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
摘 要:隨著社會信息技術的變革,新媒體行業得到全面的發展。而新媒體行業的快速崛起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發展機遇和挑戰。職業院校應該以學生為本,結合職業院校學生特點,創新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充分發揮新媒體對學生思想價值觀的正確引導作用。同時,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合理的運用新媒體工具并提高新媒體素養。當然,加強思想輿論監管,營造良好思想政治教育環境也是必要的。最后,需準確把握職業學生特點,多角度協同育人。
關鍵詞:新媒體;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
一、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學生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建設,保證學生具有積極的思想和態度。新媒體技術改變了傳統的育人模式,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多元,但是新媒體行業的不確定性和虛假新聞較多,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價值觀取向。如何發揮新媒體對學生思想的價值引領作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與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復興同向同行是至關重要的。
二、新媒體的概念與特征
新媒體是指報刊、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之外的全新媒體形式。新媒體具有空間虛擬化、資源共享化、需求個性化的特征。隨著信息技術的全面發展,新媒體行業也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和提升。據相關調查得出,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經達到了8.54億,普及率已經達到了61.2%,互聯網已經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更是植入了00后的基因,所以對于相關的職業院校來說,結合新媒體技術開展相關的思想政治教學是時代的訴求,是學生的需求。
三、職業院校學生的突出特點
一是職業院校的學生生源廣泛,差異性較大。職業院校的學生有的來自于中職,有的是因為高考失利,有的是在社會打拼多年后繼續深造等,不同生源的學生存在不同的特點。2019年國務院正式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其中明確未來高職院校將繼續擴招100萬,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新型職業農民等將納入受眾人群,職業院校學生的差異性將繼續擴大。
二是職業院校的學生普遍缺乏目標性和自控力。在職業院校中,有一少部分能夠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并付出行動的學生,這些學生理想信念堅定,學習成績優異,在社團中也表現突出,最終基本都成長為學生骨干。還有一部分學生只是將目標束之高閣,缺乏自我約束,隨潑逐流,學習缺乏動力,難以進步。更有一部分學生根本沒有人生規劃,這些學生往往沒有個人興趣愛好,甚者不愿與人交往,且容易產生自負或自卑的兩種極端的情緒。
三是職業院校的學生普遍知識儲備性不強。有些從中職考入高職的學生在中職階段沒有學習過中國歷史和哲學,有些學生即使學習過對基本常識性的問題也不清楚。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采取與本科同樣的方式將難以起到教化育人的作用。
四是職業院校的一些學生對價值觀的認識模糊不清。一些學生存在著思想意識分化、思想意識西化、盲目崇拜、金錢至上等問題,各種思潮在影響著學生對價值觀的判斷,一些學生不能客觀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缺少正確的自我評價。
四、新媒體時代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和挑戰
(一)新媒體時代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
新媒體時代思政政治教育維度更加多元化。未來隨著5G廣泛普及,除了互聯網、智能手機、微信、微博等,更多的應用場景將走進大眾,學生獲取信息的來源更加廣泛。思想政治教育已經不再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上,借助新媒體實現多維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學術講座和多維的教育活動都能夠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傳達。因此在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更應該關注優化信息技術帶來的信息知識傳遞的途徑和方式,極大程度拓寬主渠道對學生思想政治的建設。教師需要結合職業院校學生特點,有效的完成線上和線下混合模式,合理的保證教育時效性。
(二)新媒體時代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
新媒體時代各種思潮涌現且廣泛傳播。新媒體時代不僅給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一定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一定的挑戰。如今人們接收信息的方式較多,但是信息的準確性和合理性無法保證,這會影響到學生價值觀的建設。所以在當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培養學生信息篩選和鑒別的能力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一些職業院校中,雖然已經運用了新媒體,但針對性不強,不能結合職業院校學生的特點,效果不夠明顯。
五、新媒體時代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
(一)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新媒體的綜合建設能夠全面的提高思想政治教學的實效性,因此結合職業院校學生的特點,創新了政治教育手段,打造全方位的育人環境,合理的開展政治教育工作。
1.重視校園微博應用
結合相關的新媒體技術,建立一個上下聯動的校園微博。在職業院校的思想教育過程中,完成整體的現代化網絡建設,全面合理的配備高素質人員對政治教育資訊,相關的視頻、文字、圖片等進行的研究與審核,綜合有效的完成對相關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并且全面的調動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保證相關思想政治教學效果的全面提高,最大程度的滿足學生實際發展需求。
2.充分發揮微信的作用
充分發揮微信使用的普遍性,合理的運用微信公眾號。相比于微博來說,微信是學生更為經常使用的相關工具。可以在微信公眾號上傳政治教育的理論知識,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知識的推送應該呈現出階梯性和差異性,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解決不同知識儲備的學習差異,確保學生能夠得到積極影響,完成微信的育人作用。
3.發揮院校BBS論壇的作用
BBS對于學生具有重要的意義,是批判社會現實的重要場所,使用的廣泛性很大,受歡迎程度特別高。所以為了更好的發揮BBS的效果,可以加強論壇的整體管理,綜合利用平臺的便捷性進行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鑒別信息的真偽。真理是越辯越明的,所以合理利用院校BBS論壇能保證學生思想政治質量的提升。
(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新媒體素養和政治素養
1.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新媒體素養
健全培訓制度,充分發揮職業院校信息技術中心的作用,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針對性開展培訓,提高他們的新媒體使用技巧和操作技能,學習并掌握應用方法,能熟練將新媒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當中。同時,教育工作者要增強自主學習意識,提高查閱相關資料、計算機軟件使用技巧和視頻、音頻編輯制作技能,為學生制作形象、生動、時代感強的新媒體教育課件,使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好發揮作用。
2.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論培訓工作
職業院校宣傳部、學工部、團委等要定期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開展培訓,完善培訓機制,認真組織專題培訓活動,提高理論功底和政治素養。還可以采用進修、與其他院校交流等方式,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經驗與經歷,讓他們在日常工作中注重發揮新媒體的作用,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促進工作實效性提升。
(三)加強思想輿論監管,營造良好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為提升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加強輿論監督,營造良好的環境分氛圍是非常必要的。職業院校應該高度重視該項工作,建立思想輿論監管隊伍,并明確具體職責,讓他們做好每一項工作。重視信息監管,規范學生日常行動,加強對學生引導。同時,還要建立信息審查制度,凈化網絡空間,引導學生利用新媒體正確表達,規范交流。還要加強法制教育,增強學生法律意識,自覺規范自身行為。
(四)準確把握職業學生特點,多角度協同育人
無論是微博、微信、BBS等,還是未來更多的新媒體應用場景,如果不能把握學生的特點,育人效果終將是難以達成,所以應該以學生為本,掌握職業院校學生的成長規律,有針對性的制定相應的協同育人機制,拓寬育人的渠道,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真正的深入心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陳曉蘭.新媒體視域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路徑[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0-82.
[2]李艷艷.新形勢下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13):74-75.
[3]唐良勇.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思考——以永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教育觀察,2019(20):21-22.
[4]青松.提高高職院校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16):220-221.
[5]王顥翔.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J].才智,2018(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