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夢星
摘要:在當今社會,小學美術教育的創新已經是我國教育事業越來越重視的課題。“創新能力”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因素,創新能力的培養與小學美術教育有著密切的聯系。基于以上觀點,本文將探索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第一部分闡述目前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第二部分探索培養創新能力的意義,最后提出在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創新能力的幾點建議。綜合以上研究結果,表明小學美術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小學階段的重要性。
關鍵詞:小學美術;創新能力;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 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15-0203-02
一、小學美術教育現存的問題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教育的整體水平在不斷提高,人們對美術的認知水平也有所提高,人們對子女教育的觀念也有所轉變,對美術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國政府對教育事業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這一措施改善了我國基礎教育落后的現狀,使得我國素質教育有了初步的成效。同時美術課程標準也不斷變革,而且其改革涉及范圍之廣,體系的完整程度,都出人意料,但小學美術教育還是存在諸多問題。
1.小學美術學科地位重視不夠。隨著時代的進步,小學美術教學在教學大綱的主導下,美術教材的選擇和安排很全面,很有深度,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的教學內容比國外的還要先進。但是我國美術教育的發展還是有一些不成熟表現,例如在實際的教學當中,小學美術往往被忽視,有的學校師資力量有限,還有較為貧困的農村山區,保質保量的教學任務根本就不能完成,小學的美術課就變成了一科調劑課,那么和美術大綱所要求的教學目的差距很大,這種現象違背了現代教育的初衷,美術教育的意義沒有體現出來。
2.教學的師資和教學設施條件不足。這幾年中國經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是我國經濟起步比較晚,20世紀80年代才有起色,對于小學的美術教育來說,教學的質量雖然也在改善,但與經濟發達的國家相比,我們教學設備和教學環境設施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師資這一塊更為緊缺,甚至有的貧困山區學校美術師資力量嚴重不足。
二、小學美術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意義
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美術課程改革的一部分,充分體現了小學美術的人文素養,是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關鍵點。依據新課程標準,美術教學在設計課程時要考慮到內容的新穎性,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學生的創造能力、想象力和審美能力得到鍛煉,這樣不僅能夠陶冶情操,開拓學生視野,體會到對社會的責任感和民族的自豪感,還能體現對于民族文化的自信,以及對創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和愿望。這些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創新學習方法的探究,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勵學生的創造欲望和學習的興趣。
1.小學美術教育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必要性。隨著時代進步,創新能力作為每一位學生基本的素質要求,培養創新能力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在教學時要遵循學生不同年齡段的特點,尊重學生的個性,更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潛能和創新能力。創新能力是提升美術素養的重要因素,要求小學美術教學有意識的引導學生發現美術的魅力,產生對美術學科的興趣,愿意嘗試對美術基礎知識的了解。小學階段是開拓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黃金時段,因為美術學科具有創造性的特點,所以小學美術是激發學生創新的重要學科。小學美術繪畫的風格是從意象到具象的過程,學生對美術的知識結構還沒有形成系統的認識,這種現象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科學的、有創新性的方法讓課堂充滿趣味,讓學生領悟美術的精彩,從而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創新性作為美術課堂一大亮點,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遵循素質教學的任務。這一亮點要求在教學中善于運用新意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于美術的興趣,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使學生享受學習帶來的快樂,并學會運用美術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把現代教學思想落實到實際的教學中。
2.小學美術教育有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小學美術課程內容分為四個領域,每個領域都具有特色,課程安排有目的、有計劃,循循善誘,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美術的特色,開拓視野,豐富美術知識,充分發揮美術強大的感染力。美術作為一個面向全體學生的一門學科,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體現小學美術教育的全面性,使每位學生都能有所收獲,創新能力使學生綜合素養有了提高,教師在引導學習過程中,重視創意和興趣的指導,尊重學生的想法。這也要求小學美術教師就要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跟上教學改革的發展的腳步。
三、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幾點建議
素質教育實施的過程中,美術創新能力的作用也愈發凸顯,使小學生的美術素養和修養都得到了提高,這也是因為沒有脫離正確的教學方法和行之有效的教學活動。下面,我們就來對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進行闡述:
1.創設自由的學習氛圍,為創新能力的培養創造前提條件。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自由的環境中去發現美、創造美,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努力為學生去創造一個氣氛活躍,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環境。如果學生在沒有自由的課堂中,他們的思想受得到禁錮,更不要說去實現他的創作。從課堂的實踐中表明,學生在充分自由想象的課堂中,他們的精神會飽滿,想象力會豐富,而且在這樣一個輕松活躍的課堂中,教師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其中,更有利于他們的創新思維的表達和拓展。
2.激發學生的興趣,發展創新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我們的日常教學中也可以發現,學生一旦被某件事物所吸引,學生會花費很多的時間去研究它,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參與到課程中,教學在自由、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結束。根據專家的研究,我們知道“人的大腦皮層中,興奮中心與興趣有一定的關聯,一旦人對某種事物有興趣,興奮中心就會產生最大化的反應,換句話來說,興趣是一種帶有傾向性的心理特征。”當我們對某件事情感興趣時,我們會更加積極、專注的去研究這件事情,從而形成積極的心態來對待感興趣的事物。這種積極的主動心理也是培養學生創造性的重要條件和前提。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教師應該潛心研讀教案,精心把握教材,盡心改進教法,用心錘煉語言,精心備課等方面來為學生服務,使學生從被動的學習,轉化為在自主、渴望的學習。在《奇思妙想》的教學中,教師以繪本故事的形式導入新課,學生瞬間被繪本的故事情節和場景所吸引,學生的興趣一下子高漲起來了,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使課堂氣氛瞬間活躍起來,思路也得到了拓展。學生的作品呈現出來,非常的有創意,是一場視覺的盛宴,教師的引導不僅使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還培養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
3.開拓學生想象的空間,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高質量作品離不開作者新穎的題材和巧妙的表現語言,更離不開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專家的研究表明,想象”就是人腦海中事物表象,通過大腦對其打破、重組改造成新形象的心理,也就是說,想象和創新性的思維兩者有密切的聯系,這告訴我們想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就要考慮到所在環境,孩子的個性,及所獲得的知識水平等方面考慮,以此為依據,引導他們善于觀察和思考,懂得欣賞事物的內在美,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培養他們創作出形式新穎的作品。
四、結語
總體來講,現在的小學生正處于個人成長的重要階段,各種學習能力的形成和發展都將在這時期得到體現,所以在小學期間,引導學生的創新意識就十分必要。在教授美術課程時,運用有限的教學時間,使學生了解到一定的文化元素、審美元素,掌握更多的美術知識,在課堂上有意識的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可以使學生更有效的利用所學習知識去實踐,這也是提高小學美術創新教育的方法,使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培養,綜合能力也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尹少淳.小學美術教學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0.
[2]曠志華,小學美術教育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
[3]黃杰.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策略及方法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5.
[4]董國棟,小學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運用與探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