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媛媛
摘要:本文以北京某某公司為例,分析北京某某公司薪酬制度存在問題,根據薪酬體系設計的指導原則,結合企業戰略設計了北京某某公司的薪酬體系。以解決北京某某公司的問題,把北京某某公司的薪酬制度與企業的經營戰略進行融合,設計出一套合理科學的薪酬制度,使薪酬更能激發員工的熱情。
關鍵詞:戰略;薪酬;激勵
近年來,我國發展迅速,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必須把人才當作發展的著手點。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加表現為人才的競爭,因此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為企業日益關心的重點。要使員工積極的完成工作任務,薪酬是最基本的方法,激勵功能是薪酬最大的作用,通過一定的物質獎勵來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其次,薪酬可以協調員工與員工之間以及員工與企業之間的關系;最后,通過薪酬的差異,企業可以提升人力資源的有效配置。因此本文將結合北京某某公司的實際情況,運用比較科學的薪酬制度設計方法,探索北京某某公司的薪酬制度。
一、現有薪酬制度存在的問題
北京某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公司,目前擁有200人,主要從事電子產品配件生產和芯片方面的研究,在電子領域擁有十多年的經驗,是中國市場上新興的電子產品配件供應商,在過去的四個季度里總銷售額達到10億元,目前客戶穩定,擁有固定的客戶群。北京某某公司有六個部門,采用的是高穩定的薪酬策略,這樣雖然可以增加員工對企業的安全感和忠誠度,但是高科技行業的員工富有創造力和想象力,需要一定的激勵措施來發揮員工的最大效用,且公司員工福利占比僅有10%,不足以激發員工們的積極性。
(一)薪酬制度與企業戰略不匹配
隨著我國快速發展,企業要實現自身發展,就必須制定符合社會發展實際的企業經營戰略[1]。北京某某公司現階段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企業的經營戰略已經是差異化戰略,然而薪酬制度仍然停留在初創階段,形式簡單,薪酬中基本薪酬占比最多,沒有體現出對高技術人才的激勵作用,而且不同的崗位在薪酬上的區分度不高,薪酬制度已經無法與現在企業采取的企業戰略相匹配,已經大大制約了企業的發展,若想改變這一現狀,就必須制定適應總體戰略的薪酬制度。
(二)薪酬缺乏競爭力
對于高技術人才來言,北京某某公司薪酬處在中等偏下水平,對比其他公司而言,沒有競爭力,而且北京某某公司處于快速增長階段,對于高端人才的需求是很大的,所以為了留住高端人才,應該提高高技術人才的薪酬,增大高技術人才的福利水平,使之為企業創造財富。
(三)福利體系不完善
北京某某公司的福利體系僅僅是單純的經濟性激勵,沒有非經濟性的激勵。這種福利體系不能滿足目前北京某某公司的發展。完善的福利體系不僅能為企業留住員工,而且可以提高員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北京某某公司的福利體系建設可以考慮非經濟性激勵,比如修建員工健身俱樂部、旅行計劃等。
(四)薪酬制度缺乏科學性
北京某某公司薪酬制度單一,停留在簡單的層面上,沒有形成一個系統化的薪酬制度,薪酬制度缺乏福利體系以及激勵措施,對于薪酬制度的管理,沒有做到動態更新,沒有結合公司發展階段以及社會發展水平。薪酬制度是在改革中不斷更新的,不同階段、不同企業,薪酬制度也不同,但北京某某公司的薪酬制度仍為企業成立初期的薪酬制度,沒有發揮薪酬的作用。
二、公司薪酬制度優化方案設計
(一)制定公司薪酬戰略
