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倩
摘 要:我國整體市場經濟發展狀況不斷變化,私募股權融資方式成為繼銀行債權融資和公開股票市場融資的第三大融資市場的主體,既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了機遇,同時也為其帶來了嚴峻挑戰。本文通過對中小企業利用私募股權方式進行融資的研究,提出其風險防范工作的重點,為今后中小企業順利進行私募股權融資提供管理建議。
關鍵詞:中小企業;私募股權融資;風險防范
一、引言
目前,中小企業已經逐漸成為我國整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業在壯大發展過程中,因自身經營規模及注冊資金有限,通常需要尋求外部資金幫助,以擴大企業規模,提升效益。由于中小企業缺乏充足的抵押條件及完善的財務管理系統,銀行無法給予企業高額貸款。
利用私募股權融資,不但能夠解決中小型企業資金缺口問題,也能通過相關私募機構對企業針對性的指導,有效幫助企業快速發展。私募股權融資在給企業帶來高效運營資金的同時,也伴隨著相關融資風險。本文從中小企業利用私募股權融資存在的風險入手,展開闡述,針對中小企業如何正確開展風險防范工作進行深入探討。
二、中小企業利用私募股權融資存在的風險
1.融資規模不匹配風險
通常狀況下,私募股權融資的扶持對象是以國企為主,尤其是政府出資的產業基金,募集資金規模小則千萬,大則上億。中小企業受其規模所限,融資需求具有小、平、急的特點,在融資期間如果沒有合理預測融資規模,可能出現融資過多、資金閑置的現象。
同時,私募股權基金從根據標標的項目,構建基金方案,向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再到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備案后進行股權投資,周期在2?個月,如果遇到非政策鼓勵行業,募集及備案周期可能更長。面臨財務危機的中小企業利用私募股權基金募集周轉資金,未必能及時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2.企業價值低估風險
中小企業在實際利用私募股權進行融資之前,要對企業價值進行評估。正確開展價值評估工作,能夠對企業未來經營和發展進行準確預判。私募機構在對中小企業在開展基金估值工作時,主要依照二級市場同行業PE測算,但是二級市場具有不穩定性的特點,募集資金的時點將對企業估值產生重大影響。如果時機不對將導致企業整體估值偏低,不僅造成本輪融資讓渡更多股權,同時也影響企業后續再融資效率及未來發展形象。
3.商業機密泄露風險
中小企業在實際利用私募股權進行融資之前,私募機構一般會對融資企業進行財務、法律等方面的盡職調查,大量專利技術、客戶渠道及財務信息在調查過程中被傳輸、引用,以便其對融資企業股權價值進行準確判斷。保護企業商業機密,除了要求盡調人員有勤勉盡責、恪守本分的職業道德外,還對企業在涉密載體的構建、收發、中轉以及使用保管等方面有較高要求。但是中小企業自身商業機密保護意識比較薄弱,保密技術及手段欠缺,加之保密工作責任主體劃分不明,進而增強商業機密泄露的可能性。
4.不恰當的協議引起盲目擴張風險
一些中小企業與投資方會簽訂特定協議,通常包含上市條款或高速業績、規模增長條款,如果企業不能在約定時間內實現對賭條件,融資企業將會面臨巨額賠償。企業為了完成對賭條件,融資企業可能采取擴張政策,對相關企業進行收購,進而實現擴大自身經營規模的目標。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擴張政策都適用于各個類型的企業,如果中小企業綜合競爭力比較薄弱,還想落實不合理擴張政策,將會進一步加劇企業資金流緊張,也會對其穩定發展產生一定影響。
5.分散控制權風險
