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生涯規劃與教育是促進學生成長和推動社會進步的必然產物。尤其對于高中生而言,面臨高考這個重要的人生分界線,他們更要慎重考慮自己的將來。學生通過縝密的未來職業計劃,能夠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發展。我國高中物理學科教育受到教學任務、知識儲備、升學壓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教學內容鮮少涉及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此,本文介紹了當前國內外物理教育中先進的職業生涯規劃思想,結合物理學科的教學要點設計課堂教學,為高中生未來的人生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職業規劃;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14-0014-02
引 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在就業問題上面臨較大的挑戰。時至今日,許多企業明明面臨人才不足的窘境,卻不愿選擇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這主要是因為一些畢業生所學的專業與企業的崗位需求嚴重不符,導致明明有海量的人力資源,卻不能很好地服務于社會。這也對廣大的高中生敲響了警鐘。高中生如果在畢業后對未來的職業規劃過于草率,將很有可能步入“失業大軍”的后塵。物理作為高中理科的一門重要學科,對于推動許多領域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為高中生做好職業規劃是教師義不容辭的教育責任。
一、國內外高中物理教育滲透職業生涯規劃的研究
在高中物理學科中滲透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理論主要源于國外,最早由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開始實施,日本也率先嘗試學習職業滲透教育理念,并取得了不菲的成果。我國若想在這方面有所突破,就必須虛心學習這些國家的探索經驗,結合國內的實際情況,轉化為符合我國國情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策略。
1.國內的研究現狀
由于我國復雜教育現況的限制,高中時期的物理教育基本以考試成績為衡量學生成長的主要標準。我國現代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起步較晚,自改革開放起才真正投入相關的研究,雖然逐漸形成了一定的教育體系,但對物理學科的滲透研究依舊比較匱乏,需要物理教育工作者引起重視,并進行深入探討。
2.美國的研究現狀
美國的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目前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它將物理學科知識與職業生涯的規劃方案有機結合在一起,有效滲透到物理課程的各部分中,包括職業要求、工作內容、崗位素養等多方面知識要點,讓高中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職業教育。以美國使用最廣泛的教材Physics:principles and problems為例,該教材共有31個章節,恰好對應了31種衍生職業。比如,“矢量知識”這一章節對應土地測量員;“能量、功和簡單機械”對應按摩師等。其教學內容不僅包括這些職業需要的學歷水平、能力基礎,連崗位所要具備的心理、氣質、性格都進行了詳細的描述,為高中生提供了大量可選的發展方向。
3.澳大利亞的研究現狀
澳大利亞的職業教育規劃研究也十分完備,早在小學和初中階段便對學生開展了“研究課題”形式的興趣教育。可以說,澳大利亞學生從少年階段便已經接受了良好的職業生涯咨詢服務。針對高中物理學科滲透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澳大利亞當前的研究也十分成熟。以知名的物理教材Science focus為例,其中創新性地引入了“職業介紹”欄目,詳細闡述了14種不同領域的職業內容,包括古生物學家、環境科學家、氣象學者、溫室工程師、宇航員、遺傳學者、地質學者等。
4.日本的研究現狀
日本在學習歐美教育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其國情進行了一定的調整,這也為我國高中物理滲透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借鑒。日本會針對學生年齡的不同開展差異性物理教育,在課程設計上獨具匠心。比如,日本學校會在高中物理課堂上開展職業必修教育,擴展物理學科的選修方向,讓高中生必須參與有關物理領域的專業實習等。這使高中生在學習時便明確了解與物理學科相關職業的工作要點,體現日本對該教育領域的重視。
二、在高中物理課堂中滲透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要點
1.變革教學理念
物理作為理科教育的基礎課程,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社會發展建設緊密相連。工業生產、科學制造、技術研究都離不開物理學科的應用。要想在課堂上滲透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教師首先要變革教學理念[1]。傳統的物理教育理念僅以講解理論知識為主,對物理在生活中的應用關注不足。高中生若想充分掌握物理研究方法、學會用科學的角度分析問題、加強自身的創新能力,均離不開物理實驗或生活實踐。因此,高中物理教師應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當作滲透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基礎,全面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教師應有意識地結合高中生的個人興趣、學習需求設計課堂內容,透徹分析未來的社會發展需求,為高中生提供更多優質的選擇。
2.確定培養目標
