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靜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學的核心宗旨就是培養學生化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探討初中化學趣味課堂的構建意義與具體實操方法,可有效改善初中化學教學環境,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為初中生更好地學習化學創造無限的可能性。
[關鍵詞]初中化學;趣味課堂;構建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20)14-0074-02
初中化學知識內容豐富,存在一定難度,如果教師采用傳統教法,很可能會導致化學教學枯燥乏味,難以吸引學生主動學習。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初中化學應當構建趣味課堂,滿足學生趣味性學習化學的現實需求,進而保證教學過程順暢推進,提高教學質量。
一、初中化學趣味課堂構建的基本要旨
初中化學的教育任務就是滿足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好奇心,培養他們的化學學習興趣,指導他們認知物質世界的變化規律,使他們擁有正確的化學基本觀念,最終實現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而構建趣味課堂可有效現實該教育任務。
二、初中化學趣味課堂的構建思路
初中化學趣味課堂的構建應該基于以下思路展開。首先,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的學生觀,充分認識到學生成長的各種可能性、復雜性與主動性,認識到化學學習的具體性和綜合性,基于“多性”分析設置教學思路,有針對性地指導并傳授給學生相應的知識內容;其次,要做好教學觀的重新定位,從學生經驗出發,通過豐富和擴張學生的直接經驗來建立師生教學活動有機整體,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即在交互作用下實現師生共同進步;最后,教師的教學設計必須要有彈性,要嘗試圍繞學生的學習興趣預設教學內容,保證教學有方向、有目標,且全程自由開放,能夠做到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隨時彈性轉變教學內容,調整教學狀態,實現對知識的持續不斷的重組和再生成,推進課堂教學的整體進程。
三、初中化學趣味課堂的構建策略
構建初中化學趣味課堂必須做到合理把握細節,深度挖掘教材內容,強調情境設置,并從生活中獲取大量趣味性素材,盡可能地多元化開展化學教學。下面結合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氧氣》一課的教學,對趣味化學課堂的構建策略進行探討。
1.深度挖掘教材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氧氣》一課時,教師利用經典的“奧斯本設問法”深度挖掘教材,豐富化學實驗的趣味性內涵,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說教師就借鑒了奧斯本設問法中的“能否縮減”這一沒問探討硫在氧氣中燃燒實驗這一經典實驗項目。而“能否縮減”問題體現如下:硫在氧氣燃燒實驗中所采用的硫粉量較多,能否在密閉的容器中進行反應,并減少硫粉用量,且能呈現明顯的現象?
結合這一問題,可用注射器的外管替代集氣瓶;注射器外管的下端管口連接制取氧氣的裝置(選用過氧化氫溶液做反應物),以得到持續、平穩的氧氣流;取少量硫粉放在燃燒匙中用酒精燈點燃,觀察到產生微弱的淡藍色火焰,然后將燃燒匙伸入注射器外管內,塞緊橡皮塞,觀察到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將產生的氣體導入到氫氧化鈉溶液中。該實驗的優點是實驗省時方便,可以多次重復,現象更明顯、持續時間長,有利于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同時可以給學生提供動手實驗的機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實驗教學非常生動自然,抓住了學生的眼球,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
在該過程中,教師深度挖掘教材內容,充分吃透有關氧氣性質的知識要點,在硫與氧氣的化學反應教學中嘗試采用奧斯本設問法中的“能否縮減”這一設問替換思想,改變了傳統實驗儀器的慣用方式,使原本刻板的實驗操作流程變得生動、形象,讓學生對該實驗過程產生興趣。該實驗現象明顯,便于學生觀察,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2.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在化學教學之前,教師要確保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當中。為此,可創設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具體來講,教師應設置具有趣味性、啟發性的問題,借助這些問題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主動參與到后續的化學學習過程中。如在“制取氧氣”實驗中,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充分了解“氧氣制取的相關反應原理”,教師可創設如下問題情境:
其一,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氯酸鉀,然后向其中一支試管中加入適量的二氧化錳,并對兩支試管加熱,這兩支試管存在哪些異同點?
其二,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氯酸鉀,然后向其中一支試管中加入適量高錳酸鉀,對兩支試管進行加熱,這兩支試管存在哪些異同點?
其三,將高錳酸鉀和氯酸鉀混合加熱后會發生多少個化學反應?高錳酸鉀在相應的化學反應中會起到催化作用嗎?
結合這些問題情境,教師要求學生用簡單的文字概括出何為“催化劑”,并通過一系列層次分明、逐漸深入的問題設置幫助學生思考,有效激發他們對氧氣制取實驗的學習興趣,進而為后續的實驗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3.注重方法滲透,強化學習效果
構建趣味課堂的最終日的是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提升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例如,在《氧氣》這一課中,教師可采用趣味分類法、比較法等重要的創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習,比較呼出氣體和空氣的異同,讓學生掌握何為純凈物、何為混合物;引導學生從“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變化”這一問題出發,從不同角度比較不同基本反應原理,讓學生了解分解反應中的“一變多”特征;再進一步比較分析化合反應與分解反應之間的異同點,讓學生通過方法對比與應用了解“分解過氧化氫”的最佳方法,進而深層次地理解《氧氣》這一課的知識內容。
綜上所述,初中化學趣味課堂的構建一方面要注重對教材中基礎知識的挖掘與實踐應用,另一方面要結合生活化內容,實現教學內容的趣味性調整優化,讓學生領悟到化學無處不在,如此便能讓他們認識到化學如生活般有趣,由此提高他們的化學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化學學習熱情,最終達到學生化學學習能力與學科綜合素養雙重提升的教學目的。
(責任編輯 張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