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蓬晨 費武斌
摘 要 新工科戰略的提出,要求高校以經濟社會發展和學生職業生涯發展需求為導向,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良好的學風是一所學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關鍵所在,而學科競賽作為一種育人載體,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新能力,也有利于引領學風建設,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本文以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為例,探索了學科競賽如何在引領學風建設方面發揮有效作用,并提出了學科競賽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 學科競賽 學風建設 結構設計競賽
Abstract The proposal of new engineering strategy requir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an all-round way, guided by the need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A good style of study is the key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in a school. As a carrier of education, discipline competition can not only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innovation ability, but also lead the construction of style of study and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aking the structural design compet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he discipline competition can play an effective role in lea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style,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competition.
Keyword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study style construction; structural design competition
0 引言
新工科戰略的提出,旨在培養能夠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能夠適應未來社會和時代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新工科戰略對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更進一步的要求,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離不開良好的學風。高校學風是全體師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狀態和氛圍,它反映了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的總和,是一種內在的、穩定而持久的精神狀態。加強學風建設是高校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的關鍵所在,良好的學風是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念、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教育部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也明確提出高校要切實加強學風建設。當前,高校積極從思想引導、加強管理、教學改革等方面加強學風建設,學科競賽作為一種育人載體,能夠促進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鍛煉協作能力,激發創新能力,更貼合新工科戰略要求,可以成為學風建設的有效“助推劑”。
1 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介紹
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主辦,面向土建類、力學類相關專業學生,是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團隊協作精神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學科性競賽,競賽分省(市)分區賽和全國總決賽,各院校通常也舉辦對應的校賽。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的題目均已實際工程應用為背景,注重實際問題的解決,參賽隊伍由3名學生組成,競賽過程包括提交方案、現場制作模型、現場陳述答辯、現場加載測試,全面考察學生的理論水平、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協作水平。
2 T大學的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實施現狀
校賽開始之前,學校將在官方網站、微信平臺上發布競賽通知,同時于校園主干道設置現場報名點,線上線下同步進行報名,并對競賽的內容、流程、往屆競賽情況等進行詳細介紹,吸引廣大同學積極參賽。報名結束后,由學校統一配發競賽所需物資,并為每一個參賽隊配備指導教師,對參賽同學進行培訓,為參賽同學答疑解惑,使參賽同學在備賽過程中不斷增加知識儲備,不斷提升專業水平。校賽結束后,根據參賽隊伍的成績,按照一定比例,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并進行表彰和獎勵,樹立榜樣,激勵更多學生踴躍參賽。最后,由賽事組委會、指導教師、參賽學生代表對比賽進行總結,尋找不足,不斷改進,促進賽事發展。
T大學的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至今已舉辦八屆,吸引全校多個院系學生參加。同時,通過校賽選拔出省賽參賽隊伍,近年來取得2017年省賽一等獎,2018省賽特等獎、一等獎,2019年省賽一等獎。
3學科競賽對學風建設的引領
學科競賽作為一種育人途徑,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升學生對專業理論的感悟能力和實踐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進而助力學風建設,發揮學科競賽在學風建設中的導向作用。
3.1 明確學習導向,助推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
大學生已掌握一定理論知識,在學習中更傾向于學習實用型知識,希望能夠“學有所有”,將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1]并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通過學科競賽這個平臺,可以實現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需求。在參賽過程中,學生會發現自身理論方面存在的不足,在參賽壓力和追求成績的驅動下,學生會通過課本學習、網上學習、團隊討論、請教老師等方式,積極主動的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2]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親身參與,不斷進步,不斷突破,體驗到了學習的內容對于自己的發展、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才能進一步激發學習動力,提升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學科競賽基本上是在第一課堂之外進行的,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部分學生下課后無所事事問題,幫助學生充實課余時間。[3]T大學校級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至舉辦以來,吸引了相當數量的學生參賽,有效激發了廣大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工程實踐相結合。
3.2 營造良好氛圍,提升學習效率和綜合素質
當前,由于移動網絡的普及,大學生越來越習慣通過網絡進行交流,同學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有所淡化,而合作創新、協調溝通、語言表達等學生畢業后走向職場的必備能力,卻更適合在面對面地實際交流中提升。通過學科競賽,可將學生凝聚到一起,參賽隊員能夠在面對面地集體討論、團隊合作中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4]參賽隊伍之間通過良性競爭,也可以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倒逼學習效率的提升,進而共同進步,共同提升。T大學通過校級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有效促進了各專業同學間的交流,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綜合素質得到鍛煉與提升。
3.3 增強專業自信,提升就業學生的競爭力
通過參加學科競賽,學生不但習得大量課本以外的知識,而且能夠將所學知識學以致用、融會貫通,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完美融合,極大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水平和個人能力,這些素質是招聘企業非常注重的。當下,很多企業進行招聘時往往非常關注學生是否參加過學科競賽,其中取得一定學科競賽成績的學生往往更加受到青睞,在求職面試中更有優勢,這也提升了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的熱情,進而促進了學風建設。從近年的就業情況來看,T大學在校級、省級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中獲得一定名次的學生,就業機會較多,就業質量往往較高。
4學科競賽發展建議
4.1 建立學科競賽團隊,打造品牌競賽
學生社團是學生在自愿的基礎上,由興趣相近的學生組成的不分年級、專業的學生活動團體,成員之間可以切磋交流、相互啟發、取長補短,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科競賽可以以學生社團為載體,形成更加專業化的學科競賽團隊,團隊由專業指導教師進行統一管理。在非比賽期間,對社團成員進行備賽培訓,形成專業教師總體指導、高年級引領低年級的常態化模式,不斷傳承優秀經驗,提升競賽水平。同時社團同學在備賽訓練過程中的積訓練極狀態,也可以影響到身邊未參加競賽的同學,調動起這些同學的參賽熱情,從而不斷擴大競賽影響力,吸引更多同學加入其中,打造出品牌競賽。
4.2 發揮科研輻射作用,促進競賽發展
科研是高校的重要社會功能之一,一所高校的科研領域所涉及的方面往往包含各類科技競賽,充分發揮科研的輻射作用,為學生搭建平臺,讓學生了解、學習各類科技該競賽所涉及的最前沿理論、技術,不斷提升學生的自身平,以科研推動競賽發展。例如,邀請校內名師、行業專家為學生做講座,拓寬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博士生、研究生帶領本科生進行周末沙龍交流,答疑解惑;倡導學生走進實驗室常態化,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通過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的求知學習熱情和科研創新熱情,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各類科技競賽當中,以科研發展推動科技競賽。
參考文獻
[1] 韋瑋.試析學科競賽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27(3):86-88.
[2] 杜玉紅,趙地,李蘭.大學生科技競賽在促進學風建設中的作用[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5.35(12):88-90.
[3] 褚新建.科技創新競賽對新建本科高校學風建設的引領作用——以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為例[J].教育時空,2015.22:93-94.
[4] 何曉煒.學科競賽對加強獨立學院學風建設的作用探討——以POCIB大賽為例.現代商貿工業,2018.5: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