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莉莉
摘 要:基層文化團隊能夠有效推動群眾文化建設的發展。本文從發展群眾文化的意義出發,詳細介紹了基層文化團隊在改善文化設施,加強文化陣地建設、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權利、提升群眾文化素養,打造良好文化氛圍以及提升文化整合能力等方面的作用,為有提升群眾文化工作質量的基層文化團隊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基層文化團隊 群眾文化 文化品牌
中圖分類號:G24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6-0-01
引言
發展群眾文化是實現文化產業提升的重中之重。群眾文化工作是以群眾為基礎來進行后續展開的,一切以群眾需求為中心,以此要求基層文化團隊深入到群眾中去,切實了解群眾的文化需求,在此基礎上還需要了解發展群眾文化的意義以及自身在發展群眾文化中的作用,以更好地開展后續的群眾文化工作。
一、發展群眾文化的意義
發展群眾文化對社會穩定及發展是非常有益的,不僅可以滿足群眾在文化活動方面的需求,大幅度提升群眾文化素養,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社會文化環境,以進一步豐富群眾的精神追求,有利于社會文明建設。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是為了滿足群眾對于文化生活的精神追求,這是一項屬于服務性質的公益活動,服務對象以群眾為主,以此,所開展的文化活動必須要符合國家的發展方向,要從實際生活出發,將科學發展觀的內容落到實處,將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一切為群眾服務,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改善群眾的生活水平,提升社會整體的文化特性,以此推動社會的全面發展。
二、基層文化團隊在群眾文化工作中的作用
1.改善文化設施,加強文化陣地建設
基層文化團隊開展群眾文化工作能夠改善該地的文化設施,加強文化陣地的建設。在開展具體的文化活動之前,基層文化團隊需要派人對當地的文化設施進行調研,了解當地文化設施設備有多少,其中多少設施需要升級或維修更換,又有多少新型文化設施需要進一步引進,以此作為后續文化工作的重點;在對基礎文化設施進行系統的調查整理及更換后,就可以進行具體的活動安排及場地布置,進行文化活動場地布置時,要充分地考慮到場地周邊的交通及人口密度,盡量選擇地理位置較好和較空曠的地方來作為活動場地,且最好一次性確定好,以避免后續重新搭建設施的不便。在文化活動已經形成一定規模后,還可在活動場地進行賽事舉辦,若挑選的場地和相關設施符合要求,可以作為后續的活動場地繼續使用,以此來加強該地區文化陣地的建設
2.保障群眾文化中人民的基本權利,是政府貼近群眾的樞紐
群眾文化活動是針對人民群眾所展開的活動,基層文化團隊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不僅能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還能夠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權利。基層文化團隊能夠確保群眾文化活動的順利展開,保障人民的文化利益不受損害。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系統的管理,能夠使文化活動變得更加系統化和規范化,基層文化團隊能夠給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一些引導,使群眾能夠更好地體驗相關是文化活動,進一步使傳統文化得到更廣泛的傳播。與此同時,基層文化團體能夠更好地貼近群眾生活,把群眾最真實的聲音表達出來,還可聯系各方政府單位,將計生宣傳及土地保護融入文化活動當中,在促使群眾更加了解政府工作內容的同時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3.提升群眾文化素養,創建良好文化氛圍
我國的城鄉文化差距較為嚴重,目前已經呈現出兩極分化的形勢,城市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點,在群眾文化方面的活動形式多種多樣,而農村的群眾在文化活動方面形式較為單一,這嚴重影響了農村人民文化素養的提升,繼而影響到農村建設的發展,基層文化團隊能夠切實的深入其中改變這一困境。基層文化組織成員要深入農村個戶進行調查,主要調查農村居民對于文化活動的認識程度及相關需求;在調查結束后,團隊成員要一起依據國家文化建設的要求及相關形式來制定符合農村環境及居民需求的文化形式及內容;在制定好內容后將宣傳工作落實到每家每戶,積極調動農村居民的參與熱情,此處可以適時采取禮品發放或簽到得獎的激勵方式[1]。基層文化團隊在深入了解后開展文化活動能夠在居民中形成一種良性的文化氛圍,在提升農村居民文化素養的同時推動群眾文化的發展。
4.提升公共文化整合能力,形成特色文化品牌
基層文化團隊在開展文化活動時能夠對該地區文化特色進行詳細了解,基于此可以進行文化整合和推出特色文化品牌來帶動該地區文化發展。具體方式可根據群眾反映或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之中來了解當地群眾最為喜愛的文化活動方式,將相似的文化活動形式或基于同一主題的文化活動進行集中整合,再依據當地的地域特色來判斷是否可進一步打造形成品牌向外推廣,在判斷可形成品牌后,需要對活動形式進行進一步加工,以將其規范化,組織群眾有序地參與到主題文化活動當中,在賦予該文化活動更深層次含義的同時也可形成一定規模,以此來提升該文化活動的影響力以吸引其他地區居民參與其中,最終形成文化特色,在提升該地區整體文化氛圍的同時增強該地區知名度,適時發展旅游業,來帶動此地的經濟發展[2]。
5.推動群眾文化“云平臺”建設
基層團隊組織在開展文化活動后的一段時間,可將已經形成規模或在群眾當中已經形成日常行程的文化活動添加到互聯網“云平臺”中,如廣場舞和象棋等文化活動,可在每晚7點時進行線下組織,在群眾已經形成7點聚集到一起進行活動時就可加入“云平臺”管理,例如在線上播放廣場舞新動作教學視頻或舉辦業余象棋大賽在線上進行報名和比賽時間場地的公布,以此可以使文化活動程序不再松散無序,實現更加規范化的管理,在此基礎上,還能使群眾更多地了解互聯網“云平臺”的使用方式,增強群眾的科技水平,繼而推動互聯網“大數據”及“云平臺”發展。
結論
綜上所述,基層團體組織需要深入群眾來切實調查群眾的文化生活所需,以此進行文化工作的開展;基層團體組織開展文化工作能夠打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提升群眾的文化素養,也能夠對文化活動進行整合,適時打造出符合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在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能夠更好地開展后續的群眾文化工作。
參考文獻
[1]馬國珍.群眾文化活動中如何發揮基層文化館的作用[J].民族音樂,
2019,(06):50-51.
[2]趙霞.運用新興手段推進基層宣傳思想工作創新——發揮微信公眾號
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中作用[J].山東干部函授大學學報(理論學習),2019,
(1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