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笑
摘 要:鄉村振興戰略是國家提出的促進鄉村發展,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以及縮小城鄉差距的重要舉措,而國土空間規劃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前提和基礎,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科學合理的空間支持。本文首先介紹國土空間規劃對于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之后重點分析國土空間規劃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什么支撐以及如何采取措施發揮國土空間規劃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以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關鍵詞:國土空間規劃;支撐;鄉村振興;關系分析
隨著國土空間規劃的全面展開,對鄉村地區的認識也由原來簡單的利用土地進行規劃到現在對鄉村地區的綜合認識,開始考慮其綜合功能的應用,而不再局限于單一的生產空間。鄉村地區長期缺乏空間規劃的支撐,國土空間被不斷擠占,影響鄉村地區經濟效益的創造,而如何利用國土空間規劃最大限度地增加鄉村地區的經濟效益,實現鄉村振興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本文就通過構建新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探討國土空間規劃與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實現的關系。
1 國土空間規劃對于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
首先,國土空間規劃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前提和基礎,國土空間規劃的核心內容就是進行“三區三線”的劃分,深入挖掘鄉村振興的發展潛力,了解各個地區的特色以及生態空間、農業空間的適宜性,統籌城鄉發展的空間格局,為鄉村振興提供空間基礎。其次,科學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起點,也有利于實現鄉村振興的目標規劃。鄉村振興的實現的基本標準就是“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而這一標準的具體面貌如何以及如何進行編制規劃是國土空間規劃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有先對空間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劃分各個功能區,明確各個區域的界線,才能推動鄉村振興。國土空間規劃可以實現對鄉村地區空間的科學配置,修復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根據規劃建立強有力的自然生態保護體系,促進地域生態環境的修復;打造全面振興的鄉村空間,居民點的布局科學有序,人居環境也更加干凈整潔,耕地保護制度更加便于落實,三大產業融合發展,這些具體目標的實現都離不開國土空間規劃的落實。最后,鄉村振興的實現也有利于不斷完善國土空間規劃的內容,增加國民對這一內容的認可度。
2 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背景下的鄉村振興規劃
按照黨中央國土空間規劃的計劃為實施鄉村振興提供綜合解決方案以及支撐,推動鄉村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首先,基于國土空間規劃進行鄉村振興產業規劃,根據地區特色因地制宜地發展特色農業,實現“一村一品、一縣一業”,合理規劃三大產業,實現對鄉村產業的合理規劃。其次,鄉村基礎設施規劃,根據國土空間規劃對鄉村地區的基礎設施以及公共服務區進行完善,改善村民住宅條件,統籌區域發展,分區分類發展,以點帶面,構建多級鄉村發展模式。最后,村莊規劃,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研究方法,逐村分析人口變化、區位條件、發展趨勢,明確分類,實現村域層面“多規合一”,根據各個地方的鄉村特色進行具體規劃指導,防止“千村一面”。
3 如何采取措施發揮國土空間規劃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3.1 健全規劃編制機制,確保規劃能用管用好用
首先,要對規劃編制單位進行嚴格審核,具體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對規劃編制單位進行實地考察,了解編制單位的實力以及同等條件下其他規劃編制單位的情況,進行對比式考察;由官方出面組織專家面談會,針對規劃內容的落實情況進行當面質詢;設置規劃編制的數量門檻,確保規劃質量。其次,推行規劃編制終身負責制,編制單位要對規劃的質量負責,如果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出現問題要追究其責任;專家參與,增加編制的規劃的精準性以及適用性;審批責任的追究,尤其是明知道規劃不合理而為了私利審核通過的情況,確保規劃的質量以及審批程序的合法。最后,建立協調機制,一方面是各個地區之間的空間協調,比如市與市之間,縣與縣之間,鄉鎮之間等,約定好基礎設施空間共享或者交通的銜接等;另一方面則是要做好產業之間的協調,要改變過去過于依賴第一產業的情況,適當地發展第二、三產業的發展,確保規劃的實用性。
3.2 立足自然資源稟賦,確保“三線”精準落地
鄉村振興離不開“三線”規劃,首先是生態紅線的劃定,為農村生態環境的均衡發展提供底線,該線的劃定是為了實現鄉村振興中的農村美。其次是,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的劃定,這是為了確保農業的發展,避免出現過于追求第二、三產業的發展而大量占用耕地,影響農業發展,而該線的劃定是為了實現農業強。最后是城鎮開發邊界控制線的劃定,科學劃定鄉村的規模,有序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實現農民富。
3.3 下移建設用地指標,確保鄉村平衡發展
首先,要緊縮城鎮地根,以往城鎮的發展只是一味地進行區域的擴展,而不是注重提升自身產業的附加值,所以要對城鎮開發邊界進行控制,敦促城鎮挖掘自身潛力,依靠高附加值發展經濟。其次,下移建設用地指標,鄉村用地被擠占,尤其是耕地面積大幅度減少,這些都影響對鄉村空間的規劃,所以要切出一定比例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到鄉村,確保鄉村平衡發展有載體。
3.4 應編盡編村莊規劃,確保鄉村充分發展
首先,延伸村莊規劃編制內涵,對鄉村的土地進行綜合精準規劃,設置多個功能區,明確各個功能區的功能,確保鄉村振興有項目可以發展。其次,對鄉村空間布局進行優化,順應村莊的發展規律,根據不同的特色進行分類發展,穩定分步推進鄉村振興。最后,盤活閑置農房,鄉村存在為數不少的閑置農房,可以根據本區的發展特色對農房進行差別化盤活,比如可以變為民宿。
4 結語
綜上所述,鄉村振興的本質就是實現鄉村現代化,是城鄉實現一體化發展,是對以往鄉村空間結構的重新架構。所以需要通過國土空間規劃統籌城鄉發展,打破原有的鄉村發展規劃模式,形成合理的空間布局,協調發展,從而指導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序推進。
參考文獻:
[1]李大勇.鄉村振興空間規劃的分析與思考[J].智能城市,2019,5(23):110-111.
[2]董志海,孫青林,李銘.從生產田園走向宜居家園——對國土空間規劃支撐鄉村振興的思考[J].小城鎮建設,2019,37(11):31-38.
[3]秦蕭,甄峰,李亞奇,陳浩.國土空間規劃大數據應用方法框架探討[J].自然資源學報,2019,34(10):2134-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