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圍淮

摘 要:研學課程作為學校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是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良好補充。對研學課程開發與應用的研究,從理論上來說,能豐富對研學課程形式的探索,有助于對研學課程的實施進行總結,推動其規范、高效;從實踐上來說,能創新研學課程的內容和形式,完善研學課程的評價,深化教育改革,切實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關鍵詞:立德樹人;初中研學;課程開發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14-0002-02
引 言
黨的十八大指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要把立德樹人的重大意義置于時代背景下審視,在更高層次、更廣范圍內找坐標、找定位。中學階段是學生逐步形成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按照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學校應將研學旅行、夏令營、冬令營等作為青少年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國情教育的重要載體,納入中小學生日常教育范疇,因此,研學課程的開發與應用勢在必行[1]。
一、開發研學旅行課程的原因分析
1.學校辦學的不懈追求
“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美麗的琥珀”是合肥市琥珀中學的辦學追求。2016年6月,合肥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初中研學課程開發與應用”順利開題。研學課程作為學校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是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良好補充。為此,學校專門成立研學旅行課程開發課題小組,由校長親自負責。研學課程可以提升學校辦學品位,將素質教育放在核心地位,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學校工作的主要內容。
2.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
從初中生的思維特點來看,抽象邏輯思維逐步由經驗型向理論型轉化,觀察、記憶、想象等諸種能力迅速發展,但這種抽象邏輯思維還需要感性經驗的支持[2]。研學課程可以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體驗、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有助于學生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從學生發展的角度來說,參加研學課程對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將產生積極的作用。
二、研學旅行課程開發與應用面臨的問題
目前,國內外對于傳統的研學旅行課程開發與研究較為豐富,研究內容多從研學旅行的意義、具體活動方式和影響因素等角度切入,但是對研學課程的科學規劃、合理開發等方面的研究則略顯薄弱。實踐活動雖然豐富,但依然存在以下問題:第一,中學階段研學課程方興未艾,研學活動逐漸興起,但較少形成符合要求的研學課程;第二,既有研學課程多未能依據本區域特色、學段學生特點和學科教學需要而合理設置;第三,實施過程不夠規范,存在準備不充分、開展不科學、目的不明確、反饋不得當甚至缺乏等問題;第四,未充分發掘研學資源,參與主體單一,未能鼓勵多種主體參與研學課程的建構。
三、確定研學課程開發與研究的主要內容
1.通過研究初期和后期對學生的問卷調查和問卷反饋,分析初中研學課程開發與應用研究現狀
為了科學地開發和制訂研學計劃,研學旅行開發課題組成員制訂了多項調查問卷,發放給七至九年級學生及其家長。通過調查發現:歷史探索主題和自然風光主題最吸引七年級學生,八年級學生最喜歡自然風光主題;在研學活動中,七年級學生和家長更加關注提高合作能力、學習能力、自理能力、開闊視野這四個方面,而八年級學生和家長更為關注提高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學習能力和開闊視野這四個方面。學生還從研學線路、活動形式等角度,提出了寶貴的建議。這些調查分析為課題進一步的實踐研究提供了翔實的資料和參考。
在開展了一系列的研學活動后,課題組再次發放了調查問卷,經反饋匯總得出:學生普遍認同研學前的知識講座和安全出行教育;對自然景觀、科學探秘、勞動實踐為主題的研學活動有極大的參與積極性;對學校提供的研學手冊給予充分認可;喜歡研學后攝影、美文征集和比賽的形式;對研學活動中自己獨立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提升感到滿意等。
問卷調查這一方式在研學課程開發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包括了解研學主體情況、合理制訂研學內容,開發研學活動、創新研學效果評價形式等[3]。
2.開發和制訂初中研學活動計劃,規范實施初中研學課程規劃
為了激發學生對自然、人文等學科的學習興趣,深化學生對原有知識的認知,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并讓學生創造性地形成新的觀點、有個性化的體悟,琥珀中學結合學校校情和學生實際情況,制訂了研學規劃,在具體設計研學活動思路上著力點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規范了研學各環節的操作流程
為了更好地發揮研學活動對學生各方面素質的提升作用,課題組成員在每次研學活動前都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研學活動培訓,涉及研學內容的歷史文化背景知識,研學活動的安全教育、行為教育等,研學活動的專項任務和參評資料的準備,發放研學手冊,并提出使用方法。在研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合作、解決問題能力,學會去探究,及時提醒學生使用好并完成研學手冊的要求。在研學活動后,課題組成員收集學生研學手冊,并進行征文、攝影、手抄報、演講等多種形式的評比,將部分優秀研學成果收集裝訂成冊;同時,組織各班級開展研學主題班會,進一步鞏固研學成果。
(2)形成了較為完善、科學的研學規劃
根據七、八、九年級學生的年齡結構和認知能力,課題組設計不同主題的研學活動,具體的活動實施如表1、表2、表3所示。
3.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社會資源開展研學活動
學校的研學活動不僅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也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在研學活動的組織形式上,課題組成員做了積極的溝通和嘗試。我校所在轄區的琥珀街道就為八年級學生參觀渡江戰役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提供全程服務;為七年級學生參觀安徽省博物館、安徽省地質博物館等科普活動提供全程服務。這種社區、學校合作新模式得到社會各界、家長的歡迎和認可,并且持續地為我校研學活動的開展提供資金和服務。
四、研學課程開發的研究成果
1.基于課題的研究形成了科學、規范的研學校本課程
本課題以中學生研學活動為抓手,探究研學活動規律,豐富研學活動形式,編寫《初中研學課程指南》,實施研學活動,完善研學課程評價,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研學課程,推進了學校的課程建設。各具特色的研學課程開發與實施,激發了學生認識世界、獲取知識的興趣,開闊了學生視野,增進了學生對課堂內所學知識的了解,提升了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實踐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豐富和完善了學生既有的知識體系。
2.基于課題的研究打造出一支合作進取的課程開發團隊
課題組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培訓,召開研學主題班會、論壇等研討活動,大大提升了課題組成員開發課程和實施課程的能力。在課題組成員的團結合作中,我校課題組形成了濃厚的課題研究氛圍,打造出一支合作進取的課程開發團隊。
3.基于課題的研究推廣了研學課程的開發與應用研究
在兩年多的課題研究期間,課題組教師牽頭組織了琥珀教育集團三個校區多項研學活動,編寫了多本研學校本教材,豐富了網站上的課程建設內容,匯編了多冊研學成果集,完成了課題結題報告,舉辦了多場研學講座。這些研究內容通過“成果展示”“線上交流” “校際互動”等模式,推廣了初中研學課程開發與應用研究。
結 語
綜上所述,將研學旅行開發作為校本課程,提升其規范性,使其形成內在層次,并不斷拓寬其外延,靈活開展研學活動,必將使研學課程成為學生成長的活力舞臺。
[參考文獻]
朱沙沙.中小學研學旅行的價值、困境與突破路徑[J].江蘇教育研究,2020(Z1):7-11.
曲小毅.研學旅行課程化的路徑探討[J].教學與管理,2020(06):44-46.
張映雄,明鏡.研學旅行活動課程開發主體探微[J].教育科學論壇,2020(01):68-70.
作者簡介:沈國淮(1974.12—),男,安徽合肥人,本科學歷,政教主任,中學一級教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優秀黨員,合肥市優秀少先隊輔導員,蜀山區優秀班主任、優秀共青團干部、德育標兵、德育先進個人、骨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