨管干部職能劃分上全面分析,優化職能劃分機制,提高企業領導人員和相關部門責任人的監管力度,在工作形式上重點提高其靈活性和針對性,進一步加強黨建工作人員化解問題的能力和直面挑戰的信心,進而保證企業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為黨建工作的創新提供充足的動力;另一方面,結合企業的內部需求來看,多數國有企業為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不單單要實現物質文明,同時還需要加強思想建設工作,創設企業的精神文明和精神文化,不但要拿出效益,還要拿出精神力量。企業的運營發展方面的活動都需要遵守社會主義理念,而這也需要黨建工作和黨組織的監督監管,所以促進企業黨建工作的創新也是企業運營及發展過程中的內部需求,以及發展的保障機制,對此,企業黨組織還需要對黨建工作的創新有著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自身的使命感,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黨建工作中,為黨建工作的積極創新而不斷努力,抓好黨建工作的建設與創新[1]。
二、進一步發揮企業自身的優勢,實現黨建工作理念的創新
在黨建工作中,思想建設工作一直以來都是最重要的內容,這也充分順應了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因此我們需要將這一理論作為主要導向,不斷發揚黨的先進性,充分發揮企業的優勢,將企業的優勢作為黨建工作開展與創新的條件,將黨建工作的創新作為推動企業發展的動力。首先,需要將企業的經營作為重點,加強內部思想工作的落實。若想實現基層黨建工作的創新,需要不斷改善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展現基層黨組織的優勢,引導廣大黨員參與改革。企業屬于經濟組織,因此其發展最主要的便是要展現出經濟價值,因此需要將經濟效益當做企業改革與發展的主要目標,但在此期間也需要將思想政治工作與經營發展充分結合,將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作為推動企業黨組織發揮作用和經營效益的主要途徑。企業黨組織需要進一步發揮自身的優勢,將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建設當做推動企業經營發展的推動力和指導力,遵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根據企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需求,將經濟效益和經濟發展進行結合,為企業的內部改革與發展提供條件,也推動黨建工作的創新;其次,需要將提高黨員干部學習作為落點,推動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創新不僅需要精神動力,同時還需要有以學習為主要途徑的知識動力?;诖耍髽I黨組織需要加強黨員干部的教育培訓工作,提高干部的意識,從而提高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堅持黨管干部原則,進一步落實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建立有效可行的用人機制,培養優秀的人才干部。企業生產經營的主要動力便是黨員干部,因此黨員干部的能力、意識等條件也成為了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诖?,只有企業黨員干部不斷學習,確保政治素養和知識水平的協同并進,才能夠在保證黨建工作創新的同時提高企業綜合效益;最后,要講黨組織教育作為途徑,提高黨員干部的責任意識。提高黨建工作的落實力度和創新需要加強黨員干部的積極性,這也是加強黨組織執政能力建設的主要目標和促進黨基層民主建設的重要條件。所以,需要進一步拓展黨內基層民主實現的形式,將提高黨員創新型和積極性作為著手點,將促進黨組織民主建設作為條件,從而提高黨員黨建工作的主動性,為黨建工作的創新提供活力和創新力。
三、提高黨員綜合素質,加強黨務工作隊伍建設
政治意識強、業務水平高、作風優良的黨務工作者是促進企業黨建工作創新的力量源泉。目前,黨務工作者的選拔、思想等問題較為突出,也成為了企業黨建工作創新的一大挑戰,甚至部分企業已經出現了黨務工作者綜合素質稂莠不齊的問題,部分黨務工作者責任意識不足,或本身能力不足,同時還有部分具有較高素質水平的黨務人員也相繼轉行,更有的習慣日常黨務工作而缺乏創新意識和責任感。所以,企業黨組織需要通過有效的方法,根據優化組織結構、加強綜合素質的目標來提高黨務工作者的教育培訓力度,使得企業黨務工作者不僅能了解和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工作,還能夠精通黨務思想政治工作,培養出綜合型人才隊伍。對此,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不能將企業在轉換經營機制以及構建現代企業經營管理制度過程中對黨務政工機構視作當工作的削弱行為,單純地認為政工工作劃分更細致、專業人員分配更多就說明對黨建工作越重視的認知過于片面;第二,不能認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后便不再需要黨建工作,從而將黨務工作撤銷、削弱。政工工作機構的設定與黨務工作者的配置,在根據企業經營發展現狀的基礎上也從政治層面分析問題,根據中央的要求來科學規劃。大型企業的工作部門需要設立下屬單位,黨的部門可以建立統一化的部門,不能直接斬斷。專職黨務工作者的數量應該≥職工數量的1%,黨的機構與人員編排需要結合企業黨組織工作需求來給予建議,與領導人員協商后納入管理人員編制中;第三,需要重點加強政務工作者綜合素質,培養綜合型黨務工作人才,通過培養和選拔來打破以往的封閉循環。專職黨務人員的待遇需要與行政管理人員保持一致,同時構建相關的責任制度和績效制度,起到鼓勵的效果,同時保證企業運作及黨建工作的有序化,為黨建工作的創新和企業發展提供動力[2]。
結束語:
當前,黨建工作的改革需要以展現新時代黨建人員精神面貌和提高工作水平作為基點,而企業若想在新形勢下實現可持續發展,則需要在黨建工作方面實施改革和創新,進一步發揮黨務工作人員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并提高全體人員對于黨建思想政治的學習力度,從而為企業黨建工作的創新與企業本身的穩定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覃一. 推動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創新的思考[J]. 現代國企研究,2018(12):215+217.
[2]蘇立剛. 推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創新的路徑思考[J]. 現代國企研究,2018(1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