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宗芳
摘要:生活是數學產生的源泉,而數學又是服務生活的重要途徑。用生活案例或者事物現象來充實數學知識,并用數學知識解讀生活事物現象。這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思維習慣,也符合學科教育的目標要求,是初中數學教育的重要趨勢。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很多學生已經為學科知識的乏味無趣而感到厭煩,連帶著數學學習的熱情不高,學習成績也會受到影響。通過數學生活化的教學,我們可以給同學們構建一個與現實生活情景緊密相關的數學課堂,讓學生將生活經驗、生活常識和數學課堂的知識緊密結合起來。這可以有效地充實數學課堂,調節課堂氣氛,對學生的學科成長發展也有積極作用。
一、從生活現象看數學,發現數學的價值
通過現象看本質,這一點可以化用到初中數學中,實現透過生活看數學。因為我們知道數學是服務生產生活的重要學科,從日常買菜做飯到企業生產銷售,方方面面都有數學在發揮作用。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會根據學科內容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從生活視角認識數學的作用和價值,了解數學應用的方式和意義,從而更好地認識數學。
二、從生活現象中發掘數學素材,培養數學思維
在數學教學中,題目的設置和講評解析占據著非常大的比重,是數學知識教授和學習的重要途徑。而在題目設置中,我們也可以采集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行為作為素材,用來建立數學課堂和現實生活的緊密關聯。
在應用題的講解教學中我發現,課本以及一些試題中的應用題在題干設計上,雖然一定程度上創設情境,但生活元素融入的并不是很充分,學生對其生活化的應用價值感受不是很深刻。例如下題:
有2臺新型拖拉機和5臺老式拖拉機同時投入生產,用2小時就可以完成土地翻耕3.6公頃;如果用3臺新型拖拉機和2臺老式拖拉機同時工作,用5小時可以完成土地翻耕8公頃;那么,請問1臺新型拖拉機和1臺老式拖拉機每小時各自可以翻耕土地多少公頃。這道題引入的生活內容是關于土地翻耕的,但我們知道大多數初中生并不關心土地翻耕這件事。針對這樣的應用題,我覺得在生活化的教學方面必須要補充更多的素材作為參考。
我為其加入這樣一個情境:鄰居小明做事情總是不認真,考試總是不及格,教師說很多次也沒用。他的父親知道后很生氣,就告訴他:“你不愛學習,很多事情就會弄不懂,連地都種不好。不信我給你出道題考考你……”用這樣一種情境來引入題目,這就更好地貼合初中生的認知與生活實際。因為我知道在初中生群體中,也會有不少同學產生厭學情緒,尤其是對數學缺乏興趣。而通過這樣的話題引入,學生的好奇心和挑戰欲就會被激勵起來,這對更好地引導課堂教學,充實數學課堂的內容有很好的效果。
三、結合生活實際設計開放性的課題,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
生活中需要用到數學的地方有很多。但初中生個人的數學素養畢竟較低,有時候難以有效地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我在教學中會酌情設置一些開放性的課題,然后讓同學們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去解決問題。這也可以看作是一次實踐教學活動。我發現,實際生活中手機的流量消費,成為一個重要的費用支出項。為了拉攏客戶,各個通信公司都給出這樣那樣的套餐選項:有包月套餐、有單按流量算的套餐,還有與寬帶綁定或者與其他業務綁定的套餐等。作為消費者,經常會在選擇各類套餐的時候感到苦惱,不知道怎樣選擇才是最適合自己的。圍繞這個現象,我就會組織一次實踐學習活動:我在網上找到聯通、移動、電信等三家公司針對手機流量提供的幾則套餐作為參考資料,然后設定三個角色分別為農民、上班族、商人,請同學們為三個人物角色提供手機流量的最佳選擇方案。
在這里面,學生需要分析來自不同企業手機流量套餐的性價比,分析農民、上班族、商人等的流量需求,并結合實際情況提供一種合理化的套餐應用方案,并結合資料數據計算出每個人每年的流量費用支出。這樣的題目設置雖然具有開放性,但顯然也會有合理性方面的考慮,是用生活問題引導數學教育實踐的有效嘗試。
四、圍繞生活中的現象進行拆解,分析數學原理
生活中用到數學的地方很多,數學發揮的作用很大。但很多學生對于生活中的現象缺乏數學方面的思維與思考。這樣就造成很多學生將數學和現實生活隔離開來,學而不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會圍繞生活中遇到的現象去做一些探討活動。
比如某飯店在國慶節推出特別優惠套餐,對持紅旗進店的顧客贈送價值12元的果汁或者甜品一份,但會要求進店顧客分享贈送套餐的活動到朋友圈。這里面,商家贈送套餐給顧客的行為是否屬于一種損失呢?教師給同學們做了一點提示:將活動分享到朋友圈,這屬于一種廣告行為。而請陌生人幫助做廣告,是不是應該給予一些報酬呢?從這個角度啟發,讓學生認識到:商家是在用12元的套餐做一次朋友圈的廣告宣傳。那么,這種廣告投放的行為劃算嗎?教師帶領同學們上網查詢相關資料,發現網上確實有做朋友圈轉發廣告付費活動的,每條廣告的報酬是3~5元,朋友圈人多的價格還可以高到十幾元甚至幾十元。而一份所謂價值12元的果汁或者甜品,其成本價在3~5元之間。這就意味著,即便不考慮廣告帶來的實際效益,商家也極有可能是不賠錢的。這種教學雖然不是直接做題目,做算術,但卻讓同學們意識到數學的重要價值,是生活化教學的有益嘗試。
參考文獻:
[1]蔡麗麗.關于初中數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滲透與應用[J].當代教研論叢,2018(9).
[2]梁鳳梅.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方式的積極運用與合理引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3).
[3]姜寧.讓生活之水澆灌數學思維之花——談初中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6).
[4]張月.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淺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6).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