核心素養是高中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而培養高中生的物理核心素養需要從科學思維、物理理念、探究能力、學習態度、工作責任等方面入手。這就需要高中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準確制訂培養目標,有效培養高中生的物理核心素養。首先,科學思維和物理理念為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提供了思想保障。比如,學生在畢業后不打算從事物理相關工作,但這名學生通過物理教育具備了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這會使其在其他領域工作中得心應手。其次,探究能力體現了高中生在工作崗位上的發展潛力。學生只有能夠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擔負更多崗位責任、獲得更加寬廣的發展空間。最后,學習態度和工作責任代表了高中生的情商等級。學生面對工作崗位時,其個人的情感表現會影響人際關系的情況。同時,良好的態度和責任感也體現了社會的正能量,能夠體現學生優秀的個人品德。
3.完善知識結構
若想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有效滲透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教師必須從物理學科的知識內容入手,在其中融入崗位職業的工作要素,完善物理知識的教育結構體系。物理教材包含必修和選修兩種課程[2]。必修課程屬于高中生完成學業必須掌握的知識內容,如力學、能量守恒、物體運動等;而選修課程則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學習發展的方向,如電力、電信、制冷劑、空調機等。高中物理教師應以學生的個人需求與認知能力為基礎,在滿足高考要求的基礎上,拓展教材中的物理知識。教師應結合當前社會比較流行的物理工作崗位,為高中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選擇。
4.結合課堂內容
物理學科的知識包羅萬象,有動力學、電學、天文學、工程學等,每種方向都能為高中生未來的理工科職業選擇提供啟示。以“速度”教學為例,結合當前汽車工業飛速發展、道路交通擁堵不堪的現狀,高中物理教師可以為學生普及道路交通規劃師職業,介紹該職業的工作性質及其對城市交通的幫助。再如,在講解“力的合成與分解”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結構工程師職業。該職業的工作要點在于充分利用力學知識,優化設計建筑結構,讓建筑更加安全、穩定。二者都可以作為高中生職業選擇的學習方向。
三、在高中物理課堂滲透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教學設計
1.“電能的輸送”教學設計
“電能的輸送”來自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選修3-2第五章“交感電流”的第五節內容,本堂課將變壓器、交變電流等知識點充分地結合在一起,透徹分析了電能輸送的全部過程,教學內容與高中生的實際生活聯系緊密。同時,這堂課的內容也涉及電力工程師職業的工作內容,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樹立工作理想。由于高中生平時不常接觸電網輸送這方面知識,因此高中物理教師應結合學生學過的知識內容,引導學生積極展開探究,分析電網輸送電能的整體過程,探索如何才能降低輸電耗損,并讓學生通過學習變壓器的原理,熟練掌握電流、電壓和功率在高壓輸電過程中處于什么關系,激發高中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為將來的職業規劃做好準備。
2.“宇宙航行”教學設計
“宇宙航行”來自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2第七章第五節,闡述了大量有關航天的知識。教材通過楊利偉等宇航員的成功事跡,贊揚了這個職業的奉獻精神,充分增強了高中生的民族榮譽感。對此,高中物理教師應引導學生掌握人造衛星的飛行原理,熟記三個宇宙速度的具體定義,讓學生準確推導出第一宇宙速度,可以獨立建立模型,能夠為人造衛星的運動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同時,結合知識內容,教師要帶領學生領略我國航天領域的發展歷程,了解宇航員工作的艱辛,充分激發學生的奮斗意識與愛國熱情。
3.“動能和動能定理”教學設計
“動能和動能定理”來自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2第五章第七節。教學這一章節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理解動能定理的定義與內涵,讓學生通過動能定理求出變力的做功問題。同時通過這堂課,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結構設計師職業的工作內容。比如,全亞洲最高的懸掛式過山車,其建設方案就是由我國知名的結構設計師林明主導策劃的。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入這個方案的設計內容,分析哪些地方涵蓋了“多過程問題、變力做功問題、圓周運動綜合問題”。
結 語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無數大學畢業生都在暗自悔恨沒有在高中結束前規劃好自己的人生,種種慘痛的教訓擺在眼前,需要學生、家長、教師引起重視。在高中物理學科教學中滲透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可以對學生的未來發展起到引導作用。高中物理教師應汲取國內外先進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經驗,從教學理念、發展目標、知識結構、學習內容四方面入手,幫助高中生將物理知識內容與未來發展相結合,充分挖掘高中生的學習潛力,促進其人生理想的實現。
[參考文獻]
林枝欽.新高考形勢下學生生涯規劃與高中物理教學的融合——以《功率——機車啟動問題》教學設計為例[J].教育觀察,2019,8(15):67+69.
閆碩.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學科教學滲透職業認知的探索[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9.
作者簡介:劉艷(1981.1—),女,廣西永福人,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物理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