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冉冉
摘 要:電力通信工程建設階段涉及的內容繁多、流程復雜,多種因素會影響工程建設質量,這也預示做好電力通信工程建設管理工作的必要性。文章在解讀通信工程建設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基礎上,對幾點完善策略加以探究。希望能與同仁分享管理方法與經驗,整體優化通信工程建設質量,為行業發展做出更突出的貢獻。
關鍵詞:電力通信工程;建設管理;問題分析;策略探究
為保證我國各大電力工程能按期投產運營,且在運行過程中表現出較高安穩性,創造一定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就要求作業人員在實踐中加強電力通信建設項目的管理,提升其科學性水平,助推于科學運作過程,為廣大群體工作生活活動提供更高質量的電力產品。通信工程建設囊括可行性研究、初期設計、購置、施工、檢測驗收等諸多環節,建設中涉及較多的相關單位,包括配套通信、通信專項工程等類型[1]。雖然很多參建單位認識到加強通信工程項目管理的必要性,在實踐中也付出一定行動,但依然暴露出一些不足,本文列舉與分析相關問題,探究有效應對策略。
1、電力通信工程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配套管理力度薄弱化
電網基建配套通信項目建管過程中,多數通信專業扮演者工程后期運營階段維護單位的角色,參加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初期設計、評審與項目完工驗收過程,基本不會出現在工程建設階段的現場技術調控及過程性規范管理活動中[2]。近些年,國家相關部門大力倡導建設智能電網、加大配網整改工作力度等,這在很大程度傷拓展了營銷、配網、農網配套通信項目的構建規模,但是配套工程管理規程尚未建設。
在配套通信工程建設階段,通信專業滲透不深入,負責工程建管與執行的經研所、送變電公司等持有的通信專業力量普遍薄弱化,在以上多種因素的作用下,勢必會對項目建設品質、技術工藝及運營管理水平形成不良影響,很可能使通信網絡運行階段埋置諸多安全隱患。
1.2設計深度與標準不足
主要表現在如下幾方面[3]:(1)設計人員專業技術素養、實踐經驗不足,設計院運行時表現出“人員配置數目少、項目繁多”的特征,為一個設計人員下達數個工程項目,很難保證設計成效符合標準要求。(2)部分工程受工期計劃緊張、設計團隊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現場勘測不全面、封閉式設計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很可能導致設計方案與現網狀況存在偏差,臨時過渡性計劃等和運維管理要求之間存在出入等,降低設計質量;(3)可能因行政、調度軟交換等影響,尚未構建相配套的設計規范與接入準則,很難保證設計的規范性,為網絡后期安穩運行留置隱患。
1.3項目建設質量偏低
大部分基建配套通信工程是伴隨主體工程設定的,通過單獨招標/委托而確定的稀少。伴隨主體項目選定的施工單位,通信專業并沒有參與選擇階段,很難百分之百確保施工單位持有較高的施工資質,施工力量薄弱,技術缺乏規范性,很難保證項目建設質量。而對于專項工程而言,單獨招標/委托是選定施工單位的主要形式,盡管對施工單位的通信資質提出較嚴格要求,但不同地區、部門設定的要求內容有別,也將會影響通信項目建設質量。在監理單位選定與監理職責規劃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空白”,多數基建配套工程會聘請監理公司,多數是伴隨主體工程項目設定的,通信工程監理資質嚴重不足,有關項目管理、現場安全管理、技術質量程序等均未囊括通信內容,尤其是隱蔽性項目驗收階段,未能將監理功效充分發揮出來。
2、應對策略
2.1健全配套通信工程建設管理體制
