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冬
摘要:隨著我國科技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信息早已深入到社會的每一處領域當中,同時網絡也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近幾年,對于新媒體行業來說,有著空前的發展良機與發展空間,新媒體的介入不僅可以拓寬信息傳播的途徑,還能促進人們日常生活的交流與溝通。在這樣的背景下,騰訊在微信中添加了微信公眾平臺的功能,對新媒體領域進行了創新與改革,同時對信息的發布與傳播也帶來了極大的促進作用。本文根據這一現象,對新媒體語境下微信公眾平臺的傳播策略與傳播效果進行淺析。
關鍵詞:新媒體;微信公眾平臺;信息傳播
近幾年,隨著騰訊微信各項功能的不斷升級與完善,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流平臺與傳播信息的主要媒介。因此,自從2012年8月,騰訊公司在微信功能中增加了微信公眾平臺以來,就得到了廣大用戶的支持與青睞,這項功能的添加不僅讓信息傳播變得更加多元化,還能讓廣大用戶也能由信息的接受者轉變成為信息的傳播者{3}。由于微信公眾平臺所涉獵的范圍日益增大,不僅促進了紙媒與電媒群體的發展空間,就連校園媒體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基于此,新媒體語境下的微信公眾平臺的發展值得眾人探究。
一、微信平臺的優點
網絡與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迎來了信息時代的“春天”,智能手機無論是在攜帶還是使用上,都比電腦的使用更加方便,此外,只要有網絡信號,智能手機就可隨時隨地瀏覽信息、辦公、交流等,這些特點都是電腦難以匹及之處。
微信平臺的優點如下:第一,微信的傳播效率高。微信的傳播屬于小眾傳播,它的傳播特性就是具有針對性,可對熟人或好友進行具體的信息傳播,雖然這種方式的傳播數量小,但是精準度卻非常高,不僅具有針對性,到達率也超級精準且速度快,在當代,簡單快捷的方式更能被現代客戶群體所接受。第二,獲取信息更為便捷。手機作為現代人群必備的重要隨身物品,相比電腦在攜帶方面更加便利,只要有網絡無理論在哪都可以為用戶提供服務,有效促進了商家的效益。第三,他還能對客戶進行精準定位。可通過“二維碼”的方式,讓商家進一步鎖定客戶,并取得更好的溝通與交流,這對于消費者與商家來說都有著互助互利的關系。第四,多面傳播提升了信息的閱讀率。一對多的傳播模式,可以讓信息更精準的送達至有需要的客戶手上,這不僅減少了資源浪費的情況,還能使信息更加精準的被閱讀。
二、微信公眾平臺發展策略
微信公眾平臺通過近幾年的發展與壯大,其信息傳播的效果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微信平臺在未來的發展中,應當將重點轉向至粉絲與傳播方法兩大模式中,除了擴大信息傳播范圍的同時,還要加強微信公眾平臺對社會以及民眾的影響力。
(一)擴大優質粉絲量
眾所周知,微信公眾平臺的主流群體就是微信的粉絲,這個群體也是微信主要服務的對象,更是信息傳播的中堅力量。因此,增加微信粉絲量也是提升微信信息傳播量最高效、最直接的途徑。雖然,增加粉絲量為目前最優選擇,但是不能只考慮擴大粉絲數量,還需要對粉絲的質量進行考量。想要提升公眾平臺的影響力,就要加大優質粉絲的活躍度與忠實度,這樣才能讓平臺傳播的范圍越來越大。
(二)提升線上和線下的互動量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實現了線上與線下的互動。公眾平臺通過便捷的網絡,可隨時進行線上與線下的互動,并且利用線上的媒體資源與線下的媒介,進行推廣與宣傳,這樣的方式不僅加快了平臺信息的傳播與宣傳,還拓寬了信息傳播面,使其宣傳范圍更加廣闊{1}。各商家還可利用二維碼、分享等功能,加大對平臺的影響力,同時還可與眾品牌進行線上合作與宣傳,以此來擴大平臺在受眾群體內的知名度。
(三)創新內容模式,增加多樣性
由于現在的互聯網處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在信息發布以后如果不能及時、立刻抓住粉絲的眼球,提升閱讀量與點擊量,那么這則信息就失去了它自身的價值,并且會迅速消失在網絡信息的海洋中。因此,在信息發布的內容與模式上,要不斷的進行創新與改革,利用文字、動畫、音頻、圖片等方式,增加吸睛指數,并將內容提煉的更加精簡、生動、有趣、實用{2}。此外,最好還要貼近用戶的內心與需求,與他們產生共鳴,這樣才能吸引住粉絲,并且達到傳播的效果。
(四)加強對大數據技術的使用
利用大數據信息技術手段,通過數據的分析,對粉絲進行整合與分類,可根據大數據中的各項數據指數得出,在某一段時間粉絲的不同需求,以及需求的方向,這樣不僅可以有針對性的對粉絲提供精準的服務,還能使信息的傳播更具時效性與價值,從而達到信息傳播的最終效果。
三、總結
綜上所述,微信公眾平臺的誕生,有效促進了新媒體的發展空間,為人們日常生活與交際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與好處。它不僅讓信息的傳播形式與內容變得多元化,還滿足了人們對日常生活的諸多需求。本文主要利用了文獻分析和理論研究的方式,闡述了微信公眾平臺對于自媒體與民眾群體的影響,所有論述秉承客觀原則,在為讀者提供參考借鑒價值的同時,也希望能夠正確認識自媒體的優勢,打造全面、完善、多元化的公眾平臺,使微信公眾平臺的發展更為規范與專業化,從而促進為廣大人民營造更高效的信息傳播途徑與更好的網絡服務。
參考文獻:
[1]吳曉天.微信公眾平臺的傳播策略分析[J].新聞 研究導刊,2015(7).
[2]余溢文,陳愛萍,白林雪.學術期刊微信公眾平臺 的傳播策略及案例研究:以《同濟大學學報》微信公眾平臺為例[J].編輯學報,2015(4).
[3]白浩,郝晶晶.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教育領域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