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雯
【摘要】本文主要以職業學校音樂教育聲樂教學的訓練分析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育教學現狀為依據,首先分析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育聲樂教學現狀,其次從適當選擇先進技術,賦予聲樂訓練多樣性、強化聲樂實踐訓練,增強學生演唱能力、組織學生呼吸訓練,培養學生音樂素養、落實發聲訓練,推動教學活動進展幾個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中職院校音樂教育聲樂教學的訓練有效策略,進而提高音樂教育聲樂教學的訓練水平,旨意在為學生素質教育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職業學校? 音樂教育? 聲樂教學? 訓練措施
在職業學校的音樂教育聲樂教學訓練中,常規化的聲樂教學模式會使得學生生成枯燥和乏味感,或者使得學生生成厭學情緒,無法充分適應學生對音樂學習的需求。部分愛好音樂專業學生容易尋找和自己專業相適應的工作,所以在音樂聲樂教學的改革進程中引進多樣化訓練手段,而聲樂教學和腦力以及體力息息相關,因此教師要注重學生專業化能力的培養,積累學習經驗,增強學生自身的藝術素養,確保學生藝術審美能力得以提升,為此筆者給予下列的分析與建議。
一、職業學校音樂教育聲樂教學現狀
中職院校的學生具有一個共同特性,即多數學生的基礎較差、學習主動性偏低、學習目標不夠明確,但其知識涉獵范圍卻十分廣泛。因此,傳統教學中僅以專業知識為主的講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中職學生的活躍思維,而音樂教學活動靈活、有趣的教學形式正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中職學生的學習需求。
在音樂教學中,諸多院校在聲樂教學上都存在著不足之處,需要引起教師深入關注,及時突破聲樂教學訓練的局限性。其一,聲樂教學思想不夠明確。針對高校時期的音樂教育內容,目的是引導學生獲取和聲樂有關的更多技能,使得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完整音樂學習體驗。音樂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對音樂鑒賞能力和專業素養,可是在具體聲樂教學期間,一些教師過于關注學生理論知識掌握,淡化學生對專業技能培養,引出學生演唱效果不夠顯著,勢必會阻礙學生今后發展腳步。其二,教學形式不夠新穎。諸多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育內的聲樂教學形式都不夠新穎化,教師總是選取傳統化的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活動。通常而言,聲樂課堂上教師在講臺上給學生指導,學生圍繞教師的思路和教學環節加以學習,此種教學形式會引出學生的疲憊感,長時間之后會造成學生厭學情緒,不利于學生對聲樂學習熱情的激發,降低聲樂教學質量和效果。
二、職業學校音樂教育聲樂教學的訓練有效策略
(一)適當選擇先進技術,賦予聲樂訓練多樣性。針對學校的聲樂教學實踐,教師要關注聲樂基礎知識、鑒賞內容和歷史背景以及歌曲加工方式等內容的介紹。常規化的聲樂教學模式無法全方位使得學生融合在音樂課堂氣氛中,若學生沒有直觀化的對音樂歌曲進行鑒賞,會難以理解抽象化的基礎知識和音樂歷史發展流程,也就是說音樂教師在設置聲樂教學模式期間要對教學手段進行創新。把多媒體技術作用在聲樂訓練中,給學生直觀化的展現所學內容,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和動力,我校是以機械加工類專業為主的特色學校、就業之后大部分在一線崗位上工作、需要學生動手實踐。《咱們工人有力量》這首歌賦予新時代的工人責任與擔當、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情感、唱起歌來飽滿熱情、鏗鏘有力、克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音樂基礎較差、大部分來自農村、同學們羞澀、多數學生只是聽歌不敢張口唱歌的特點、鼓勵學生、不奚落學生、教師多做示范、不間斷練習、一定會起到意想不到的課堂效果。