引導項目建設部和電網基建、營銷、運檢等多個部門之間構建穩定的合作關系,加強信息互通互動性,整體提升資源利用率。立足于工程建設實況,建設健全各類配套通信工程的建管體制,詳細擬編工程建管標準程序,清晰規劃個專業的任務、職責。通信專業扭轉過往“被動式”運作模式,強化參與通信工程建設過程的主動性,和有關部門間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參與到各類配套工程設計、評審等工作中,提出主觀見解,力爭在工程設計中獎通信專業的網絡建設標準、技術性政策、運維要求等充分表現出來。針對工程評審階段中提出的意見,一定要經通信專業會簽審批后方可下發;針對需要有信通分公司進行運維的項目,要求通信專業一定要組織資深人員參與到項目檢測驗收過程,嚴格把控“驗收關”,反復確認其“零缺陷”滯留后方可移交給業主。重點電網項目建設階段,鼓勵通信專業積極參與到現場技術管理與過程調控階段,早期發現項目建設階段不規范行為,合理控制設計變更,力爭將專業技術優勢發揮到最大化,從最基礎環節優化項目建管工效[4]。健全通信工程規劃設計、施工、驗收、工程監理技術標準要求,倡導各參建方嚴格執行,將人員思想素質因素對項目建設質量形成的不良影響降至最低。
2.2整體優化工程設計效果
可從如下幾方面著手:
(1)健全各類通信設計標準及設計深度規范,結合技術政策要求適時補充,力爭從制度體制上整體提升設計內容的規范性,更好的指導通信工程建設過程,從根本環節保證其質量;
(2)加大設計招標與合同簽署環節的管理力度,明確規劃設計責任、設計成本投入與具體內容,將項目管理單位職責落到實處,為設計院設計收資與現場實地勘測工作開展創造良好基礎;
(3)將競爭機制整合至項目設計招標階段,借此方式使設計單位自覺樹立危機感,增強他們優化項目設計水平的質量意識,尤其是應用新工藝、技術的重點通信工程,誠摯邀請電信運營商設計單位參與項目設計過程,拓展設計的深度性,將設計風險降至最低;
(4)有針對性的改進技術標準,使其完善性水平升至到新的臺階,固化通信網絡構建與系統運轉的關鍵性技術指標,明確要求各單位嚴格依照統一標準實施。
2.3加強全過程的質量管理
質量管理為通信工程建設管理中的重要內容,要在事前、事中及事后加強質量控制管理。(1)事前控制:施工前擬定各審查體制,設備裝置安裝與光纜鋪設前召開設備、光纜施工圖紙審查與技術交底會,要求所有參建人員明確設備、電纜安裝時遵照的技術要求、安全操作規程等。敷設電纜架前組織專業檢測部門開展拉力試驗,達標后方可施工。
(2)針對施工階段滋生出的問題,一定要及時與設計、監理及施工單位商議應對措施。既往有220kv電力工程OPGW光纜施工時,當經塔頂引放光纜到塔間接頭盒處時,因有公認操作不規范誘導了光纜高空墜落與塔體碰撞問題,損傷光纜結構,及時組織現場分析處置會,設定于光纜初始端留置充足的熔接,冗余長度遷徙到損傷塔頂端,達成接觸以上質量問題的目標,施工管理團隊也積累了更多的實踐經驗與方法[5]。
(3)事后控制:主要是落實工程質量與隨工驗收工作,保證通信工程質量缺陷處理的時效性,針對驗收階段察覺到的問題,督促相關責任人做好信息記錄工作,探析誘發問題的成因,擬定相關解除方案。
3、結束語
電力通信工程建設一個系統性、復雜化工程,工程質量牽扯到方方面面,需要多個參建單位與部門形成合力作用,加強管理、規范程序,健全管理體制,加大設計管理,從事前、事中、事后嚴抓“質量關”,連續提升電力通信工程的建設管理水平,為電網系統安全、有效運行提供基礎支撐。
參考文獻:
[1]連蓮.電力通信工程項目管理優化探討[J].現代國企研究,2018(24):145.
[2]劉贊.智能電網建設中電力工程技術的應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08):67.
[3]唐玉泉,趙慧敏,付立濤,等.電力自動化通信技術中的信息安全分析[J].通訊世界,2018(07):224-225.
[4]黎林君.電力通信施工中質量控制方法探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8(11):128-129.
[5]劉新衛,李瓏瓏,左麗.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運用的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8,15(08):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