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瑞
摘 要:我國有關融媒體的研究非常多,但是針對什么是融媒體的問題卻大都依附在各文獻中的背景部分,幾乎沒有對其進行專門論述。本文集合學者們的智慧,業界人士的工作經驗,以及筆者的傳播專業角度,從意識形態、信息傳播和商業行為三個層面,對融媒體做出進一步的理解。
關鍵詞:融媒體;意識形態;信息傳播;商業行為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1-00-01
筆者通過在知網查找文獻,以分析標題、摘要、關鍵詞為主要方式進行劃分,發現融媒體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意識形態層面和信息傳播層面,另外還有少量的商業傳播研究,及極少的高校教育教學研究等層面。本文從中選取較有代表性的意識形態、信息傳播、商業行為三個研究層面對融媒體進行分析,總結出融媒體的特點、特征。
一、意識形態層面
我國從2014年開始,把融媒體提上議事日程,并提高到國家戰略層面。8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到了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內容,隨后通過了《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從此,國家發展戰略中出現了新舊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融合的新任務。
2015年,李克強總理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推進了各行業融合互聯網的進程。該計劃旨在將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形態與傳統媒體產業融合,形成新的產業形態,提高電子商務、金融業、現代制造業等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2016年7月2日,我國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快廣播電視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意見》?!兑庖姟分幸蠹涌烊诤闲腕w系,融合型運行機制及融合型人才隊伍等建設,其中融合型體系建設包括節目、制播、傳播、服務、技術、經營六個方面。這一系列的舉措有助深化媒體融合發展理念。緊接著發布的《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在核心技術、基礎設施、信息資源、人才隊伍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增強信息化發展能力的要求。這些加快媒體融合發展的要求,能刺激通信網絡、信息消費、電子商務、電子政務、國際網信企業等方面的發展。
2018年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重要性,提出要更好地引導和服務群眾。2019年,《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規范》《縣級融媒體中心省級技術平臺規范要求》等一系列文件發布并實施,一時許多融媒體中心紛紛成立。
結合以上政策精神和重要講話指示,我們可以嘗試將意識形態層面的融媒體理解為: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更科學地引導和服務人民,提高國家的全球地位,借助互聯網將各種傳播技術、媒介、媒體,及內容、制播、渠道、平臺、人才、服務、經營、管理等各方面進行融合所形成的一個最大范圍的傳播系統,該傳播系統應刺激國家各個領域的發展。
二、信息傳播層面
雖然信息傳播層面的研究多種多樣,但是它們重點關注傳播的本質,而且是研究融媒體最多的層面。我國信息傳播層面的融媒體構建于意識形態層面之下,新聞具有代表性。傳統的電視新聞媒體不斷和新媒體融合,盡可能形成大范圍的輿論影響,引導社會價值觀。新聞除了滿足大眾對社會信息的需求外,還必須履行維護國家意識形態的職責。
由于新聞傳播的本質是傳播,所以它也屬于信息傳播層面。就這一層面我們已經發現,融媒體為新聞的精準、生動和有效的傳播增加了很多分值:在手機客戶端上,我們的圖片可以是動態圖片,將事情發生的關鍵片段節選呈現;還可以通過新聞鏈接點擊進入新聞網頁回放視頻,并在屏幕下方的留言板里討論事件;新聞結束后,新聞主播可以通過官方微博發表自己對事件的個人看法等。融媒體使得新聞播報變得靈活多樣。
就信息傳播層面而言,融媒體不止影響新聞和電視節目,無論哪種傳播形式,只要涉及到信息的傳播,它都可去影響。目前信息傳播層面已使用較多的概念為:“指各種媒介呈現出多功能一體化的趨勢,即充分利用互聯網這個載體,把廣播、電視、報紙這些既有共同點,又存在互補性的不同媒體,在人力、內容、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p>
三、商業行為層面
品牌傳播最容易被大眾理解的方式就是廣告,廣告常是企業價值和商品價值傳播的顯性手段。融媒體的發展固然帶來了巨大的廣告業的變化,但是“內容為王”仍然是大多數人所認可的,因此融媒體環境下的廣告依然先以廣告內容為核心,再以融媒體的各種形式和渠道進行傳播和呈現。融媒體在廣告活動中的作用,主要是增加了消費者的廣告接觸面和時間,利用已經變成了生活方式的媒介接觸習慣使觀看廣告也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比如在網綜和網劇中插入適當的情景廣告。廣告還可以通過各種媒體使線上的活動與線下的活動無縫對接,形成一種生活場景,讓消費者在虛擬與現實中互動。作為品牌傳播的隱性手段,公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種形式,其利用融媒體進行傳播的方式與廣告差不多。融媒體給品牌傳播帶來的主要變化是增強了互動性,生動性,娛樂性,虛實結合性,內容自主性等。
四、總結
目前最常用的融媒體概念還是以信息傳播層面的為主,但是由于傳播者的角度、身份、目的的不同,對融媒體的理解就不會一致。為求共性,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融媒體不是簡單的媒體整合,而是要將各種媒體技術和傳播介質,內容制作過程,傳播管理模式,傳播理念,傳播活動、工具、人員、知識等有目的的、有選擇的有機融合??傊诿襟w既跨平臺又自成平臺,跨界限又自成界限,融合多樣又突出自身特點?!叭凇笔侨诿襟w的形態特征,它既是一種形式,也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模式。
參考文獻:
[1]黃楚新.中國媒體融合發展現狀、問題及趨勢[J].新聞戰線,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