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玨
信息化教學,是現代教育發展的趨勢,也是促進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倉儲作業實務教學中,采用信息化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希望可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能夠促進學生專業能力提升。文章以倉儲作業信息化教學為研究對象,針對此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對教育工作開展提供幫助。
引言:倉儲作業實務課程中,采用信息化教學方式進行專業知識教學,可以優化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專業能力。如何進信息化教學融入倉儲作業實務教學中,是教師面對的問題,本文就此進行分析。
1.1 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
在信息化教學設計中,為了提升學生專業能力,教師會突出學生的“學”,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傳統教學中,采用灌輸式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希望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可以學習、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而信息化教學方式的實施,則可以提升學生獨立學習能力,使學生學會自主思考探究,分析課本內容。在信息化教學模式下,不僅提升學生信息化學習能力,同時對學生專業能力與主動探究能力培養具有促進意義,有利于學生未來就業發展。
1.2 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信息化教學模式下,教師會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主動探究,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成長。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學生有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符合職業教育對人才培養要求。倉儲作業教學中,應重視信息化教學,利用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升學生專業素質。
1.3 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倉儲作業實務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課程,需要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使學生掌握實踐方法,提升學生操作能力。傳統課堂中,教師忽略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導致學生無法將學習內容應用實踐中,影響未來就業。而信息化教學的應用,則可以滿足實踐教學的目的,提升學生應用能力。信息化教學中有很多不同的教學手段,如電子白板、模擬實驗等等,教師可以利用此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幫助學生學習理解教材內容,提升知識應用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中等專業學校教學中,加強對倉儲物流行業的分析,發揮信息化教學優勢,對倉儲作業進行分析,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掌握專業知識,并可以靈活應用。以花橋國際商務城中等專業學校《倉儲作業實務》課程為例,對如何開展信息化教學方式進行分析。
2.1 建立教學資源平臺
教學資源平臺的建立,可以豐富教學內容,為高效教學活動開展提供資源支持。在倉儲作業實務教學中,建立教學資源平臺,將數字化教學資源、教學信息、素材等等全部融入教學資源平臺中,幫助學生學習專業知識,使學生掌握與物流有關的各種知識。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選擇適合的教學資源,優化教學內容,使學生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以此拓展學生視野。教學資源平臺的建立,不僅方便教學活動開展,同時也可以為學習提供便利,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日常學習中,學生可以在教學資源中選擇需要的內容,進行針對性學習,以此促進自主學習能力與獨立學習能力形成。在花橋國際商務城中等專業學校的《倉儲作業實務》教學中中,學校可以組織教師建立資源庫,將教學資源、備課內容、教學重點等等全部融入資源庫中,引導學生靈活應用,為教學活動開展奠定基礎。作為在線學習平臺,教學資源平臺能夠在短時間產生大量的學習數據,咋線上學習背景下,師生角色得到了重塑,因此無論是教師與學生,還是學生之間都需要加強學習交互,這樣才能讓教學資源平臺學習更加高效化和個性化。教學資源平臺在各個知識模塊均內嵌了諸多在線測試板塊,每個模塊都設置了相應的題型選擇,例如案例分析題以及選擇題等,模塊會根據題型以及難度設置相應的操作時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相關評測會在教學資源平臺建立分數與目標值的偏移軌跡,以此來評估當前學生學習成效。這意味著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其在教學資源平臺上進行的交互行為都會被平臺生成數據軌跡,并且借助大數據以及云計算并結合相關算法,對學生成績進行量化以及可視化展示,讓學生能夠及時定位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而對于教師可以利用數據反饋把握《倉儲作業實務》教學的進度以及重難點分布,基于歷史教學數據適時調整和優化《倉儲作業實務》課程的組織形式。
2.2 構建信息化教學環境,促進教育事業發展
課堂教學中,轉變傳統教學模式,應用電子白板、云技術、智能中控技術等信息化教學手段進行課堂教學,幫助學生學習理論知識,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學校應重視信息化教學設備的引進與應用,優化學校教學設備,為信息化教學活動開展提供技術支持。以交互式電子白板為例,應用該技術教學時,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利用教學內容與學生互動,了解學生學習中存在問題,并通過電子白板編輯、書寫的功能,調整教學內容,使學生更加直觀的學習該課程知識。此外,教師可以將信息化教學方式應用在課外,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學習專業知識,豐富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認識,使學生了解更多與專業相關的知識。以網上課堂為例,教師可以此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課前自主學習教學資源平中專業知識,利用課堂時間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深化對知識的理解,以此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3 加強實訓教學,培養學生專業能力
花橋國際商務城中等專業學校教學中,應重視實訓教學,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做中學”、“做中學”,以此提升專業能力,提高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學校應根據課程要求與行業發展情況,建立實訓基地,組織學生參與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了解理論知識,掌握知識技能。課堂教學中,利用虛擬實驗設備,引導學生參與學習,使學生掌握物流運輸方法,學會操作相關的設備與系統。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提升教學效果,促進專業課程發展。以在《倉儲作業實務》中開展mooc的教學為例,充分利用MOOC的多元化的集成功能,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專業學生的場景化學習需求,MOOC的應用打破了傳統計算機教學軟硬件不匹配的瓶頸,讓學生通過MOOC平臺廣泛接觸并應用倉儲作業學習資源,并在虛擬空間中實現對真實場景的模擬化體驗和學習,解決了現實中因為資金和技術短缺,導致倉儲作業資源獲取渠道單一化的問題。對于《倉儲作業實務》教師以及相關MOOC平臺維護管理人員而言,還需要注重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聯絡,可通過發放在線問卷的方式采集MOOC平臺問題反饋,特別是在該課程實踐教學層面,應該基于MOOC搭建深度的虛擬時間教學環境,滿足學生的專業化以及個性化的學習需求,讓實踐教學、MOOC平臺以及教學管理深度融合,進一步發揮MOOC在創新中職《倉儲作業實務》教學中的突出作用。
總而言之,在課堂教學中,應加強信息化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教學,提升學生職業能力,使學生掌握專業知識,提高教學效果。具體而言,可以建立教學資源平臺;構建信息化教學環境,促進教育事業發展以及加強實訓教學,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拓展信息化教學方式的應用范文,實現高效教學,對學生未來職業發展與綜合素質提升具有促進意義。
本文系蘇州市“十三五”規劃課題“基于物流專業群的中職實踐教學資源建設的研究——以昆山花橋國際商務城中等專業學校為例”(項目編號:192104506)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昆山花橋國際商務城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