企業的經營戰略是確定薪酬制度的基礎,在制定公司薪酬戰略之前,要明晰公司的總體發展戰略[2]。北京某某公司要實現發展,就必須明確公司的總體發展戰略。首先,薪酬戰略要與企業經營戰略相適應,企業經營戰略包括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和目標集中戰略。其次,薪酬戰略要結合企業的發展階段。企業的發展階段一般包括增長型、穩定型以及收縮型。北京某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企業,其具有高技術性的特征,注重服務和產品的創新。鑒于上文分析,北京某某公司處于增長階段,公司戰略為差異化戰略,應向客戶提供差異化的產品或者服務,促使經營范圍擴大,鼓勵技術革新,從而增加競爭優勢,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按照公司戰略,北京某某公司薪酬水平應該高于市場平均水平,吸引優秀人才。對技術的要求比較高的崗位,公司可以增強激勵水平,比如采取股權激勵。
(二)選擇公司薪酬策略
研究表明,結合公司戰略、外部環境以及人力資源特點的薪酬策略是科學合理的。薪酬策略包括薪酬結構策略、薪酬水平策略和薪酬激勵策略[3]。根據北京某某公司的薪酬戰略,確定薪酬水平策略以及薪酬結構策略。北京某某公司處于上升階段,為了實現公司的進一步發展,應該采取領先型薪酬策略,調動高技術型人才的積極性,提高公司產品創新以及市場開拓能力。由于北京某某公司員工大多為銷售人員以及技術人員,所以宜采用高彈性的薪酬結構,對員工的激勵作用大,為公司創造更大的效益。
(三)確定公司薪酬模式
薪酬模式指薪酬的構成和組合,根據現在市場的發展,薪酬模式有五種:職位型薪酬模式、績效型薪酬模式、技能型薪酬模式、市場型薪酬模式以及年資型薪酬模式[4]。北京某某公司的員工主要有高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銷售人員和事務人員等,不同的崗位有其特定的崗位特點和工作性質要求,所以不能對不同的崗位采用同一種薪酬模式,這樣不利于公司的發展。基于上文分析,對高級管理人員,可采用市場型薪酬模式。對于技術人員,可采用技能型薪酬模式,對于銷售人員,可采用績效型薪酬模式。對于事務人員,可采用崗位型薪酬模式。
(四)制定公司薪酬結構
薪酬結構包括薪酬等級的數量、同等級薪酬的浮動范圍以及各薪酬等級之間的關系。薪酬結構可以反映內部一致性和外部競爭性[5]。首先根據北京某某公司的崗位分布,將員工分為高管型人員、銷售型人員、技術型人員和事務型人員;其次,將北京某某公司的薪酬分為四個等級,每個等級又分為五個,對崗位進行排序。高管型人員按照各個崗位的價值進行排序,銷售型人員按照銷售情況進行排序,技術型人員按照技能的評級進行排序,事務型人員按照各個崗位的價值進行排序;最后要確定薪酬等級的浮動范圍,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確定每個小等級的薪酬水平。薪酬等級的浮動范圍為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的差額。薪酬中間值可以通過崗位評價或者市場薪酬調查得到,每個小等級的薪酬水平也可以取市場平均薪酬水平。
三、結語
本文主要是以高科技企業為研究對象,本文的主要貢獻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由于高科技企業對于高技術人員的需求是很大的,應該采取復合型模式,不同的崗位采取不同的薪酬模式。比如,技術型人員采取基于技能的薪酬模式,體現了對于高技術人員的激勵作用,能夠保證勞動力調整的靈活性。
第二,由于一個企業要有自己內部的公平性,基于此,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以及市場的薪酬調查,制定相對公平、相對合理的薪酬結構,給予不同的崗位不同的晉升通道,實現人才的可持續發展。
第三,高科技企業有其行業的特點,要設計一套適合本企業的薪酬制度。本文所設計的薪酬制度與企業的發展階段相適應,既能保證企業實現其快速發展,又能保證人才的成長,防止高技術人才的流失。
參考文獻:
[1]徐偉光.JNX公司薪酬制度研究[D].南京大學,2015,12.
[2]趙繼勇.XP公司薪酬制度與績效評估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06.
[3]許英奎.SC公司薪酬制度再設計[D].西南交通大學,2012,12.
[4]金上鐘.浙江DG公司薪酬制度優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4,04.
[5]約瑟夫·J·馬爾托奇奧.戰略薪酬[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