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俠
摘? 要:本文中的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有效性是指增強學生文章的鮮活性,提升學生的文章深度,提高學生文章的規范性,并分別從社會實踐、閱讀教學以及作文競賽三個方式,進行簡析,旨在為學生創設更具有實效性、方法性以及規范性的高中寫作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
關鍵詞: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教學策略;教學有效性
在現階段的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部分語文教師將教學的重點集中在培養學生的語文寫作技巧方面,忽視培養學生的品味能力,導致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差。為此,教師應轉變原有的教學方式,將語文寫作轉化成展現學生個人才華和獨特見解的舞臺,讓學生進行暢所欲言,在激發學生表達積極性的同時,發散學生的寫作思維,獲得良好的寫作教學效果。
一、運用社會實踐法,增強學生文章鮮活性
高中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應樹立大語文觀,將語文教學的視角,由課堂轉向社會,在拓展學生語文學習視野的同時,讓學生觀察社會,思考社會,從而讓學生形成對社會的獨特感知,并將這種感知運用到語文的寫作中,增強學生文章的鮮活性。
例如,教師曾舉辦過一場“敬老院一日行”的活動,讓學生在參與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增強對社會的認知,并引導學生訴說在實踐過程中的體驗,并以文字的方式進行落實,增強學生文章的鮮活性。具體教師主要從以下三點著手,第一點,商量活動事宜。為了整個活動進行得更為圓滿,教師提前三天與敬老院的工作人員取得聯系,并商量相關事宜。第二點,科學分組。為了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加入到敬老院的活動中,教師將活動項目進行分類,分為衛生組、聊天組、曲藝組和棋藝組,從而讓不同學生的特長和活動的項目進行匹配。第三點,提醒事項。在活動開展前,教師適時地提醒學生:“千萬不要和老人聊他們的子女,也不要接受老人的禮物。”第四點,交流體驗。給教師印象最深的是小冉的分享內容。她說道:“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人生四季,以及生老病死,我們同樣也會變老,這是誰都不可改變的。而照顧今天的老人也是在照顧明天的自己!”教師說:“人與人之間是相互的,是相互幫助的,我們的社會也是有溫度的!”通過運用社會實踐的方式,教師打開學生的寫作視野,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增強學生文章的鮮活性。
二、使用閱讀教學法,提升學生的文章深度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寫作是對外輸出的過程,而閱讀是對內吸入的過程。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從閱讀的角度,夯實學生的寫作基礎,拓展學生的寫作思維,讓學生的寫作更具有深度,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的意義。
例如,教師主要可以從以下三點,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第一點,語境思維。教師認為“猜”是學生進行閱讀的最具趣味性的因素,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邊閱讀邊猜想的方式,開展閱讀學習,從而充分運用文章所給的信息,在“猜”中增強自身對行文脈絡思維的理解力,為學生的寫作,打下良好的思維基礎。第二點,表達能力。不同的文體,不同的作者,以及不同的心境,會產生不同的表達方式。高中語文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閱讀積累,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形式,增強學生語文寫作的穿透力。第三點,個性感知。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寫讀書筆記,讓他們運用自己的生活體驗,詮釋閱讀內容,運用自己的思考,與文本內容進行對話,提升學生思考的廣度、深度和高度,從而讓學生從閱讀中吸收營養,促進學生精神層面的提升,并將之運用到寫作中,增強學生的寫作深度。
三、巧用作文競賽法,提高學生文章規范性
教師認為競賽法的好處有二:一是為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舞臺,激發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二是通過寫作競賽,可以及時發現學生的在表達中出現的錯誤,并針對共性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提升學生寫作的規范性。因而教師可以在寫作教學中,運用競賽法授課,提升高中聲語文寫作規范性。
例如,筆者曾以班級為單位,舉辦了一場寫作競賽,在激發學生寫作熱情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寫作問題進行規范,提升學生語文寫作能力。具體教師從以下三點著手,第一點,創設比賽規則。教師規定只要文章內容積極向上,均可參加。第二點,組建評判小組。教師在班級中,挑選寫作水平較高,且認真負責的學生擔任評判小組,并對參賽選手的作品進行指正,還要進行記錄,從而規范學生的語文寫作。第三點,展示成果。通過開展寫作競賽,教師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寫作水平,并及時發現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而制定相應的策略,提升整體語文寫作教學的規范性。
總而言之,在提升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有效性的過程中,教師應立足于學生已有的學習水平,并構建與學生認知最為接近的語文寫作教學模式,適時地拓展學生的寫作思維,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獲得思維能力的提升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從而提升高中語文寫作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馬長奎.試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赤子(上中旬).2016(21)
[2]田靜.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