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倩
摘 要:混合式教學模式提倡“線上”+“線下”的有效結合。在線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更具靈活性,可也缺乏了足夠的情感交流,缺乏了來自“教育”過程中的溫度。本文以《數據庫管理》課程的線上教學設計為例,重點針對在線資源利用、學生情感調度和線下課程結合三個方面進行研究實踐,意圖實現一個更為有機的混合式課程建設。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數據庫管理;教學情感;在線課程設計
基金項目:“慕課”背景下信息類專業“菜單式”課程群建設研究——以數據庫課程為例(項目編號:2017-GX-368)。
混合式教學(B-Learning)是傳統教學(Face to Face)與網絡化教學(E-Learning)優勢互補的一種教學模式,是目前高校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1]。網絡環境(尤其是網絡教學平臺和教育教學資源庫)為混合式教與學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將教師的教學行為由課堂內擴展到了課堂外,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2]。
目前,國內外專家對“混合式教學”的定義側重點各不相同,歸納起來有:多種教學理論的混合、多種學習環境的混合、多種教學方法的混合、多種教學資源的混合、多種教學風格的混合、多種學習評價的混合等[3]。但本文則以筆者所帶的2018級軟件工程專業《數據庫管理》課程為例,側重于將傳統的線下課堂與在線網絡教學的優勢相結合,通過教師、學生角色在兩種形式上的轉變,達到教與學的統一。
1 在線教學設計
在線教學也是教學,它必然需要進行良好的教學設計,包括教學模式(以“教”為中心的傳統課程、以“學”為中心的翻轉課堂、“教”“學”結合的對分課堂等)、教學方法(講授法、小組討論法、任務驅動法等)、教學工具(PPT、教具、云班課、雨課堂等)的選擇等。但在線教學卻有別于面對面教學,它缺少了師生眼神對碰時的溫度與情感,缺少了共處同一片空間的依賴與陪伴,缺少了學校環境的安靜與專注,所以它又顯得有些“冰冷”與“無奈”。
如何讓在線教學更有溫度?如何讓在線教學發揮出它本身應該有的優勢?這是一個需要長期、深刻地研討的問題,也是目前急需解決的緊迫問題。筆者目前的做法是:盡量地考慮到每位同學的不同情況,為其在課堂屏幕中設置一部分他可以關注,也應該關注到的視覺重心區域。并考慮到其學習狀態的變化,利用在線教學平臺回放功能,為其提供加強性學習的資源,讓學生感受到“我為你想”。同時,在課程進行中,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并根據學習反饋靈活調整教學,即“我看你做”。
1.1 關注教學的體系化
《數據庫管理》課程是一門專業選修課,但其內容卻是以大型數據庫Oracle的管理與應用為主,所以專業難度是非常高的。它有龐大的理論體系和復雜的實踐操作,注重操作系統底層原理認知、數據邏輯思維理解、還有故障解決思維。所以本課程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課堂屏幕,包括:演示區、資源區、錯誤區、筆記區、反饋區。老師根據體系化的思維進行知識講授、操作演示、故障解答,學生可根據自己當前的情況快速找到自己的視覺重點應該在哪里。
1.2 關注學生的個性化
討論區是與學生交互的最主要的區域。本課程要求學生根據課程進度截取自己的操作圖片或文字發言,教師則進行及時的語音或文字反饋。反饋的要點是語言語氣以輕松為主,不強制,不強求,以表揚為主,批評為輔。對于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反饋:
1)做的快的,做的好的,一定要大力表揚。2)有問題的,當場提出,并在錯誤解答區留下解決辦法。出現相同問題的,邀請第1個解決了的同學輔助后面的同學完成,并在解決問題后提出表揚。3)半天沒看到有狀態更新的,詢問當前情況。4)完全沒反應的,只是簡單的問在不在,并提醒他跟上進度。
2 在線學習者策略
來自不同的環境的“學習者”,注定了無法達到教室教學那樣的純粹。《數據庫管理》課程充分利用不同的學生不同策略的方式,盡力地引導他們以老師為主線,自由學習。以此增強在線教學的厚度、寬度。
1)課代表策略。課代表是在線課堂的絕對助理,信任他/她,與他/她充分溝通,優先解決他的學業問題,同時幫助他提升班級課程管理的威信。2)優秀生策略。肯定他,表揚他,但同時嚴格的要求他,并邀請他幫助別的同學,巨大的成就感會讓他越來越優秀,也會更心甘情愿接受你給他“定制”的提升任務。3)思維活躍者策略。時不時會在班級里冒出些好像“不合時宜”的言論,不要著急打壓他,它是課堂氛圍活躍的關鍵的觸發點。詼諧地、稍帶正能量的回應他的某些“言論”,還可以進行輕微的發散,可以緩沖課堂的緊張感,而且會讓他們覺得更能“交心”。4)進度稍緩者策略。是課堂進度最強的推力和阻力,時不時語言詢問他們的情況,為他們指定優秀生幫扶,在他們終于跟上進度時及時表揚,會讓課堂更“和諧”。
總而言之,對學生,得“如沐春風”,把他當成你的“客戶”一樣;但也得“高瞻遠矚”,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考慮他們的未來,他們會相信你的。
3 在線與線下結合
線上課程解決了大部分共通性問題,可學習者的狀態、學習情緒卻需要更直接的方式來溝通,所以線下課程減少了傳統課程的“講授”、“聆聽”的過程,更多地結合討論、辯證、糾錯等方式進行深層次的學習。
同時,在線下課程中,結合線上課程資源,利用雨課堂、超星學習通等自帶的投屏、彈幕等方式,刺激課程的活躍度。讓學生從單純的線上和線下教學方式脫離出來,嘗試著利用兩種方式的優勢,形成一個以“學”為中心的、更有機結合的學習模式。課程也從單純的在線共享資源建設和教學過程設計中脫離出來,形成一個完整的課程建設生態圈。
《數據庫管理》課程,在前期教學信息收集及督導教學反饋的過程中,學生普遍反映良好,主要有以下方面:
1)大部分學生能在課堂中跟上進度,少部分需要課后補。2)學生急迫地想看回放,因為課堂上他的視頻重心可能會忽略某些東西,通過回放補回來。3)學生覺得教師特別為他們著想,學習態度上會更主動些,主動幫助別人,主動分享。
課程目前看上去已經基本進展順利,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老師上課會顯得非常忙碌,對老師的課前準備、課中教學節奏等要求非常高。所以,一堂正常的課可能需要3到4倍的時間甚至更多。而課中,老師基本是全程語音/文字輸出,消耗的精力非常大。是否有更好的方式,還值得進一步研討,如果讀者朋友們有更好想法的,希望能多多提出。
參考文獻
[1]張其亮,王愛春.基于“翻轉課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24(04):27-32.
[2]余勝泉,路秋麗,陳聲健.網絡環境下的混合式教學——一種新的教學模式[J].中國大學教學,2005(10):50-56.
[3]林雪燕,潘菊素.基于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與實現[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02):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