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會的不斷發展,建設項目規模越來越大,對于建設方而言,提升建設工程施工成本管控效果,成為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施工成本精細化管理模式是一種科學的現代化成本管理模式,本文重點闡述了該模式的核心、原則以及具體實施要素等,旨在推廣科學成本管理模式,促進建設項目成本管理朝著精細化、現代化方向發展。
關鍵詞:成本管理;精細化;建設工程
1 引言
近年來我國基礎建設工程項目發展迅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進了社會的進步,且經過多年優化改善,我國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已經發展成了具有我國特色的模式。在當下經濟發展高速化的背景下,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傳統粗放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在新型建設項目對經濟效益的追求。建設工程成本管理不當引起的項目進度緩慢、管理流程混亂以及經濟效益不高的問題日益明顯,建設企業在追求高利潤高回報的同時,急需尋找到一種更加科學合理的適合當下經濟發展的建設項目成本管理模式。本文將精細化管理理念引進到建設項目施工成本管理中,深入分析精細化成本管理模式對當下傳統成本管理現狀的改善作用,闡述其對項目施工成本中人力資源和財產資源的節約,說明其在建設項目成本管理中的價值。
2 建設項目施工成本精細化管理的核心
在建設項目中,項目施工成本精細化管理是相對于傳統的粗放式施工成本管理而言的。項目施工成本精細化主要思路是將項目施工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進行細化,包括過程中遇到問題的細化和解決措施的細化等,項目施工成本精細化是對整個項目施工過程中人力成本、材料成本和管理成本進行全過程計劃、監督、分析與調整。項目施工成本精細化管理最突出的幾個特點:注重過程,注重效果、注重質量、注重環節、注重基礎、注重具體,確保每一個項目施工過程中都要做到注重細節和精益求精,使得項目施工中成本管理的水平得到提高,成本管理的成果得到改善,進而實現更高的經濟效益以及企業價值。建設工程精細化管理涵蓋了項目建設的整個周期,主要有四個方面內容:第一、細分建設工程成本管理目標;第二、科學化管理各項細分目標;第三,制定指標監管體系管理各項目標要素落實的具體效果;第四,以整個建設工程精細化管理流程為基礎,構建信息化。建設工程精細化管理的最終目的是在科學高效、細致落實的基礎上提高工程施工質量,降低建設成本。
3 建設項目施工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原則
施工成本精細化管理完全不同于過去管理模式,它彌補了傳統管理模式的很多缺點,所以它有著與過去的管理模式完全不同的原則,正是由于這些獨特的原則,施工成本精細化管理才能體現出其科學性和實用性。
3.1 制度化原則
施工方需要構建有利于形成精細化管理文化和價值觀的制度環境,這是施工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具體要求。制度是一切管理行為的基礎,合理的規章制度是管理活動正常運作的基礎保障,只要完善的制度才能對施工成本管理中的人與事進行標準化的標定,不會使管理受到主觀意識的過度影響。
3.2 系統化原則
施工成本管理方法是否有效的衡量方法是看解決施工成本管理過程當時出現問題的效率和質量,而這些問題是施工成本管理活動中必然會產生的,這些問題直接導致施工成本的浪費,而施工成本精細化管理模式在面對這些問題時,主張尋找問題間的內在聯系,將問題放在系統化的角度進行措施研究,因此施工成本精細化管理模式具有系統化特點,相較于傳統施工成本管理模式,精細化管理模式更能系統全面地解決問題,保障施工成本管理的科學性。
3.3 數據化原則
數據化原則是指施工成本管理過程需要以數據為基礎,通過一定的數據處理方法進行數據對比、研究,進而判斷施工成本管理的實施狀態。這就需要將項目關鍵工序、關鍵路線、工程量等都進行數據化描述,對各項數據的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跟蹤分析,根據實際數據與對應計劃對比結果,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糾偏,進而實現數據化管理模式。
3.4 信息化原則
隨著近年來的飛躍式發展,目前各行各業都離不開信息化,其作用對于建設工程來講更是意義非凡。信息化能夠促進施工方的管理水平,促使管理更加科學化合理化。傳統的人工計算費時費力,信息時代信息的實效性是非常關鍵,傳統的人工傳遞己無法滿足項目管理的生存需求,而信息技術的出現和發展,讓這個問題得以解決。施工成本精細化管理模式作為一種現代化的科學管理模式,也是在信息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4 項目施工成本精細化管理的要素
在建設項目中,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應用可以將傳統粗放式管理模式中無法涉及到的領域或者無法細化到的施工成本管理空白進行填充,使得成本管理覆蓋面增大,使得施工者與管理者的溝通和對接更加科學,成本管理效果得到科學提升。項目施工成本管理中,精細化管理的具體措施有:
4.1 把項目施工成本管理目標細化分解。層層分解項目施工的各個環節,包括細化項目管理的過程、要素以及目標。明確每個層級領導的管理責任,明確劃分項目實施過程當中各相關職能部門的成本管理、目標管理和資源供應等職責范圍,避免出現不必要的管理缺陷和崗位重疊。明確項目負責人的責權利,明確每一個項目參與人員的職責,使得項目的施工成本管理更加精細化,系統化以及科學化,從而提高項目施工過程中的施工效率和目標控制水平。
4.2 建立標準化項目管理流程。管理流程的標準化指的是將整個項目作為整體對象,以項目管理為研究側重點,從項目管理內在邏輯因素與外在影響因素兩方面進行分析,通過措施改善與驗證,找出一種適合項目本身的管理邏輯,將其應用在項目中的各環節各部門,形成標準化的管理模式。標準化的項目管理模式一方面可以節約項目管理成本,包括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項目管理的效率,使項目的管理模式提升層次,使項目的經濟價值得以更好的體現。
4.3 提高項目人員的專業性。精細化施工成本管理會把項目在每個階段的目標落實到人,要求人員分工明確,項目參與者個人的業務能力和素質能力只有在與項目管理要求匹配的情況下,才能更好的實現自身價值。自身的崗位責任決定這一項工作必須由自己完成,無法推倭。精細化管理模式不僅可以提高項目的管理效率,還可以對每一個項目參與個人的業務能力和個人素質起到潛移默化的約束作用,使之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4.4 加強對各個參建單位的把控。對一個完整的建設項目來說,涉及到的相關單位很多,從造價單位、設計單位到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驗收單位以及供貨單位等。因此按照項目目標的需要,把各個參建單位分工合理排布,同時在發生交叉作業時協調好各參見單位之間的配合,最后權利和責任基于崗位責任制來量化分解,避免在長期復雜的工作情況下發生權責不清的事件。
由此可見,精細化管理對于項目管理具有非常大的提升作用。一方面可以使建筑工程施工目標及施工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也對項目相關單位和人員的控制起到重要作用,通過精細化的施工成本管理,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目標。
5 結語
對于任何建設施工項目來說,科學合理的成本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是項目進度保障、項目施工質量以及項目經濟效益實現的核心,只有真正了解施工成本精細化管理模式核心,并按照科學的措施進行實施,才能實現其真正的價值,本文對成本管理模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張燕華.施工企業成本控制精細化管理的應用[J].現代商業,2019(20):133-134
[2]王柳新.建筑施工企業精細化管理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8(6):80-81
[3]袁景森,彭想林.施工成本管理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施工技術,2019(39):470-472
[4]王春梅.公路施工企業項目成本控制的精細化管理[J].價值工程,2019(27):77-78
作者簡介:張旺強(1986.10—),男,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施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