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慧龍
【摘 要】 初中數學涉及面廣,知識點比較多,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我們必須提煉其中的重要知識點進行講解。由于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不盡相同,因此,面對不同的教育對象也需要改變我們的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學習興趣點進行思考,實施精準化教學。
【關鍵詞】 精準化;初中;數學教學
在精準化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對教學內容進行提煉與分析,在課堂上通過不同的教學形式,幫助學生從重難點下手,實現高效學習。同時,由于數學學科的特點,需要學生以高度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因此,精準化教學也需要教師思考各種教育藝術與方法,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小組合作交流形式引導學生精準突破重難點
重難點毫無疑問是教學中需要精準突破的地方,在考試過程中,重難點也是時常會出現的考試內容,而小組合作教學是引導學生動腦思考、積極調動知識結構,從而解決問題的過程。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將知識的重難點作為精準化教學的主要突破點,引導學生小組合作來思考問題、突破問題、內化知識和方法。
在講授“一次函數”的知識時,需要掌握的主要內容是一次函數的解析式、生活中的變量與自變量之間的關系、一次函數的性質和圖像。但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在一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上,因此筆者將圖像和性質作為精準化教學的知識突破口,將小組合作形式引入課堂,引導學生主動對重難點進行思考。首先展示了一個教學情境:某山區地面的溫度為6℃,每離開地面升高1千米,氣溫就會下降5℃。假設某登山愛好者爬至離地面x千米的山上時,請寫出此刻的溫度y與x之間的一次函數解析式,并作出函數圖像,并從自變量增減角度說出函數圖像的性質。本題是典型的涉及函數圖像和性質的題目,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可以進行分工。比如:A同學指出其中的變量和自變量,變量為山離地面的高度,自變量為溫度;B同學列出函數關系式y=6-5x(x的取值范圍大于0);C同學列出相關數據來進行分析,并作出變量和自變量的函數關系表;D同學根據C同學做出的數據表格來制作函數圖像,并根據函數圖像分析遞增和遞減的關系。不同的組員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最終突破對圖像性質的理解。
通過設置教學情境,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對情境和問題進行思考,最終實現重難點的突破,不僅完成了精準化教學的目標,還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趣味情境創設精準化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初中數學對于學生來說是所有科目當中難度較大、學習起來比較困難的科目,在教學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因為知識點枯燥,計算和思考程序過于復雜,從而產生放棄的念頭。所以教師對于初中生學習數學的心理層次需要認真地思考,創設趣味性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興趣的激發作為精準化引導學生學習的主要切入點。
歐洲有一位心理學家針對兩部分學生做了一個實驗,要求這兩部分學生分別都吃下一勺食鹽,其中一組學生只是嘗了幾口后便將鹽倒了,不再食用。針對另一組學生,這位心理學家將食鹽溶解在飲用水中,發現這組學生基本上都能夠將鹽水完全喝干凈。遷移教學的重點不是知識有多難、有多復雜,而是在于在學習的過程中,知識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的,知識是如何進行包裝的等等。例如在講授“二元一次方程”這一節的知識時,教師展示一個方程:x+4y=16(x為絕對值小于10的整數)。首先,男同學給出x值,讓女同學給出y值;接著反過來,看一看是男生算得快還是女生算得快,通過趣味游戲激發學習興趣。隨后切入題目主題,要求學生用含y的代數式來表示x,用含x的代數式來表示y,當x為多少時,計算y值的過程最簡便,當y為多少時,計算x值最簡便。
通過設置和教學內容相關的趣味性情境,將具有探索價值的內容展現在學生眼前,引導學生主動對知識進行思考分析,激發學習的興趣,從而實現精準化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達到學生主動學習的目標。
三、聯系生活情境精準化引導學生對知識的應用
學生不能僅僅依靠課堂的45分鐘,課堂只是教師為學生創設的學習情境,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對學生的問題和學習情況進行分析的過程。學過不應用,學生會慢慢地遺忘,因此在精準化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引導學生對知識展開應用,讓學生在每一次學習之后都會主動地應用知識。
例如在講授完“全等三角形”時,筆者聯系實際生活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將學生帶到室外,要求學生在校園內尋找哪些物體的結構應用到了全等三角形的知識,為了證明三角形全等,進一步要求學生用工具測量出三角形的三邊長度和三個角的大小。很快,有學生在學校的鐵門上發現了兩個三角形的鐵框,具有全等三角形的特征,于是學生開始測量兩個三角形的三邊長度和角的大小,發現最后的結果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原理,同學們都很高興,繼續尋找符合要求的物品,這樣不僅加深了同學們的理解,而且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感受生活實踐,體驗到全等三角形知識的實用價值。
通過引導學生貼近生活,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之中,體驗到知識的應用價值,是對傳統教學中一味地重視學生聽講和做題現象的抨擊。從精準化角度來講,是將學生的實踐應用作為精準化教學的主要切入點,提高學生應用能力。
精準化教學具有導向性強、針對性強以及教學方法精準、目的明確的特點。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知識重難點、教學組織形式、學生對知識的應用這幾個角度來展開精準化教學研究。讓教學更加具有目標性,讓教學方法能夠更好地適用于不同形式的教學,同時教師也需要改進教學方式,更好地適應精準化教學。
【參考文獻】
[1]劉長青.基于數據的初中數學精準教學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9(23):50-51.
[2]王蕾.混合式教學促進初中數學精準教學探究——以智慧課堂平臺為例[J].試題與研究,2019(24):168.
[3]黃文翠.移動學習環境下初中數學精準化教學探析[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07):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