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靜
摘要:雖然我國現如今的民辦高校畢業生數量比較多,但是就業形勢相對比較嚴峻,很多畢業生的就業比較困難。由于基層就業的整體發展形勢并不是很好,所以很多畢業生都不會選擇到基層去工作,這也是導致基層就業形勢不容樂觀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針對民辦高校畢業生服務基層就業導向問題進行分析,為民辦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提升提供有效保障。
關鍵詞:民辦高校 畢業生 服務基層 就業導向
時代的不斷進步和快速發展,促使市場體制在運作過程中,對人才提出的要求普遍比較高,這樣就會導致民辦高校畢業生在就業時遇到很多難題。根據相關調查研究結果可以看出,雖然我國政府當前在很多地區都落實了有關民辦高校畢業生進入到基層就業的政策,但是基層就業的整體形勢并不是很理想,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基層就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并不是很明朗,只有少數畢業生會進入到基層工作。畢業生在進入到基層工作時,具有非常強的流動性,同時民辦高校畢業生自身的很多因素條件都會產生影響,所以整個基層就業服務率普遍比較低。
一、民辦高校畢業生服務基層就業導向問題
(一)基層就業政策的激勵機制不足
畢業生基層就業政策在制定和具體實施過程中,激勵機制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激勵機制在制定和具體應用過程中,會體現在各個環節當中,其中會涉及到的內容主要包括精神激勵、薪酬、榮譽等各個方面的激勵機制。通常情況下,精神激勵主要是指一些內在的激勵,也就是對于基層就業自民辦高校畢業生而言,一般都會將重點放在學生們的工作業績方面。引導民辦高校畢業生可以真正意識到自己在工作過程中體現出的價值,讓學生們可以自愿留在基層進行就業和生存。當前,民辦高校畢業生在基層就業政策方面,不難看出激勵機制在其中的作用和價值無法得到有效落實。薪酬機制顧名思義就是指對學生們給予的收入情況,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讓民辦高校畢業生可以真正感覺到基層就業的“物有所值”。在薪酬方面,政府以及相關部門要適當給予一些符合實際要求的工資補貼,這樣可以對學生起到良好的吸引作用。榮譽激勵則主要針對民辦高校畢業生給予相對應的表揚、獎勵等,這樣可以將學生們自身的成績、力量等充分發揮出來,對畢業生可以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讓學生們可以更加愿意主動的進入到基層進行就業。
(二)基層就業政策的保障機制不足
對于民辦高校畢業生而言,學生們的基層就業形勢并不是很理想,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由于缺乏保障。基層就業政策的保障機制處于嚴重的不足狀態,也就是民辦高校畢業生的基層就業優惠政策無法得到有效落實。雖然現階段有很多省市地區不同程度對民辦高校畢業生提出了基層就業的優惠政策,但是在與這些政策進行結合分析時,發現很多優惠政策缺乏良好的保障性機制。比如比較常見的問題就是待遇標準很多年一成不變,同時也無法對現有的待遇機制進行及時有效的調整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會導致民辦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率低,而且還會導致很多優惠政策無法真正有效的落實到實處。當前基層就業政策在提出以及具體應用過程中,只是單純的看重一些短期的經濟效益,很難實現長期的有效規劃,這樣就很難留住人才,同時也無法滿足當前基層就業提出的個性化要求。對于學生而言,如果無法保證良好的保障機制,那么學生們普遍都不會選擇進入到基層進行工作,這也是導致基層就業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針對民辦高校畢業生服務基層就業導向問題提出的解決對策
(一)提高基層就業專項政策的激勵水平
眾所周知,對于民辦高校畢業服務基層就業導向問題進行分析時,不難看出人力資本的不斷積累、家庭情況等這些因素條件,其實都是影響民辦高校畢業生是否會進入到基層進行工作的主要原因。進入到基層進行工作,很多人在潛意識當中就會認為這是勞動力市場當中一些相對比較弱的群體才會作出的選擇。比如一些成績比較差或者是生源地是農村等情況,這些學生有很大的幾率會進入到基層。由此可以看出,基層地區對民辦高校的很多優秀畢業生而言,嚴重缺乏吸引力。
所以在這種形勢下,中央政府已經明確提出相關政策,尤其是“大學生村官”一系列的專項政策,這些政策在提出以及在實踐中的有效落實,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引導民辦高校畢業生逐漸進入到基層進行工作。但是由于畢業生在進入到基層進行工作時,家庭經濟收入情況普遍比較低,同時很有部分家庭父母接受的教育程度、社會地位并不是很高,所以如果基層就業的收益普遍比較低,那么很有可能會導致這些畢業生放棄進入到基層結業就業的機會。所以,對于政府而言,要想提高民辦高校畢業生進入到基層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必須要對專項政策激勵強度進行不斷的提升,尤其是對于大學生的一些工資、福利待遇等也要進行有效提升。比如可以提高薪水,或者是降低學費代償的資格年限等,這樣做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幫助大學生解決其自身的“后顧之憂”。另外,政府還要棒畢業生想要日后的出路,同時還要提高對這些畢業生的利用率,這樣才能夠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進入到基層工作。
(二)建立健全保障機制
國家政府以及相關教育部門,必須要起到正面積極的引導,促使民辦高校畢業生在就業、擇業時,可以對基層就業給予正確的認識。同時,國家還可以建立健全保障機制,對民辦高校畢業生起到正確的倡導和引導,讓民辦高校畢業生可以積極的進入到基層進行就業。但是在與實際情況進行結合分析時,發現在實踐中由于受到高層次教育的很多民辦高校大學生在擇業、就業時,基本上想要到外面去闖蕩,所以第一首選肯定會是一些大城市。很少有畢業生愿意留在或者是去到一些經濟發展并不是很理想的城市或者是農村基層去工作。對于民辦高校畢業生而言,即使是選擇進入到基層就業,那么也會比較傾向于一些東部地區。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勞動力市場在整個城鄉相互之間、東西地區發展之間具有非常明顯的分割現象。也正是由于受到這一客觀因素的影響,所以中西部地區的基層在發展過程中,很難真正實現人才的利用。
所以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必須要促使各級政府真正意識到民辦高校畢業生在進入到基層進行就業時的重要性,保證優秀人才可以留在基層。各級政府要大力發展符合地區實際情況的農村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這些公共事業,同時還要推動基層經濟的發展,對現有的農業產業等進行有效的整合和利用。通過這種方式在其中科學合理的利用,可以從根本上促使符合民辦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基層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崗位等得到有效的開發和利用,同時還可以在實踐中促使基層就業畢業生在日常工作過程中的穩定性得到有效保證。這樣不僅可以在實踐中促使畢業生的職業發展前景得到有效的規劃和拓展,而且還可以促使畢業生自身對個人事業發展的信心得到強化。
三、結束語
民辦高校畢業生近年來的整體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尤其是進入到基層就業的優秀人才數量普遍比較少。為了打破這一現狀,各級政府必須要加強優秀畢業生進入到基層進行工作的幾率,同時要在薪資、福利待遇等方面給出一定的激勵政策,這樣才能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桂蘭.影響民辦高校護理本科生基層就業意向的因素探討[J].中國農村教育,2019(30):103-104.
[2]余韻.民辦高校管理類畢業生就業能力提升路徑研究[J].才智,2019(25):14-15.
[3]林欣,林素絮.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對高職學生就業的異質性影響研究——基于廣東省42所高職院校的實證分析[J].高教探索,2019(08):53-61.
作者單位:黃河科技學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