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胤芳
摘?要:課堂提問是初中數學教學的基本組成環節,通過有效化的課堂提問可以積極地帶動學生的參與活力,較好地發現和解決學生存在的各種問題,繼而不斷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初中數學教師要充分理解課堂提問的價值和意義所在,積極強化對課堂提問的研究和探索,以較好地把握課堂提問的基本方法和策略,進一步優化數學課堂教學,為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將就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進行研究和探索。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研究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眾多初中數學教師都能夠積極地將課堂提問作為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的一種重要手段來看,也在不斷的課堂提問實踐中總結了提問的規律,發揮了提問的效益。初中數學教師要積極地沿著已取得成果的基礎上,積極地探索和鉆研更加有效開展課堂提問的方法和對策,以不斷地激發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活力,較好的滿足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基本需要,助力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一、優化問題設計
課堂的提問是依托具體的問題來進行的,問題設計的是否高質量、是否符合教學內容等,會對課堂的提問教學效果產生直接的和重要的影響,初中數學教師要積極強化問題設計,并不斷探索優化問題設計的方法和對策,繼而借助高質量的問題設計,引導課堂進行更加有效化的互動,為后續的高效教學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其一,概括性。所設計的提問問題要具有較強的概括性,在大范圍內概括基本的教學模塊,并能夠較好地凸顯各個教學模塊的教學重難點,以讓學生通過問題的回答來較好地對該節課的數學知識內容進行深入學習和理解。例如,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小節內容時,初中數學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問題:二次根式的概念是什么?如何判斷一個數是否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和三種特殊形式是什么?借助高質量的問題,引導學生有效地開展課堂互動。其二,啟發性。所設計的問題不能過于淺顯,還要具有較強的啟發性和指引性,同時還要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以不斷地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拓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視野,給予學生較好的學習指引,從而讓課堂的提問更加饒有趣味,助力后續數學課堂的高效教學實施。
二、豐富提問形式
從初中數學以往的提問情況來看,往往采用教師提問學生和學生被動回答的方式進行提問,這種單一化和固定化的課堂提問方式,使得學生的參與活力不足、學習積極性得不到激發,還需要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提問過程中積極優化提問方式,合理引入多元化和豐富化的提問方式,繼而有效喚醒學生在提問環節的參與熱情,助力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其一,隨機提問。在提問過程中教師要引入隨機提問的形式,以給予學生較強的期待感,同時也可以避免沒有被提問到的學生集中注意力。例如,在學習《相似三角形》小節內容時,數學教師可以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對學生進行隨機性提問,還可以使用數字提問的方式,進一步激發學生在提問環節的參與活力。其二,學生提問。在課堂的提問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隨機對班級學生進行提問,并在學生回答問題過程中給予有效的追問和設問以及反問,讓提問者和被提問者都能積極地發揮能動作用。其三,小組輪流提問。在課堂的提問過程中數學教師還可以引入小組提問的形式,讓學生在小組范圍內容進行數學問題的研究和解決,進而不斷優化提問的形式,大幅度地激發學生的參與活力。
三、注重提問反思
有效的提問方式是掌握提問細節、優化提問策略和提升提問效益的重要途徑之一,初中數學教師要積極樹立反思的意識和習慣,在提問之后積極地進行有效的提問反思和總結,從而可以有效提升數學教師提問的綜合能力,不斷優化提問的效益。一方面,要積極地反思學生在提問中的情況。例如,在學習《三視圖》小節內容后,要反思學生在提問后續的反饋、學生回答問題的速度、正確率、完整性和步驟等,還要看每個學生在課堂提問過程中的參與積極性是否高漲、最終的學習效果是否達到要求等,并針對性發現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改進,從而不斷地鞏固課堂的提問效果。另一方面,要反思課堂的提問設計,如教師要積極地反思問題設計是否有效、提問的形式是否能激發學生興趣、提問過程中是否做到了有效的引導等等,繼而不斷地發現和解決提問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效鞏固課堂的提問效果。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教師要積極地重視起課堂的提問環節,并積極聯合責任心強、經驗豐富的數學教師群體一起探索有效進行課堂提問的方法和策略,同時要積極在課堂提問實踐中優化問題設計、豐富提問形式、注重提問反思等,有效地把握課堂提問的基本規律,進一步借助課堂提問來激發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機和活力,繼而實現高效教學實施,為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雪玉.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效提問的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1):61.
[2]韋茜.淺談新課程下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7(1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