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守雙 張鴻儒
基金項目:本論文是遼西北職業教育聯盟2019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專項研究課題的階段性成果。課題名稱:職業教育集團平臺下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題編號:lxbzjlml201913)
摘 要:走創新發展之路是歷史的必然,是時代的要求,而在職業教育集團平臺下,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也成為了推動職業院校教育體制改革的突破口。本課題為破解職業院校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基本問題提供了相關參考,同時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務實人才培養基礎,促進和實現大學生的全面發展。落實了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了職業院校學生高質量充分就業,提高了職業院校學生的對口就業率。
關鍵詞:職業教育;創新創業;職業教育集團
走創新發展之路是歷史的必然,是時代的要求,而在職業教育集團平臺下,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也成為了推動職業院校教育體制改革的突破口。目前職業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存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知識鏈條不完整,在發掘與培養人才方面不夠重視、課程體系不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性不足等問題。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對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基本問題進行調查分析,構建合理的創新創業理念激發體系、多元一體化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構建項目齊全的創業成果轉化。本論文為破解職業院校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參考,同時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務實人才培養基礎,促進和實現大學生的全面發展。落實了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了職業院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提高了職業院校學生的對口就業率。
一、職業教育集團平臺下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
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出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體制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舉措。在職業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吸取經驗方法,創新工作模式,結合職業院校教育教學和學生自我管理的實際情況,在職業教育集團平臺下,探索職業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新模,促使各職業院校將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維持現狀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國家和民族必須與時俱進,敢于創新,在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基礎上加快完善創新機制。目前我國高職創新創業還在“工具化”“功利化”以及“懸浮化”等問題,深入分析其中的深層次原因,主要在于對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認知錯位,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激勵機制偏移、支撐平臺缺失,因此,加快推進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重新樹立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導向,構建多主題的創新創業教育參與體系,破解高職創業教育的難題至關重要。
在職業教育集團平臺下,職業院校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讓有技術、有頭腦、有夢想的學生參與到創新創業中來,在為學生搭建展示平臺的同時,還可形成創業帶動就業、就業促進創業的良好局面,不僅解決了職業院校學生的就業問題、還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緩解社會就業壓力,更能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的積極性。當然,職業院校作為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陣地,必須充分了解社會發展的需求,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職業院校的創新與發展、提高畢業生的高質量創業就業。
二、目前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職業院校師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思想認識不夠深入
目前,越來越多的職業院校開始重視創新創業教育,但對創新創業教育思想的認識不夠位,往往只停留于表面,也未能建立起明確的教育目標,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意義不大。一是大多數職業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處于伊始階段,教育課程體系不夠完備,也有個別教師對創新創業教育存有偏頗,從主觀上認為職業院校學生學習狀況差、積極性不高、創新創業能力弱,不適合自主創業。二是學生自身也對創新創業教育存有偏見,從主觀上排斥其課程,認為可以什么都不做,也可以什么都不學,學習專業知識以外的課程也只是為了完成相應的學分,對課程的重視度明顯不高,缺乏熱情、學習較為被動,導致學習成效并不明顯。
(二)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較為欠缺
如果職業院校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那么學生自然會投入到環境中去,更好地發揮自身潛能,最大限度地獲取新的知識和技能,實現自身能力的最大化。此外,即便職業院校開設了創新創業課程,也會存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知識鏈條不完整,在發掘與培養人才方面不夠重視、課程體系不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性不足等問題。各職業院校只是把創新創業課程放在基礎模塊,沒有進行較為深入的研究,更沒有把創新創業的課程與具體實踐相結合,其教學實施的過程不合理,缺少經驗、互動,缺乏實踐指導。根據目前形勢來看,職業學校應該更多的用科學的理論知識去加強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制定優化的創新創業的教育課程體系,讓更多職業院校學生充分了解和熱愛創新創業教育。職業院校應開設應用型的創業教育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在創業基礎課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先接觸有關創業教育的知識,比如創業學、創新知識理論體系、創業規則、創業途徑等,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創業管理、創業開發、創業市場等知識,不斷完善學生的創業知識素養。同時,在高職院校組織學生定期參加創業知識的專題講座和社會實踐互動,比如創業主題演講、創業知識講座等,從而在高職院校內形成一種創新創業的學習氛圍和校園文化,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力量短缺
目前來看,職業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方面的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有的學校直接把創新創業課程分配給毫無經驗的教師,教師只是按傳統教學模式進行講解,缺乏創新思維和創業經驗,將原本實踐性很強的創新創業課程過度的理論化、學術化,無法激發學生的創業興趣,也不會產生任何效果。創新創業教育是將理論與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教育,需要一支多元一體化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對其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創新創業知識與技能。然而,現實情況卻不容樂觀,各職業院校普遍存在師資隊伍短缺的現狀,甚至有的院校還沒有并未意識到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沒有構建關于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
三、職業教育集團平臺下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構建合理的創新創業理念激發體系
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的理念是職業院校學生提高創新創業能力的前提,各職業院校在重視師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同時,要強化認識,用科學的理念加強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根據企業和社會的需要,引導學生培養勇于創新創業的創造精神,胸懷理想,腳踏實地,克服困難,不斷增強創新創業的合理認知。此外,各職業院校還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制定相關的創新創業課程,增強職業院校學生創新創業的素質和能力。
(二)構建多元一體化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
長期以來,職業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方面的師資匱乏,造成師生沒有掌握更多的教育方式和教學內容。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各職業院校更應加強網絡新媒體建設,充實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力量,構建一支多元一體化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實現課內和課外,線上和線下聯動的教育體系,協同推進,實現教學方式多樣化、目標明確化,實現創新創業的良好局面。
(三)構建層次分明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養目標,用科學的理論知識去加強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制定優化的創新創業的教育課程體系。實現“全程、全員、全方位”育人,充分利用互聯網,針對職業院校學生開展創新創業課程,構建網絡課程培訓體系,促進線上交流和協同教育。同時,構建評估體系,激發職業院校學生的潛能。
(四)構建類型豐富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體系
各職業院校應為學生構建類型豐富的校內以及校外實踐平臺,大力推動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在校園內,校方可構建大學生實驗室,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實驗資源以及實踐共享平臺,讓學生通過自我實踐感受創業期間的創業流程,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業潛力。此外,還可以在校內現有的實訓基地基礎上構建新型實訓場地,讓學生不斷提高自身水平,使其掌握更為堅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更多的實踐操作技能,為今后工作奠定堅實基礎。其次,學生也可以與創新創業教師進行溝通,充分表達自己的創業想法,并在自身的興趣愛好、專業特長的基礎上將學術性的創新理念落實到具體實踐中,做到學以致用。職業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也應與校外創新創業基地相結合,學生可以參與政府、企業創新創業項目的課題或者比賽,建設分類施教、結合專業、強化實踐的創新創業教育,推動職業院校學生自主創業,解決社會的真正需求。
(五)構建項目齊全的創新創業成果轉化體系
新華社數據顯示,大學生創業的失敗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因此建構項目齊全的創新創業成功轉化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職業院校的就業處以及就業方面的教師,積極將學生創業項目與企業對接,形成政府、職業院校、行業和企業共建的項目模式,設立創新創業引導資金,為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搭建成長的平臺。
參考文獻:
[1]袁戎穆野.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J].南方論刊,2019(10).
[2]潘曉貝.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及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9.
[3]高曉聲.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19(02).
作者簡介:蓋守雙(1980-),女,蒙古族,遼寧省朝陽市人,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音樂系黨總支書記,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張鴻儒(1984-)男,漢族,遼寧省朝陽市人,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音樂系黨總支副書記,講師,學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