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瑞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原有的教學模式越來越不能符合要求,教育改革應聲而起,力圖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開辟教育新天地。小學是九年義務教育的第一個階段,也是整個教育過程的基石,而語文課程的學習為其他各個科目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因此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設計勢在必行,合理有效的課堂設計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激發其學習積極性,最終提高教學質量,鑒于此,本文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設計進行微探。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的要求
1.合理安排教學時間
現階段的課堂教學基本實行全國統一化,課堂時間多是40分鐘或45分鐘,長期以來的實踐證明,保持每個學校每個年級相同的上課時間并不合理,因為每個學校具有自己的辦學理念,教學目標是有差距的,且不同的年級和學生也有各自的獨特性和差異性,比如就小學語文來說,高年級相比于低年級的閱讀、寫作能力會更強,那么在語文課堂設計的時間上應該有所區別來更好地適應這種差距。此外,小學生因為年紀小、定性差或者個別學生的性格原因,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極短,時常在課堂上“不安分”。綜合這兩個因素,小學語文課堂設計應該更加注重時間的合理安排,可以結合學校情況,適當縮短課程時間,以保證學生分階段完成學習任務;或者在原來時間的前提下,一堂課程安排二至三項不同的學習內容,比如寫字與背誦結合、閱讀與作文結合,保證學生不會過快出現知識疲倦狀態。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同時鍛煉學生集中注意力、“一心多用”的能力。
2.合理設計教學內容
從調查研究以及筆者經驗總結來看,現階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在內容設計上還不甚合理。迫于升學、教學評價或者學校對比等多方面的壓力,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多以技術性的知識為主,比如在做閱讀理解題目時,談到魯迅便是“社會的黑暗、人民的麻木”等評價;在做詩歌賞析時不是“離愁別緒”就是“郁郁不得志”,并不是說這種分析本身不對,只是讓學生在面對這些問題時不會從心出發用心體會,而是反射性地回答,這種情況頗為反常。課程教學的工具化和內容的模式化僵化了學生的思維,禁錮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創造性和開拓性也得不到發揮。語文課堂合理設計教學內容,不局限于課本知識,還要包含生活中的現象以及其他科目的融合,寫字、組詞、造句、作文、閱讀、理解、表達等都要有機組合,以便學生在豐富的課堂內容中開動腦筋,活躍思想,增加學習興趣,提高各方面的能力,語文課堂內外能夠取得自身的全面發展。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的方法
1.精心備課
不打無準備的仗。這是戰爭中始終強調的,教學過程亦是如此。小學語文要將課堂教學設計好、將每節課講好,離不開教師的精心備課,由于小學語文課程的特殊性以及重要意義,教師更應該投入精力在備課上。教師要設計屬于自己的課堂,在備課時應該擺脫對教參、教輔的依賴,在課本內容的基礎上,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結合班級學生的特點,融合自己的教學和生活經驗,盡量增加課程的多樣性、趣味性,提高學生的接受度。同時,教師要反復研究推敲重難點,找到自己易講、學生易懂的簡便方法,達到師生之間教與學的平衡。
2.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
教師在課堂中與學生是相互學習、相互成就的關系,只有師生都享受教與學的過程,教學效果才能有所保障。小學語文教師要將自己融入到課堂教學情境之中,比如在課文講授時,可以帶入個人的情感,學到《十里長安送總理》一課時,應該讓學生體會到人民的悲傷與不舍;學習《社戲》時,讓學生真正體味到看社戲、吃毛豆的童年趣味,朗誦要聲情并茂,講解要準確到位。在閱讀課上,教師可以拋磚引玉,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開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也能夠有所思有所言,形成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在寫作課上,不是簡單布置任務就放任學生們自由發揮,可在動筆前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彼此的交流與學習能夠為作文增加素材,激發靈感,提高寫作質量。總而言之,教師不僅是講,還要會聽,與學生共同創造,在良好的教學情境與氛圍中學習進步。
3.靈活掌握課堂
語文教師在每一學期開始都會有一個規劃,根據課程時間安排課程進度,分配好教學、考試、復習的時間。要求教師在課程講解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節奏,粗中有略,能精講的內容不要拖泥帶水,需要詳講的內容也不能敷衍了事,讓學生多角度、多方位了解和消化課本內容。同時,針對每學期的期中、期末等教學考試,教師還要組織好復習,這不僅是學生對已學內容的回顧,也是教師對課程內容的查漏補缺,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師生共同在復習過程中吸取經驗、總結教訓。考試之后的錯題精講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覷,正是這些錯題讓教師以及學生自己發現學習的漏洞,并能及時補救。教師只有這樣靈活掌握好課堂,才能帶領學生進步,提高教學水平和能力。
4.注重教后反思
一位名師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斷的學習與反思。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每一節課、每一學段、每一學期都要反思自己教學方式方法、言行舉止、思想道德上的問題,吸收身邊以及網絡名師的經驗,總結失敗教學案例的教訓,并將這些應用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檢驗實踐效果,可以說,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以及教育質量的整體提高都是在不斷的再反思、再實踐中實現的。
要設計好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就要教師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和教學內容,以適應學生差異性、個性化方面的需要,在這些要求下,教師可以采用精心備課、營造情境、駕馭課堂、教后反思等方法完善語文課堂教學設計,以期達到促進學生發展,優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水平的教育改革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成禮.小學語文翻轉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J].西部素質教育,2020,6(07):163-164.
[2]尹玲玲.基于語文素養培育的語文課堂教學——評《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與實施》[J].語文建設,2020(04):81.
[3]陳梅,張敏杰.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教學設計評價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27):23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