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總書記指出:“道德之于個人、之于社會,都具有基礎性意義,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筆者認為:學校德育工作必須遵循學生的心理規律、認知規律,設計出與學生的生活貼近、符合他們年齡特征,具有濃郁情趣、教育性強又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筆者學校遵循“以德立校、以美育人、以人為本、多元發展”的辦學理念,構建了“立德樹人,活動賦能”的德育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關鍵詞:立德樹人;師德引領;班級文化
一、 “立德樹人,活動賦能”的目標
把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作為重要內容,著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生為本,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公平的教育機會和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要,促進他們積極、主動、開朗活潑地成長。
二、 “立德樹人,活動賦能”的體驗
(一)文化傳承,“立德樹人”打造校園的環境
一所環境優美的學校,就是一片育人的沃土。因此我們努力創造條件,加強校園廣播站、圖書室、音樂室、文化櫥窗、學校報、板報等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大合唱、書畫比賽、賽詩會、藝術節、文化節、運動會等各種文藝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外業余生活,提高學生的藝術品位和文化層次。
(二)師德引領,“立德樹人”點亮教師的心燈
立德樹人,必須先提升師德。筆者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德育領導工作小組,成員有德育主任、品德科長、年級組長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等。在實際工作中,針對民辦學校的特點,開展了一系列活動。
1. 師德需要培養。近幾年,學校經常給老師發放“精神食糧”。如:《第56號教室的奇跡》《做最好的班主任》《好學生 好學法》等,希望通過學習,我們老師的教育內涵得到深化,我們家長的育兒素質也得到提升。
2. 以量化管理的形式檢測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例如:開展文明班風建設、傾聽家長的意見、每學期進行教師隊伍評估;各學科都積極進行“同課異構”“新秀課展示”“教師課堂教學競賽”等教研活動。
3. 開展科研課題研究。如筆者參與的課題是《文化德育敘事與個案研究》,近兩年,我們結合文化德育的理論研究,在課堂內外開展“培德育才”教育教學活動,把喚醒師生自我覺醒作為教育的核心,培養積極心理、提升感恩意識、強化團體合作,讓祈福莘莘學子珍惜快樂健康、享受幸福生活,踐行文化德育。
(三)活動賦能,“立德樹人”觸動孩子的心靈
堅持“育人為本”,在活動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這是教育的神圣使命,也是教育改革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1. 班級文化我設計
我的班角我設計:各班老師和學生一起確定了班風班訓,班級目標,師生齊動手裝扮了漂亮的教室,讓教室成為一個散發書香的天地,成為回歸生活的家園,成為挑戰自我、展示才華的舞臺。優雅及個性化的班級環境增強了學生對班級生活的熱愛,實現著班級即“家”的理念,為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 我的老師我夸獎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每逢教師節,少先隊大隊部組織孩子們每年進行活動,如:親手為老師制作“花盒”;給老師說一句貼心窩的話。孩子們對老師的崇拜和敬愛,都毫不掩飾地表露著:在語文課上,二年級的小朋友聽到老師聲情并茂的朗讀時開心地鼓起了掌;在美術課上,陳老師精湛的繪畫技法讓學生們情不自禁地豎起了大拇指;在高年級閱讀課上,師生們熱烈地討論著書中的情節,老師的見解深得孩子們的認同與贊美……
3. 我的班會我做主
每個主題班會我們從不馬虎,班主任指導學生干部自己設計、自己編排、自己主持。從理解主題開始,到班會的目的、形式、過程都做好各種準備,體現了孩子們的自主精神。班會當天,在班長和主持人的帶領下,他們通過各種形式,或歌或舞,或吟或誦,或演或講,或欣賞或討論,一節班會課,讓我們看到了新一代學生巨大的潛能。
4. 我的節日我行動
每年勞動節進行“勞動我能行”的比賽;中秋佳節舉行“慶中秋,燈籠制作比賽”;國慶節舉行合唱節歌詠比賽;重陽節,結合節日,進行“敬老孝親”教育;“三八節”“母親節”做賀卡、學扎玫瑰花、畫一幅畫等送給媽媽,回家給媽媽一個擁抱、在周末回到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
5. 我的規范我養成
學生課間活動一直都存在安全隱患。為此,我們組織開展“課間十分鐘活動(游戲)”設計方案評比活動,要求各班主任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課間的時間特點設計課間活動,同時要求所設計的活動運動量小,不追逐、不瘋跑,要適合學生調整身心健康。優秀設計進行活動錄像,在全校推廣健康安全的課間活動。
6. 我的環保我力行
積極參與“地球一小時”,每年春天還精心組織“我與春天有個約會”的活動,并分時間段展開過程:播種——養殖——展示——寫播種日記。在《種植日記》比賽中,學生把自己保護環境愛護綠化的思想都深切地表達出來了。
三、 “立德樹人,活動賦能”的成果
實踐證明,“立德樹人,活動賦能”的開展與實施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了學生的精神發育。學生中,知書達理的多了,文明守紀的多了,熱愛勞動的多了,樂于助人的多了。同時,教師和家長驚喜地發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德育中的滲透和活動中的浸潤,讓越來越多的孩子逐漸遠離了不良行為習慣。
“立德樹人,活動賦能”的開展實施,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師德的提升;促進了學校的特色發展。近年,筆者學校還被評為“廣州市規范漢字書寫特色學校”和“廣州市番禺區特色學校”。
四、 “立德樹人,活動賦能”的未來
在踐行“立德樹人”的跋涉中,我們所走的還只是一小步。今后,我們還要建立起體現人的品格、知識、身體、個性、能力等充分發展的學生評價體系。
我們堅信:有愛的生命一定生機勃勃。祈愿我們的愛與孩子們同在,與祈福新邨學校同在,與幸福同在。
讓我們帶著愛,前行……
作者簡介:
劉敏,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市番禺區祈福新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