中小企業運用私募股權融資通常伴隨部分控制權讓渡,社會資本進入企業之后,通常會要求在企業的董事會、監事會上占有一席之地,參與經營管理,監控財務情況。由于投資者層次不同,有些財務性投資者只追求短期利益,與公司長遠目標沖突。他們可能利用新公司的優勢資源,開發其自己的新產品;或惡意投資與其他外部機構聯合起來對創始股東產生致命影響。
三、中小企業防范私募股權融資風險的方法
1.合理預測融資規模,優化治理結構
中小企業也融資規模應與企業戰略一致,確定融資規模前,應提前預測未來1?年營收、利潤及現金流情況,確保融資總量前提下,結合融資成本控制,運用股票、債券、基金等融資工具進行結構化設計,合理確定融資規模。
企業在運用私募股權融資時,應充分考慮私募機構對企業運營的影響,企業在融資談判前,應做好股權控制與公司治理的結構設置。可以運用員工股權激勵的方式,讓骨干成員持股,保證創始團隊的控股地位,減輕財務性投資者對公司經營的影響。還可以通過投資條款約定,設置同股不同權的條約,在保障投資者利益同時,避免控股權稀釋。
2.以實際需求為依據,合理選擇估值方式
中小企業在開展私募股權融資活動過程中,運用科學合理的企業估值方式,對企業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通常狀況下,投資方會掌握具有先進性、科學性的估值方式,這樣在與企業進行談判的過程中,就能占據有利地位。很多中小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如果其還不具備科學合理的估值方式,就會直接使中小企業在談判中處于劣勢地位。
根據證券基金業協會的《私募投資基金非上市股權估值指引》,企業價值評估包括市場法、收益法及成本法,中小企業運用這三種不用形式的估值方式,能夠產生不同的估值效果。這就要求中小企業在與投資方進行談判時,能夠結合實際需求,選擇并運用具有針對性的估值方式,進而有效提升中小企業的實際價值。
3.與中介機構或者投資方簽訂保密協議
盡職調查作為私募基金融資的前期環節,并不能保證成功融資。但盡職調查勢必涉及企業大量商業機密,簽訂保密協議顯得尤為重要。保密協議要包含涉密崗位、保密期限、保密主體及范圍及糾紛方案。如果需要,還可以約定競業禁止條款。
4.合理預測企業發展階段,慎重選擇投資方
中小企業為了能夠長遠發展,在實際選擇投資方的過程中,不應該只是將重點關注點放在投資金額方面,而是要注重考慮投資方對企業后續的實際規劃。因此,中小企業為了能夠防止在后續獲得融資資金之后的發展方向與預期不符,就要嚴謹慎重的選擇投資方,并與投資方積極探討企業未來發展規劃,保證二者合作的長久性與有效性。
5.聘用專業人員,提升融資效率
中小企業在利用私募股權進行融資的過程中,會涉及很多專業性的問題。為了防止中小企業在融資談判及后續合同簽訂過程中處于劣勢低位,聘請專業人員全程參與其中是尤為重要。這里不僅包括法律文本的審核,還應包括對融資程序的合規性,財務預測的準確性。良好的律師、會計師及券商團隊對其融資輔導,將會有效防范防止中小企業的融資風險,提高融資效率,對企業后續發展乃至上市產生積極影響。
四、結語
總之,中小企業利用私募股權融資,能夠提升自身在行業內的核心競爭力。在實際開展此項融資活動的過程中,就要以自身實際經營發展狀況為基礎,合理判斷企業發展趨勢,慎重選擇投資者,使企業發展規劃與投資者對企業未來發展的規劃保持一致。
同時,還要注重管控融資過程中控制權分散,保證創始股東控股地位,進而為中小企業長遠穩定發展創造條件。此外,為了能夠保證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還要對企業整體進行正確評估,保證私募股權融資的專業性,避免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產生相應風險。
參考文獻
1.陳安悅,董曉艾,蔡杉聳.我國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的法律風險防范制度研究.中國市場,2017(17).
2.彭真明,曹曉路.論股權眾籌融資的法律規制――兼評《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7,35(03).
(責任編輯:王文龍)