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雙
【摘?要】鄉土歷史屬于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通過對鄉土歷史的運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和熱愛家鄉的情感,調動其對歷史學習的熱情與興趣,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教育功能明顯。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積極發揮鄉土歷史教育的積極作用,促進歷史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中學歷史教學;鄉土歷史教育;質量和效率
鄉土是人最初生長的地方,產生的認知都是從鄉土開始,通常情況下人會對鄉土有比較濃厚的情感。鄉土歷史也可以將其稱之為地方史,是相對國家歷史而言。鄉土歷史的運用,能夠實現對學生的鄉土教育,促進學生愛國主義思想理念的形成。但是就當前情況來講,鄉土教育差強人意,因此,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教師應注重鄉土歷史教育的實施。
一、中學歷史教學中鄉土歷史教育的實踐意義
為了使鄉土歷史教育充分落到實處,教師會注重教學理念的轉變。鄉土歷史是中學歷史學習的內容之一,能夠發揮培養學生愛國情感、愛鄉情感的作用,使學生對歷史的學習熱情得到極大程度調動。在倡導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需積極踐行素質教育理念,培養學生動手意識、參與意識,使學生在接收知識的同時,能夠積極參與到社會生活當中,增強解題能力。鄉土歷史教育的實施能夠為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同時在此過程中教師也會對自身知識儲備進行不斷完善,增強自身綜合素養,實現對學生的正確引導。
二、中學歷史教學中鄉土歷史教育實踐
(一)課堂中穿插鄉土知識
就當前歷史教學來講,由于教材當中的篇幅有所限制,歷史事件以及歷史過程多數會運用比較有限的文字闡述,因此,枯燥與簡約是難以避免的問題。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主要弊端在于學生個人生活和經驗之間出現分離問題,因此,要想在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就需解決課程和實際生活之間相互脫節的問題。而鄉土歷史在教學中的融入,能夠發揮粘合劑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教材教學和鄉土歷史結合在一起,運用課堂導學、舉例說明等多種方式將鄉土歷史穿插在課堂中,使學生掌握鄉土歷史和教學內容。在此過程中,學生會感受到歷史學習的趣味性,將興趣轉化為自身進行歷史學習的動力,進而以更積極、主動的狀態進入到學習中。鄉土歷史能夠使學生在學習時產生一種親近感,在學習中很好地了解歷史事件和人物,將課程改革中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的理念落到實處,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二)設置第二課堂講授鄉土歷史
高中歷史課時比較有限,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課堂之外的時間,實現對學生的鄉土歷史滲透,即設置第二課堂,在第二課堂中,可以針對鄉土歷史進行溝通和交流,或者是開展相關知識競賽。除此之外,也可以邀請所屬區域專業人員開展專題講座,以及學生自主進行課外調查等,對學生資料整理能力、收集能力、動手能力進行鍛煉,培養學生的愛鄉情感。例如,在講授《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市場經濟的實施作為分界點,調查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轉變時,家鄉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發生的變化,在展示時可以運用文字結合圖片的形式。通過對鄉土歷史的挖掘,能讓學生感受到實施市場經濟之后發生的變化。通過這種方式的運用,也能使學生將歷史知識和實際生活之間聯系在一起,感受到鄉土歷史教育的重要意義與價值,增強自身使命感以及對歷史的洞察能力。在開展第二課堂時,教師可以運用實踐方式,使學生能夠走出校門,進入到歷史中,具體實施時,實地參觀和考察是鄉土歷史教育中一種比較直接和有效的方式,這主要是由于文物和歷史屬于歷史形象的存遺,學生能夠看得見,也能摸得著。通過這種方式的運用,能夠使歷史和生活比較有效地聯系在一起,使教材中的內容得到補充,同時在參觀和考察中,學生也能更好對歷史進行思考,而教師也可以給予學生思考過程相應指導,或者是和學生一同探討,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獲得更長遠的發展,并且提升學生歷史使命感與歷史洞察力。
(三)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在信息時代,利用互聯網的便利,無論教師還是學生,在獲取知識時都變得更加便利。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運用信息技術的便利,鼓勵學生通過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學習,針對鄉土歷史,制作和家鄉、歷史遺跡相關的視頻或者是歷史遺跡。也可以將年級作為單位,設置相應網站,學生在制作完作品之后,可以將作品在網站中發布,實現對資源的共享。通過這種方式的運用能夠使學生善于利用信息技術的特長得以發揮,也能使學生獲得成就感,進而使其在今后學習中能多留意身邊的鄉土歷史,豐富知識內涵,逐漸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鄉土歷史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能夠促進學生實際學習興趣的提升,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增強學生對歷史的感知和感悟,并且強化學生對歷史的掌握,使其更了解歷史。而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自身方式方法的運用,幫助學生形成歷史思維,陶冶歷史情感,使學生通過對鄉土歷史的學習,在思想意識上得到引導和啟發,提升中學歷史整體教學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周黎.中學生鄉土歷史教育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6(11):82.
[2]鄧家勇.論思想政治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滲透[J].教書育人(校長參考),2019(1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