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海霞
摘 ? 要: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提高及綜合國力增強,社會的快速發展對教育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挑戰,高中英語教師要以良好的姿態迎接這一挑戰,積極研究提高高中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尤其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方面更要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主要任務。本文通過分析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對核心素養下的英語閱讀教學加以探究,幫助學生找到有效的探究方法,推動我國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 核心素養 ? 高中英語 ? 閱讀教學 ? 教學策略
核心素養是當今學生必備的素質,讓其得到全方位的發展。目前一些高校正在探討、研究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英語閱讀是困擾學生英語學習的一大難關,閱讀是最難學習和掌握的一部分。
一、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核心素養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英語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新型的語種,有很多不理解和不懂的地方,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教學和以往英語教學有所不同。學生學習英語閱讀的同時,要在其他方面共同發展,培養品學兼優的學生,而不是專業技術過高的學生[1](125)。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國教育模式不斷更新,與時俱進,今天的教育在保證專業教育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學校要培養出專業能力很高的學生,這是學校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宗旨,學生的品行修養更重要,學校和教師在培養學生技能的同時,要對學生進行品行教育。“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學名言,顧名思義,學習專業技能很重要,但是核心素養更重要[2](119)。
二、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目前,高中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往往只注重引導學生理解詞句,忽略對文本主題大意的掌握。出題教師除了設置相應的已學知識內容外,還要考查學生對英語文章的理解能力,要求學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真正明白英語閱讀內容主要講的是什么,學以致用。這樣,學生才會正確解答英語相關問題。然而,在實際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沒有辦法準確概括出文章的主旨,主要原因在于看不懂文章,不能準確把握文章想要表達的意思,即使有個別學生看懂了,依然不能有效概括出來。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有關系,同時由于學生過于注重應試技巧,忽略英語閱讀本身的含義。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重知識而輕閱讀,教師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希望學生得到相應的分數,并沒有從閱讀能力培養角度出發引導學生學習,學生閱讀學習過程中,對技巧的使用有一定的依賴性。當學生遇到生疏或者難度較大的文章時,往往顯得力不從心,閱讀質量明顯降低。
三、核心素養下的英語閱讀教學創新
(一)培養學生對英語閱讀的學習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學才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學生只有充滿興趣,才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英語閱讀教學亦不例外,學生一旦沒了興趣,就會覺得閱讀枯燥乏味,逐漸產生倦怠心理。這是目前英語篇章閱讀教學面臨的最大障礙。主要因為教師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忽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且提供的閱讀學習材料、教學方法等導致學生興趣淡化,影響英語閱讀教學質量。
無論學習什么知識,興趣最重要,只有學習者感興趣的才會學得很快,掌握得很熟練,運用得很得當。核心素養下的英語閱讀教學同樣如此,教師應先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只有喜歡學習英語,才能學好英語。英語閱讀教學同樣如此,只有學生對英語閱讀產生興趣,才能很好地學習英語閱讀。所以,教師教導學生學習的時候應該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核心素養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容易、更快捷。教師在教學中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英語閱讀,可以很好地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效率[3](130)。
(二)豐富英語閱讀的教育內容。
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要豐富英語閱讀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增加一些新的閱讀內容,書本上的知識是很少的,教師應該細心地選取和推薦學生英語課外閱讀資料。如有關各國歷史和世界地理人文的英語閱讀內容,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豐富英語閱讀內容,還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量。例很多時候英語閱讀題會出現一些有關各國歷史和世界地理人文的內容,如果對這些沒有一點了解,只是通過文章了解內容,回答問題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偏差,失去分數。一旦英語閱讀題是自己有所了解的,回答起來會輕松且正確率提高很多。除正常教學內容之外,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和教學方法,也可以很好地為學生打下教學基礎,高效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成績和教學效率。在核心素養下豐富教學內容,可以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效率[4](130)。同時,教師可以引入一些生活化的素材,引導學生運用所學英語知識進行交流,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加深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情感。例如:在教育“Earthquakes”相關內容時,可以播放一些災難性的視頻,如:火山爆發、海嘯、地震、泥石流等。讓大家自行發揮,應用恰當詞匯語言描述觀后感,而后讓大家展開想象,怎樣才能更好地和大自然和諧共處,生命的價值體現、保護環境等,既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又能夠讓學生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因人而異”的英語閱讀的教學方法。
為了在核心素養下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教師對原有教學方法做出適當調整,在正常課堂任務不變的同時,根據不同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為學生推薦不同難度的課后作業,同樣的作業,有些學生認為簡單,有些學生認為難,不僅不會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還會浪費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一些學習好的學生會驕傲,感覺自己都會了,沒有什么好學的,出現自滿的現象;英語閱讀能力較差的學生會被打擊積極性,感覺英語閱讀太難了,很難掌握,對英語閱讀失去信心。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對每一位學生都細心地觀察、分析,為學生推薦適合練習和提高成績的課后作業,才能讓英語閱讀能力不同的學生得到提高。教師還可以在日常教學中,根據不同程度的學生進行知識教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掌握知識快的學生進行更多更廣的知識講解和教導。而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則從基礎一點點地教導、培養,這樣學生會對英語閱讀產生學習興趣,同時慢慢喜歡上英語閱讀。
(四)發散思維,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英語思維的發散性是英語核心素養的關鍵,英語教師要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為目標,觀察能力是最重要的,是延展性英語思維的體現,具有計劃性強、目標準確的特點。英語教學活動設計中,教師應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了解教學內容,課前預習準備中,督促學生觀察教材中顯而易見的標題、配圖,收集關鍵信息,預測教學內容的主題,促使學生在了解大致內容后把握學習核心。在英語多媒體演示階段,通過PPT展示及視頻播放,結合相關條件讓學生推測教學內容,活躍學生的英語思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教師應該讓學生在多情境中進行英語知識的實際交際和應用,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和提升。比如,在教學“Canada-the true north”的時候,本單元主要講有關加拿大的地理位置、風俗人情,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課下收集有關Canada的資料,諸如有哪些景點、地理位置、天氣狀況、當地習俗等,引導學生互動交流,理解Canada的語言和文化。同時,學生可以進行角色扮演,充當導游給其他同學介紹Canada的旅游景點,推薦好的美食等。這樣,通過學生的自主收集和互動學習,掌握與教材內容相關的知識,再理解教材內容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進一步增強。
(五)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要求教師教學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深入貫徹“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從以往的教學主體轉化為學生主體,注重在課堂引導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英語教師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關心學生學習的同時關注學生的生活,對學生進行多方面了解和分析,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因材施教,充分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例如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面對一些難以理解的文章句子,會直接忽略,或者視而不見,導致無法完全理解整個文章的思想內涵。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探究,主動探究重難點的分析和理解,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一些英語水平低下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多次朗讀,提高閱讀興趣,加深對于英語閱讀的情感體驗,從而加深對英語文章的理解。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積極自主地進行英語文章閱讀,教師要在培養學生探究英語閱讀技巧的同時,不斷提高閱讀水平。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結合每個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認識能力,從多方面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努力實現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在教育不斷改革的今天,為了讓學生很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越來越重要的教學理念,培養出具有全方面能力的人才,才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需求。英語閱讀也是如此,通過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對學生的英語閱讀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馬娟娟.淺談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考試周刊,2019(45).
[2]羅永盛.淺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核心素養培養[J].考試周刊,2019(35).
[3]郭維東.探究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考試周刊,2019(23).
[4]周婷.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深度閱讀教學與探究[J].考試周刊,2019(34).
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核心素養背景下英語教師的學科素養與專業發展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8]GHB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