《我相信》這首歌曲是中職學生較熟悉的歌曲、歌曲旋律高亢、富有青春活力、高音訓練尤為重要、樂曲教授,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音樂,使得學生被存在魅力的歌曲所吸引,在播放歌曲之前給學生布設問題情境,要求學生細致傾聽歌曲演唱過程中舌頭的收放情況,逐步培養學生掌握聲樂技巧,接下來在教師指導之下強化學生對聲樂技巧掌握,班級中校園歌手歌手大賽得獎的同學、嗓音條件較好、進行高音區練習、其他同學中音區聯系、老師多做示范性練習、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高音聲部、中音聲部聲音效果很快就出來了。加深學生對聲樂課堂的掌握效果。2020年春節期間、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卷神州大地、來不及準備、來不及思考、白衣戰士義無反顧、披甲上陣、《我相信》這首歌曲又賦予新時代的含義。課堂上講訴、觀看視頻之后、學生們練習歌曲更加飽滿熱情、鏗鏘有力,愛國主義情感悠然而生、課堂效果完美體現。
(二)強化聲樂實踐訓練,增強學生演唱能力。院校音樂教學本質上是具備情感色彩的一門課程,對于聲樂教學,教師在傳遞聲樂理論知識和技巧的過程中,要強化學生演唱能力培養。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對聲樂技能的掌握,針對性指導和教學,幫助學生積累更多演唱技巧。具體的聲樂教學中,引進多樣化的訓練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潛能,彰顯學生個性化特征,使得學生聲樂學習能力有所提升。可借助學校表演廳給學生布設表演現場,鼓勵學生自由組成小組,共同訓練一首歌曲,在一段時間訓練與指導之后,要求每個小組充分展現學習成果,這樣學生對音樂的情感認知與聲樂技巧的掌握會存在一定梯度提升,互相分享學習情感,找到需要改進的地方豐富聲樂知識結構體系。
(三)組織學生呼吸訓練,培養學生音樂素養。呼吸在演唱以及講話過程中表現的方法有所不同,在平時講話期間,教師要引導學生觀看音樂劇,還可以親身示范展示在學生面前,告訴學生講話中呼吸可隨時延長與減短,然而在演唱期間應保持呼吸的連貫性,可以說氣息連貫程度會直接關聯到學生歌唱成效,所以在教學訓練中要培養學生呼吸訓練。首先是慢呼慢吸,組織學生在頭腦中想象花朵,慢慢吸入花香,之后緩慢的呼出氣體;其次是快吸快呼,組織學生在頭腦中想象寵物狗的呼吸方式,這樣學生感知到快速吸氣和呼氣道理;最后是快吸慢呼,其是演唱比較頻繁的一種方式,把前兩種方式結合起來會提高學生呼吸訓練的技能,增加學生音樂素養。
(四)落實發聲訓練,推動教學活動進展。在聲樂訓練教學中,發聲訓練也是重要一個環節,教師要給學生強調:發聲之前應該適當放松喉頭,不要由于緊張影響到訓練成效;在訓練期間注意自己口腔打開程度,完全放開口腔加快氣息流暢性;最后是發聲訓練表演,鼓勵學生積極展現自己才能,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肯定,對表現不佳的學生進行鼓勵和指點。另外在聲樂訓練中,教師要關注學生情緒的波動,不要求細致化的表演,而表演動作不可以繁瑣,不要干擾到歌唱效果,如和民族歌曲相關的內容教授,聲樂訓練中教師要強調學生歌唱表情是歡樂的、富有激情的,如《讓我們蕩起雙槳》|《童年》,有時又是莊嚴的、《強軍戰歌》《保衛黃河》等歌曲、適當增加肢體動作,展現著歌唱者對民族自豪感與對國家驕傲感,雄壯的音調、磅礴的氣勢、深厚的感情鼓舞著覺醒的中華兒女,必將戰勝一切敵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愛國主義教育體現每一節課堂訓練中、由此活躍聲樂教學氣氛,推動發聲訓練教學活動進展,學生們合唱效果會更加完美。
結束語:綜上所述,職業學校聲樂教學中,教師要與時俱進的更新教學理念,了解學生聲樂學習情況,整合與創新全新的音樂教學方法,突破以往教學思想,強調對學生聲樂教學訓練,對學生實施技術性的指導和肯定,幫助學生增強聲樂表演能力,致力于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由此學生擁有優秀的藝術品質,正確對自我進行定位,發展為對社會發展有用的人,提高職業學校學生的素質教育,審美教育、給人才培養提供更多的條件支撐。音樂創作永遠不能默守陳規,只有不斷的創新才會有好的音樂作品出現。
參考文獻:
[1]邢遠龍.高職院校聲樂教學中多樣化教學方式的運用[J].當代音樂,2018,No.612(03):37-38.
[2]崔牛子.基于中西文化對比分析的高校民族聲樂教育[J].陜西教育:高教,2019(02):81-82.
[3]夏賢智.高職院校初等教育專業音樂課程教材的建設思考r——基于"職業能力導向"分析[J].當代音樂,2018,?000(004):35-36.
[4]戴黛琳.對提升高職院校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思考——以長沙商貿旅游職院為例[J].明日風尚,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