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穎
摘? 要:小學是培養學生想象力的最佳時期,音樂教學在想象力培養的方面具有優勢,因為其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有助于刺激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使其更好地感知音樂形象,理解音樂中蘊含的情感與內涵,獲得審美體驗,達到對精神品質熏陶的效果。本文從小學音樂教學經驗出發,對在這門課程中培養想象力的意義與作用進行探討,并且針對如何有效地在音樂課中培養想象力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想象力;培養策略
引言:想象力對人類的發展極其重要,是所有創造思維與創造行為的基礎,所以,在小學音樂課中強化想象力培養至關重要。小學是想象力發展的最佳階段,音樂教學在激發想象力方面具有優勢,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音樂藝術,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腦海中構想與塑造音樂形象。這樣既能保護學生的天性,使其深層次地理解音樂內涵,與創作者面對面交流,感受音樂中包含的真善美等,獲的審美體驗與能力,同時還能為學生構建更加自由與寬廣的想象空間,促進想象力發展。這能避免教師強行給學生灌輸樂理知識,為學生的音樂創造活動提供無窮動力,而且,這種能力會滲透到學生成長的各個方面,影響極其深遠。
一、小學音樂教學培養想象力的意義與作用
想象力對于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因為再多的知識都不如想象力重要,其是知識產生的源泉,也是創造活動的基礎。基于素質教育創新思維與能力發展的要求,以及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教師應在課堂中強化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為其構建一個有利于開發想象力的音樂環境,使其在課堂中打開想象的閘門,暢游在想象世界,產生無窮無盡的想法,促進思維發散。想象力除了能推動音樂學習創新,讓學生擁有終身發展所需的創造力,還能在想象中獲取感悟,完成對音樂形象的塑造,與音樂作品融為一體,在思想與情感交流中感受美,形成人生感悟,達到啟迪與教育效果,塑造健全人格。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在這個時期具有無窮無盡的想象力,但是需要教師有效地引導和開發,否則就會導致想象力枯竭,或者是被缺乏科學性的教學所扼殺。如何在音樂課程中有效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成為音樂教學面臨的挑戰。
二、小學音樂課中促進學生想象力發展的有效策略
1.通過介紹創作背景引導想象
小學音樂課中,引導學生想象有一個原則,那就是必須與主題方向一致,而不是胡亂想象,或者是毫無目的地想象。音樂作品都有創作的背景,與歷史、時代、文化等相關,或者與作者的經歷有關,旨在抒發某種情感。在音樂課堂中培養想象力,就要以音樂作品出發,在要求學生聆聽與欣賞之前,先介紹音樂的創作背景,這樣,在傾聽音樂的過程中就會自動聯想到背景,然后打開想象的大門,從作品中看到作者的境遇,體驗到音樂中蘊含情感,在潛移默化中達到熏陶的效果,使思想感情與價值認同逐漸趨同化,在實現美育目標的同時達到德育作用,同時還能開發想象力。比如在學習《國歌》時,教師不能單純讓學生聆聽,以及機械地教唱,而是要讓學生先了解《國歌》產生的時代背景,學習和理解歌詞,在此基礎上再聽歌曲,學生就能展開想象,在腦海中閃現歌詞中描述的場景,呈現出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情景,感受到歌曲的雄壯與激昂,從而更加熱愛祖國。這樣,在學唱時就能更好地把握基調,用堅定、鏗鏘的聲音把國歌的戰斗性與革命性表現出來,從而抒發愛國情懷。
2.引導學生進行繪畫創作
音樂是藝術學科,所有的藝術都具有關聯性與互通之處,教師在音樂課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可借助音樂意境讓學生進行繪畫創造。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啟發學生將對音樂的理解,或是感受到的音樂情境通過想象轉化為圖畫,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更好地領悟音樂內涵。以《春來了》這首歌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讓學生先閉上眼睛用心感受與聆聽歌曲,想象其所描繪的優美意境,然后用畫筆將其呈現出來。雖然學生聽的是同一首歌曲,但是每個人的想象是不同的,畫出來的意境也不同,比如迎春花盛開、柳樹發芽、冰雪融化、小草探頭、小鳥唱歌等,教師不要設立標準,而是要積極鼓勵每一個學生對自己的畫面進解讀,進一步開發其想象力。然后再次聆聽歌曲,使學生有更加深入的感受,演唱也就飽含感情。
3.創設意境引導想象
音樂課中,教師應創設各種意境,引發學生主動想象。小學生的想象是建立在思維活動的基礎上的,他們首先要對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愿意思考,才會積極去想象。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個特點,在課堂中創設與音樂作品相關的情境,調動學生想象的主觀能動性,這是培養想象力的根本。比如在教學民歌的過程中,涉及到少數民族文化,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展示少數民族載歌載舞的圖片,以及少數民族的風景圖,然后讓學生結合這些圖片想象音樂作品所描繪的場景,并用語言描述出來。情境的創設融入了更多信息與元素,拓展了學生的思維,使其想象的空間更為廣闊。在聽音樂的過程中,學生的腦海中會浮現出一個個場景,想象著少數民族的生活,感受其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態度,激發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喜愛之情,增強民族凝聚力。
4.肢體律動中培養想象力
小學音樂教學不能過于死板,要求學生在音樂課堂上動起來,在肢體運動中更好地把握音樂節奏,掌握音調和音色等,同時還能起到激發想象力的作用。以《讓我們蕩起雙槳》為例,學生一邊聆聽音樂一邊隨著音樂晃動身體,體會微波搖曳的感覺。或者將筆或者尺子當成船槳,做出劃船的動作,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在身體律動的過程中,思維不斷得到發散,可以更加貼切地想象當時的場景。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教師要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有意識地開發學生的想象力,為其提供廣闊的想象空間,促進其大膽自由想象,進而更好地理解音樂,形成情感共鳴,獲取審美能力,同時提高想象力。
參考文獻:
[1]范玉珍.淺談小學生音樂想象力的培養[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2018(05):155-155.
[2]王素琴.小學音樂課堂中對學生音樂想象力的培養[J].新課程導學(九年級下旬),2017(10):24.
[3]王雪芬.淺議小學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音樂想象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8(29):198-199.
[4]陳鳴.小學音樂課堂中對學生音樂想象力的培養[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7(05):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