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文
【摘要】近幾年,我國教育領域不斷發生變革,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經典誦讀就是這幾年教育改革的產物。目前,經典誦讀在語文教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已經是小學語文教學體系中的一種不可缺少的教學形式之一,其對于傳播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也有重要作用。小學正是孩子獲得認知、收獲學識的重要階段,重視傳統經典著作的誦讀,可以使其從小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培育一顆堅定的愛國心,同時也讓中華傳統文化脈脈相傳。因為經典誦讀的意義重大,這一教學內容的開設,立即吸引了許多人關注,如今不少學校已經將經典誦讀列入必修課程。基于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狀,研究經典誦讀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經典誦讀 小學語文 策略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僅蘊含著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還包涵著自古以來人們的智慧。經典誦讀能得到重視對于傳播弘揚我國傳統文化具有重大作用,通過這種方式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觀念,既能提升學生自身的素質又能使拓寬傳統文化的傳播范圍。而小學是我國教育中基礎的階段,學生的三觀就是在這一時期開始逐漸形成。這一階段,學生對于萬物的好奇和其自身大腦的活躍,促使他們對于知識的吸收效率和效果都極高。從小養成誦讀的習慣,可以加強學生對于古典文學的記憶,對于終身學習來說大有裨益。所以,我們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經典誦讀環節不能忽視,必須加以重視。
一、經典誦讀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
經典誦讀教學是響應國家號召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被提出來,作為我國實現文化強國目標的一個重要戰略,經典誦讀被列入學校必修課程,各地學校響應國家號召,跟上時代步伐是大勢所趨。經典誦讀是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經由幾千年歷史的錘煉,流傳下來的文化大多都是我國歷史文明的精華,這些經典對于人生有很大的啟示作用,對于人生的指導作用不可比擬,重視經典誦讀對于學生精神世界的塑造也起著重要作用。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先后誕生過不少優秀經典著作,如孔子的《論語》、老子的《道德經》、編年史《春秋》以及儒家的《孟子》,等等,這些作品體現了古人的處事之道、蘊藏著豐富的人生哲理。誦讀經典對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有很大幫助,我們要求學生誦讀經典就是要潛移默化將這些優秀文化、先進的價值觀灌輸到學生的腦中,讓他們形成良好的習慣,可以明辨是非,自覺接受良好文化的同時,養成優良的價值觀,為繼承和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做出貢獻。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經典誦讀的作用
(一)繼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在以往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教學的重點主要在培養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對語文技巧的掌握上,卻忽視了傳統文化的傳承。語文的根原本就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古往今來我們的文化經過不斷錘煉,才成為今日的模樣。忽視文學的根去教導學生,違背了教育的原則。重視國學的傳承,既可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塑造他們健全的人格,又可以進一步發揚我們的傳統文化,何樂而不為呢?尤其是當前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和手機的普及,使得大多數學生從小受到網絡的荼毒,使其沉迷游戲和網絡,這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傷害。開展經典誦讀,可以讓他們暫時遠離網絡,并真正感受國學的魅力。
(二)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良好的環境能使學生擁有正確的三觀基礎。而經典著作和詩歌的誦讀,能夠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教導學生傳統的處事之道,使他們感受到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感受古時候文人墨客的智慧,從小領略我國諸子百家的思想,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另外,經典著作中富含正能量,長期誦讀,可以傳播正能量,培育他們形成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性格。
(三)積累文學素材,培養學生的寫作和閱讀理解能力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可見閱讀的重要之處。學生在朗誦經典著作之中幫助他們積累了眾多文學素材,豐富了他們的文學知識,也充實了他們的知識儲備。同時,讓學生了解到各種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方式,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在寫作中準確無誤地引用適當的文學佳句來升華點睛文章,增加文章的內涵。人們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肚子里的墨水有多少,全看平時積累的知識豐富不豐富。
三、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辦法
(一)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因此要想經典誦讀有良好效果,就要求教師必須認真對待經典誦讀,發自內心的理解經典誦讀推行的深遠意義。教師思想上要有所覺悟之外,其自身的文化素質也需要到達一定要求,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正確的理解、誦讀經典著作。因此,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組織關于經典誦讀的教研活動非常有必要。
(二)加強校園文化環境建設
環境對于學習效果的影響極其之大,學生的成長也與環境密切相關。良好的校園環境不僅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推動作用,還對各科的教學活動有著強大的促進作用。經典誦讀若是在一個良好的環境氛圍中進行自然是事半功倍,更有利于學生自覺接受中華傳承和弘揚中華經典,使經典的光芒自然綻放。
(三)采用豐富多樣的經典誦讀教學模式
單一的教學方式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長此以往,必將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反而會違背實行經典誦讀的初衷。想要提高經典誦讀的效果,應該設法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采取多種多樣的方法去引導學生誦讀,比如,為學生講述經典著作的創作背景、說一些有趣的歷史事件、讓學生通過表演的方式演繹著作等,都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閱讀更多經典著作的沖動,從而達到提高經典誦讀效果的目的。
(四)鼓勵學生閱讀課堂以外的經典作品
除了學校要求的需要誦讀的經典作品之外,教師可以為同學們列出一些適合他們年齡階段閱讀的其他著作,鼓勵他們多看書。畢竟,中華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經典的作品數不勝數,學習經典從來都是沒有盡頭的,無論是古代的作品還是近現代的作品,對于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寫作水平,都是大有好處的。
四、結語
隨著我國教育不斷變革,小學語文課堂也應隨之發生變化,從而跟上教育領域變革的腳步。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根,我們的魂,目前弘揚中華文化、宣揚國風的風勢正盛,教育理應加快步伐跟緊時代潮流,重視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目前,傳統經典越來越被家長和老師關注,成為教學的重頭戲。當然,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經典誦讀還存在問題和不足,仍然需要我們繼續探索,努力發現并改進這些問題和不足,更加有效地幫助學生加深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和理解,讓小學語文課堂充滿中華文化的魅力,將古典文學真正傳播到更多人心中。
參考文獻:
[1]劉天翔.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07):254.
[2]鄔靚嬋.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
[3]邵英.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8,(29):107.
[4]李慧娟.探討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19,(03):115.
[5]蘇霞.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中國教師,2019,(S1):128.
[6]張銘.試論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2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